宝钗是如何战胜黛玉的
说实在的,最初薛宝钗来贾府的目的,并不是与林黛玉竞争宝玉夫人来的。她是奔皇帝选秀来的。如果能选秀成功,也许用不了几年也会走上元春的道路,弄个妃嫔干干。只是由于选秀没能成功,最后只好退而求其次,开始与林黛玉竞争宝玉夫人的位置。
开始与林黛玉竞争,胜算的法码并不在薛宝钗那里。因为从血缘关系上,林黛玉比薛宝钗更近。就是史湘云从血缘上也比薛宝钗近一些。再加上贾宝玉婚姻的一票否决权在贾母手里,而贾母当时最疼爱的除了宝玉之外,就是林黛玉了。但是薛宝钗并不是没有一点优势,当时儿女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夫人是她亲姨妈,只要抓住王夫人,通过王夫人争取贾母,还是有一定希望的。
薛宝钗与薛姨妈一唱一和,开始了夺取宝玉夫人位置的行动计划。
首先,广泛团结贾府上下。宝钗能放下小姐的架子,不像林黛玉那样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因此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连那些小丫头们都喜欢和宝钗玩。而林黛玉就不同了,她孤芳自赏,下人里面除了紫鹃还能理解她,其他没有一个人理解她。岂不知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朋的道理。如果贾府大多数人不喜欢你,那最高领导层也得考虑考虑了。
其次,舆论先行。舆论作为一种公众性的意见,谁掌握了谁就占有先机。薛宝钗深知舆论的重要性。宝钗脖子上戴着一个金锁,上面刻着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说是一个癞头和尚送的,和尚说将来必要与有玉的人相配。恰好宝玉脖子上也戴着一块玉,上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玉看到宝钗的金锁后,顺嘴说:“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宝钗从女孩子最平常不过的饰物上别出心裁,弄出点不平常的故事来,制造了一个金玉良缘的典故,还说是一个和尚说的,将来要与有玉的人配对。贾府一家都信佛教,既然是和尚说的,那就不好违拗了。
第三,争取贾母。贾母疼爱林黛玉不假,但她是封建礼教的忠实执行者,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在她的脑海里根深蒂固。薛宝钗知道,只要在贾母面前装成一副淑女的形象,博得贾母的欢心就行了。一是宝钗没事就做针线活,封建社会女人针线活水平高低是衡量淑女的重要一项。二是穿着朴素不招摇。第八回,贾宝玉去看宝钗,宝钗正在做针线活,穿着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三是不浓妆艳抹,基本上是素面朝天。四是表面上罕言寡语,安分守己,实际上是大智若愚,藏愚守拙。
薛宝钗这一番表演,慢慢赢得了贾母的喜欢,开始把疼爱的重心转移到宝钗上来。第二十八回,清虚观打醮回来,元春送礼物给大家。在分配上,宝玉与宝钗一样,黛玉与迎春、探春、惜春一样。第三十五回,宝玉拉着贾母夸林黛玉会说话,没想到贾母当着薛姨妈面夸起宝钗来了。“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四个女孩子肯定不包括元春,而是指的黛玉和迎、探、惜四个人。第八十四回,贾母当着薛姨妈面夸奖宝钗:“我看宝丫头性格儿温厚和平,虽然年轻,比大人还强几倍。前日那小丫头子回来说,我们这边还都赞叹了他一会子。都像宝丫头那样心胸儿脾气儿,真是百里挑一的。不是我说句冒失话,那给人家作了媳妇儿,怎么不叫公婆不疼,家里上上下下的不宾服呢。”贾母这边的人赞叹宝钗,这都是宝钗平时对下人好的回报。
接下来,薛姨妈问贾母黛玉的病。贾母说:“林丫头那孩子倒罢了,只是心重些,所以身子就不大很结实了。要赌灵性儿,也和宝丫头不差什么;要赌宽厚待人里头,却不济他宝姐姐有耽待、有尽让了。”第九十回,谈起宝玉的婚事来,贾母皱了一下眉说:“林丫头的乖僻,虽也是他的好处,我的心里不把林丫头配他,也是这点子。况且林丫头这样虚弱,恐不是有寿的。只有宝丫头最妥。”
到这里,林黛玉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全府上下除了宝玉和紫鹃希望林黛玉与贾宝玉结合,其他人没有一个人同意宝玉和黛玉结合的。紫鹃一个丫头不管事。宝玉也不是托付终身的人。他虽然崇尚婚姻自由,深爱着林黛玉,但他没有一点男子汉担当精神。在封建势力面前唯唯诺诺,见着贾政和王夫人就像耗子见猫似的。其实只有宝玉能挽救林黛玉和他们两个人的婚姻。只要贾宝玉以死抗争,作为贾政王夫人的独苗和贾母的爱孙,他们是不敢娶宝钗的。可惜黛玉错托了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