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阿斯汤加:初级序列练习的精髓

我记得在《 Ashtanga yoga practice philosophy》( Gregor Maehle)书中介绍了帕塔比·乔伊斯大师对阿斯汤伽串联极其精彩的解释:阿斯汤伽串联瑜伽是一种动态冥想,它借助串联计数的应用来达到身体和内心的平静,目的是让每一次呼吸都是自知的、清晰可见的。
我个人的理解是:阿斯汤伽串联瑜伽的练习要按照固定的序列顺序,让身体和内在意识在其间不断的流动,内在的收束、凝视、以及聆听喉呼吸的声音都是让感官内收的技巧。这会有助于意识的集中,从而进入冥想状态。练习中如果喉呼吸声音消失了,或者是浅层喉呼吸,或者是一种烦躁的喉呼吸,这都意味着意识占据主导,你已经失去了集中。
我在练习中的感受是:串联、计数、收束、凝视、喉呼吸及其声音等都是用来训练我们的感官的,要通过这些方式的不断练习,让我们从原来的感官容易被外界吸引,转换到感官被内在的声音、意识所吸引而变得对内心的专注。记得初期的练习,我们只是注重串联体式,后来体式进步了,却经常被外界声音或胡思乱想所打断,比如电话铃声,脑子中突然闪过的一个“吃饭”的念头,有时候突然想到几年前的事情,有时候突然想到自己几年后练习的样子等等,整个练习你的心都沉醉在过去和将来,只有很少的时间集中在聆听呼吸、专注凝视点、收束的始终有力保持上。可见人的感官要想集中向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练习积累的过程。所以,当你有一天能够在初级序列中保持始终能听到喉呼吸发出的内在声音的时候,就意味着你的巨大提高和进步,这比高难度体式更重要,比轻盈的穿越更有意思,因为它是内在专注提升的标记,是其他体式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这个进步也离不开每天串联体式练习的“功劳”。
我觉得任何练习瑜伽的修行者,不管他练习的是哪个体系风格,都要遵循《瑜伽经》的精髓和内涵,脱离了《瑜伽经》的指导就如同大海航行中没有了方向一般,练习阿斯汤伽串联瑜伽也不例外。所以帕塔比·乔伊斯大师常说,要经常去用心和练习后的身体去阅读《瑜伽经》,这样可以让你练习的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在《瑜伽经》中,帕坦加利用了三节文字来详细解释体式练习的意义,其文字言简意赅。能用简单的文字来表达深邃的内涵意义是无比伟大的。内容是:“坐法必须安稳自如,控制身体的自然习性,对无限者进行冥想,坐法便安稳自如。这样,一个人就不再受感官经验二元性的困扰了”。

第一句话,“坐法必须安稳自如”。

此句话说的是体式本身的质量问题。“安稳”意味着稳固的力量、正确的体式,平衡对称的体式才可以达到这种稳固,持之以恒的练习才可以获得坚定的力量。“自如”意味着放松和柔韧,放松是在力量保护下的放松,柔韧也是力量基础上的柔韧。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身体的强壮才可以产生稳定,稳定的背后才可以自由的放松。

第二句话,“控制身体的自然习性,对无限者进行冥想,坐法便安稳自如”。

瑜伽任何一个分支和风格体系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身心灵和谐统一,也就是找到“真我”。在练习过程中,对所描述的体式方法,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彻底的理解。当我们熟知每个串联体式的细节后,我们就可以放下所有细节并真正感受体式的内在意义了,同时,我们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故意用力去表现体式的外表,而是用内在的力量让体式如花朵一样绽放。因此,帕坦伽利强调:体式发于内在时,对无限将开始冥想,而无限正是我们真我的一部分。

第三句,“一个人不再受感官经验二元性的困扰”。

稳定来自于力量,自如来自于柔软,而力量是柔软的保障,柔软使力量有韧性,所以我们需要柔韧的身体,柔韧的身体才会让内在平静安稳。两者如果能平衡,就会互相支持并让对方发挥最大作用。过于用力,身体就会僵硬,意识也会波动,就会打破这种平衡。过于放松柔软,身体就会松懈意识也会迟钝。所以,双方必须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阿师汤伽串联瑜伽练习中就是在寻找这种平衡,并且逐步建立起来。大师 Moshe Feldenkrai在他的书《动态自知》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你举起一个上面落着个苍蝇的铁棒的时候,你并不会在意和注意到有什么重量上的差别。但是,如果用羽毛替换那个铁棒的时候,你就会注意到苍蝇了。这个例子说明:如果过于用力,那就没有进步的空间,因为你已经耗尽全力了。而保持不过度用力时,头脑才可以变得敏锐和具有洞察力,才能有能力和空间体察体式的内在感受和差异。所以经过多年练习后,我会慢慢放慢练习的速度,放慢要求进步的心态,这样一来反而让我找到了方向,感受到了练习的真正快乐。在练习阿师汤伽串联瑜伽的时候需要有耐心、耐性,不要犯“用力过度”的错误,进步太快并不是一件令人欣喜的好事,从长远的角度看,它反而是一种倒退和伤害的标志。记住:阿师汤伽串联瑜伽是身、心、灵的磨炼过程,而磨炼的过程是享受的,是可以引领我们进入身心灵结合的,快速的进步过程反而让我们没有任何结合的可能。

内容摘自:阿斯汤加串联瑜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