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在回鹘汗国广泛传播,是当时的国教!
在回鹘汗国传播的摩尼教,已经渗透至普通民众的家庭中。这些神祗之间的战斗,最后在光明与黑暗的不断争斗中以光明占据上风,并且在人们信奉摩尼教后,被恶魔困住的光明都慢慢被解放,大地之上只剩下恶魔的因素,这时天神对恶魔进行了最后的审判,即一场长久的大火。此段大火便是摩尼对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在《群书类述》中记载,在这场大火烧完后将拯救所有的世人,黑暗将被驱逐出去,心中有光明之人便可见到天神。
这样就进入了“后际”时期,光明与黑暗重新变为互不侵扰的状态。光明与黑暗相互争斗,在最后还是回到了互不侵扰的状态说明,明暗不可分离,因此摩尼教的教义便是二宗三际论相互穿插,对整个世界的起源、现世和未来都有了一定的解释。这一理论体系构成摩尼教的比较完整的宗教结构,使得世人可以信奉摩尼教。而二宗三际论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上对信奉者都及其严格,在《摩尼教徒忏悔词》中都有所表现。总体来说,摩尼教教义具有一定的悲观厌世情节,但对未来世界的一定期待的乐观主义的结合,对宗教信徒们有着一定的吸引力。摩尼教传入回鹘后,被牟羽可汗立为“国教”。
摩尼教的教义对整个回鹘汗国可谓影响深远。直到回鹘汗国灭亡及其西迁至沙洲为止,在沙州地区建立大量的洞窟来礼佛。沙洲回鹘在这些洞窟中画有许多回鹘供养人像。从这些供养人像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的摩尼教徒们的特征。如莫高窟第409窟,建于隋代,沙州回鹘时期重修。洞窟的壁画中有回鹘可汗礼佛图及公主、王妃的礼佛图。从壁画中的可汗、公主、王妃等着装可以看到当时的摩尼教徒的特点。可汗的着装大致为:头戴莲瓣形尖顶高冠,冠后垂绶带,身穿圆领窄袖团龙纹长袍,腰系革带,上挂蹀躞,袍侧开衩,足穿白色长靿靴子。衣冠形制同新疆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石窟、佛寺中高昌回鹘时代可汗供养像相同。
可见当时的可汗仍然保持着回鹘汗国时期的着装特点,并且在摩尼教的影响下回鹘可汗贵族等均实行礼佛制度,供奉摩尼教的“真佛”。新疆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石窟第16窟回鹘贵族供养像,与莫高窟第409窟《回鹘可汗礼佛图》着装很相似,而且他们礼佛的动作很统一。当时沙洲回鹘还未改信佛教,因此这应该便是摩尼教的礼佛图。可见,摩尼教教义已经深入回鹘人心中,即便是漠北回鹘汗国灭亡了,但仍然在沙洲回鹘和高昌回鹘中传播。从这两幅供养图中便可了解摩尼教的教义中应该也是有供养神佛的习俗。除此之外,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伯孜克里克石窟第16窟的回鹘贵族供养像中男子发式。
就是“前低后高上尖下圆的尖顶型头冠、扇形无缘冠和三叉戟冠”。贵族所佩戴的三叉戟冠只有摩尼教才具有的特点,可以证明此贵族供养图所记录的正是贵族对摩尼教神祗的供养事迹。除伯孜克里克石窟第16窟外,还有许多供养图中保留有回鹘可汗、贵族佩戴三叉戟冠的情形。可见,即便是到高昌回鹘时期摩尼教仍然在传播。这种宗教的习俗一般是不会轻易改变,所以可推断出漠北回鹘汗国时期也是同样的着装形式和供养形式。对比莫高窟409窟和柏孜克里克第20窟可发现两处的供养人:面型长圆,两腮丰肥,鼻梁高挺,柳叶形的眉,鱼形眼,小嘴。
他们的身材匀称,端庄挺拔,双腿多是直立,具有稳健勇敢的美感,无疑是回鹘人的典型形象。男性头戴回鹘式莲瓣形尖状帽,用红色丝带将其系于颏下。身穿的团花纹织锦长袍,领口圆,下摆宽。腰系的鞶带,悬挂剑、短刀、巾、解结锥、火石袋、绳索等蹀躞,脚蹬长筒靴。两座石窟建造时间相差许多年,但是图中回鹘人的形象都非常的相似,这证明在宗教的影响下他们的着装没有太大的差异。他们都头戴回鹘式莲瓣形尖状帽,正是代表摩尼教教义的“月亮”,环绕着“太阳”。这些都说明摩尼教的供养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柏孜克里克第20窟回鹘高昌王及大臣供养像中,回鹘王与大臣都身着红袍。
举止动作都比较统一。他们的穿着只有一些花纹上细微的差别,一般只有在进行宗教祭祀时才会这样统一着装。牟羽可汗身着红袍与高昌回鹘王穿着的红袍应该相似。可见,这正是摩尼教的礼拜时专用服装,并且在供养神祗时也要穿着。当时的牟羽可汗改宗摩尼教时,应该穿着了这样的服装,也行了这样的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