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有木有打算一起相约出去玩啊,不如随着凌月姐姐来感受一下民俗文化吧!这个位于汝州市北15公里陵头镇段子铺村的王湾民俗村,古村落建筑和基本架构保存完好,利用传统古村落,依赖村落古建筑、历史文物、生态环境等元素,按照“修旧如旧、原汁原味”的原则进行保护开发。近日,致力于打造美丽田园乡村,发展乡村民俗特色旅游的王湾民俗村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用传统文化的积淀为大家献上了一抹淡淡乡愁的美。走近王湾民俗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九个红底黄字,标语合理利用了废旧汽车轮胎,将其做为底板制作成圆形悬挂在山体间。村口,一块红色“初心”石牵动着一辈又一辈人,目光所及之处,是古宅、古道、古树、瓮器、旧瓦片、石磨碾盘等承载着记忆的碎片,村里利用这些老物件整修古建筑,并保留着这里独有的前院后窑特色。
它融汇了北方民居的硬朗和南方民居的灵秀,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享受悠然自乐的乡村时光,还可以体验追忆儿时的美好岁月。在村子幽静的石头路上,预示着游人:脚踩坎坷路,走出精彩人生。抬头看,土坯墙、青瓦房、老窑洞、石磨坊,让人忘记城市的喧嚣,得到山水间的宁静。总会有一些美好的记忆,伴随着成长的岁月,它们隐于内心深处,轻轻拨弹,便荡漾开来,虽已渐行渐远,仍如在眼前,清晰无比。步入村子,仿佛走进了时光深处:只见竹林摇曳,山花烂漫,近乎一步一景,鹅卵石小道,潺潺流水,精致有味,吱吱呀呀的辘轳井曾经是我们儿时的乐园,记得儿时,父母下地回家满身是汗,我和哥哥抢着提个木桶来到辘轳井边,系下绳索和木桶,听到水桶到了井下,拉着井绳往下一扣,再往上一提溜,咕咚咕咚,一会儿木桶就盛满了水,摇着辘轳绳将木桶打上井台,赶紧舀上两碗清澈的井水,看着父母脸上的笑颜,再用井水洗个澡,哇,一下子甜到了心里。土灶台是最难忘的记忆,依稀看见妈妈扎着围裙在灶前忙碌,风箱呼嗒呼嗒在鸣唱,妈妈乌黑的短发有节奏的晃动,红红的火苗就跟着跳起舞来。儿时家里穷,小孩子又不经饿,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扒上灶台找吃的,根本等不得饭做熟,把上顿剩下的一点锅巴可劲往嘴里塞。每天早上睡的迷迷糊糊就缠着妈妈抱上灶台抢筋红薯吃(妈妈炕的红薯又甜又香又筋道,简直比山珍海味都好吃,我大哥探亲回部队时带了好多筋红薯,可让那些小兵哥哥解了馋)现在还想这一口,那滋味,啧啧。
我老爹家里是磨豆腐的,对石磨更是推崇备至,总觉得那神奇的石磨里能变出白白的面粉、好吃的豆腐、豆浆,能满足我们的一切幻想。如今,那土灶台、木案板、小竹篮、蒸笼、捣火棍、小铁锨、小木桶、鏊子、石磨等灶火家什儿早已被各种各样的电器所代替,但骨子里那带着柴草香的饭菜永远滋养着儿时的舌尖和回忆。我和姐姐围着石磨久久不愿离去,小儿也兴起推了一圈又一圈,站在身旁的姐姐,泪水湿了眼角...“工分胡同”,一把把老式的大算盘映入眼帘,那时,大家都是靠工分分粮食的。我老爹是生产队长,每天晚上父亲忙完农活和队里的记工员,就坐在煤油灯下,打着铜算盘噼里啪啦给社员们记工分,老爹忙的不着家,我有时也会跟着住在队里,那清脆的珠音常常伴我进入甜甜的梦乡。如今,这位算盘大哥也离我们渐行渐远,但在我心深处,却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老爹诚实守信坚持原则的品格也让我们兄妹受益一生!
那被岁月抛弃了很久的木犁,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但长天厚土里的希望依旧在我们广阔的田野里,依旧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永不老去。这些曾经伴随我们成长的老物件,这些尘封已久的民俗民风,已被历史的长河渐渐遗忘,但现在民俗村的建设发展,将这些老物件从被遗忘的角落如宝贝般捡回来,不但捡回了这些曾经代表一个历史发展时期的珍贵资料,更让我们对故乡的那份牵肠挂肚有了托付、有了念想、有了寄存!
作者介绍:
王瑞敏,汝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平时喜爱文字,现为汝州市作协协会会员和汝州市诗词协会会员。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上)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下)
【总第1123期】【名家大咖】【北京】金思宇丨“战疫”诗书作品之一
【总第1123期】【北京】叶建华丨“战役”诗书之十三
【总第1088期】“战疫”征文【河南】郭进拴|首发文——大爱满人间
【总第1093期】【名家大咖】【北京】叶建华丨“战疫”诗书选之一
【总第1092期】【特邀作家】【辽宁】蓝 歌丨底 气
【总第1000期】热烈祝贺《智泉流韵》微信文学平台上线3周年出刊1000期
【总第1033期】纸刊《文艺界》免费发稿通知
【总第1033期】《智泉流韵》文学平台免费发稿及稿酬规则通知
【总第1087期】《文艺界》“抗击新型肺炎”文学作品征稿启事
【总第1075期】《文艺界》总第四期发布,电子杂志同期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