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学堂】艾灸的5大要诀!总是艾灸没效果的人,看完你就明白为什么了!

正值三伏灸黄金时期,有很多灸友后台留言:都说艾灸这么好,这么神,为什么偏偏我灸了数月,啥效果都没有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总结了一些艾灸的要点,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一一对比。
01
施灸时间有讲究
每次施灸时间,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时间。
施灸的穴位也应该是由少至多的,热度也是逐渐适应的。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艾灸的时间灵活,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阴晴天也不需避忌。
但是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出血性疾病随时灸之,止血后还应继续施灸一段时间,以免复发;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平时身体没有病痛的话,艾灸保健穴即可,每穴位15-20钟左右。
如果有伤风感冒等病痛,或身体寒症较重,可以艾灸相应的穴位,时间可以长一点,每个穴位20-30分钟都可以。
02
施灸顺序莫乱来
关于施灸的程序,《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这里说的是施灸的程序。
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颠倒乱灸。
如果不讲次序,后灸头面,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这也和针刺取穴一样,次序不乱,不会遗忘。
03
注意灸量

1. 儿童、妇女、瘦人、体弱者、初次灸者、功能减退之疾患:宜艾炷小、艾条细、壮数少;

2. 成人、肥胖者、体壮者、感觉迟钝者、功能充进之疾患:宜艾炷大、艾条粗、壮数多;
3. 体弱或年老者:不耐多灸,可用小炷分次施灸;
4. 敏感者:宜艾炷小、艾条细、反复更换、不可燃近皮肤。
另外腰背腹部、肩股皮厚肉多、沉寒痼冷,阳气欲脱,必须大炷多壮,可大可多;
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多筋、风寒感冒、痈疽痹痛灸量不宜过度。宜小宜少。
04
配穴的准确性

1、单一病症或有明显的病灶反应点的病症:主要选择阿是穴(也就是病灶的位置或对应的反应点),如局部的疼痛、局部的皮炎或湿疹、网球肘、关节炎等。

2、判断是否全身性疾病:如果是全身性的疾病,一般都会和提高免疫机能的穴位搭配,如:大椎、曲池、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若和血液有关的疾病还需要加灸膈腧、血海等,以达到根除的效果。如荨麻疹,除了灸治疹子发作明显的局部阿是穴,还要配合大椎、曲池、膈腧、气海、关元、血海,足三里等穴位。
3、判断是不是慢性病:慢性疾病由于病程较长,往往会造成身体元气受损,脏腑失调,所以往往加灸扶阳保元的关元和调理脏腑的足三里。
4、判断是不是跟脏腑有关的疾病:如果和脏腑有关,除了在相应脏腑的附近取穴,再搭配背上的相应俞穴,另外配合下肢的足三里。
如胃炎,可以选取附近的上脘、中脘或下脘(根据病症反应的位置选取),再配上背后的胃俞穴,然后加上足三里。同样如果是肝病,就可以选择肝部附近的期门,加背上的肝腧,配合下肢的足三里。
5、有没有经验穴:如疝气用大墩,眼病加曲池;痔疮用孔最;便秘泄泻取天枢;牙疼合谷;崩漏隐白;神经系统或下陷病症选百会等。
05
艾灸的火候

艾灸的火候极其重要,有的时候直接影响艾灸疗效。

通常,虚、寒之症需要“补”,“补”是受纳,常用手法是悬灸、艾盒温灸,小火慢攻,功到自然成。
而实、热之症要用“泻”法,常用手法是雀啄灸,将体内多余的湿气、寒气、内热等引出体外,从而达到排疾去病的目的。
然而,实症易治,虚症难调。因此,久虚之人一定要做好长期艾灸的准备。
06
结语
初识艾灸的人都担心艾灸有没有副作用?

艾灸是一种纯天然自然疗法,艾灸本身是不会产生副作用的。

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方法,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

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可是,艾灸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发热、牙痛、耳鸣、流鼻血、咽喉发干发痒,有的女性出现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其实这是正常的,中医称之为“瞑眩反应”,也叫“排病反应”,是疾病将愈的前兆,疾病如果想治愈,必须要有瞑眩反应!

当然,如果这些现象反复出现,或者情况比较严重,可以减慢艾灸的频率,隔日施灸,直到症状减轻后,改为保健灸。

艾灸期间,一定不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过肌过饱、不要房事,要吃清淡的食物,还要保持心情愉悦,多到户外运动或散步,光艾灸不锻炼也是不行的。要每天至少保持30分钟的锻炼,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