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与灯谜
“谜面: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谜目:打一中成药名。请爷爷回答!”
“谜底是:和血丹。”
“正确!下一题……”
虽然不能出门,但是元宵节的独特氛围还是融进了千家万户。在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红梅街道聚博花园小区的一户居民家中,全家老少正在猜谜语。虽然不能出门赏灯,但猜灯谜一样有趣味又长见识,一家人其乐融融。
元宵节来临,宅家猜灯谜也是一种时尚
这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灯谜的魅力。
灯谜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字联想游戏,它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猜灯谜可以启迪思维、愉悦身心,数千年来深受百姓喜爱。它也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寄托着对光明和吉祥的美好向往。
据常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考证,“谜语”的老祖宗是2500年前春秋时期的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当初博学多才的季子在列国纷争之际,代吴王出使邻国,凭三寸之舌劝说列国和平相处。因为有时不便本意直说,他便假借隐语暗示,于是创造了“庾词”(最初的谜语)。汉魏南北朝以来,隐语化为谜语。宋代,灯谜开始出现,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重要文化活动
在常州民间,还流传有大文豪苏东坡在常州妙释灯谜的故事。有一年正月半,苏东坡在常州吃过晚饭,相邀好友钱济明一起上街看灯。两人一路来到城隍庙前的大庙弄,这里的灯市最热闹,店里宫灯、彩灯、龙灯、马灯、兔子灯……样样都有。
钱济明走上前去一看,一盏灯下的谜语是“婆媳戴重孝——打一口头禅”,看起来通俗,解起来倒不大容易。想来想去猜不出,苏东坡走上前去,话也没说,提了牡丹花灯扭头就走。许多围观的人一下子都嚷开了:“这个人真好玩!还没有猜中,怎么就把花灯给拿去了?”苏东坡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没功夫。”观众哈哈大笑:“没功夫?为什么还自说自话把灯拿了就走?”店主人却是点点头,对大家说:“他猜对了。你们想,婆媳都戴了重孝,岂不是我没公(功的谐音)夫吗?”众人听了,个个称妙。有人向苏东坡拱手:“请问尊姓大名?”钱济明抢着说:“你们都不认识他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苏学士啊!”
苏东坡连忙说:“不敢当,不敢当!今晚与钱兄上街看灯,猜谜献丑了。不过,我倒也想到一则谜语,说出来哪位猜中了,宁愿将此牡丹花灯转赠。大家听了,谜语是:女儿回娘家——打一地名。”
人们越聚越多,可就是谁也猜不出来。临了,苏东坡说出了谜底:“这个谜语其实很简单,女儿回娘家嘛,谜底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贵府——常州(走的谐音)啊!”“妙!妙!”大家齐声称赞。从此,苏东坡妙释灯谜的故事就在百姓中传开了。
近代常州名人孟森、伍受真、赵元任等也都搜集编撰了不少谜语。常州民间文艺家协会还专门成立了常州灯谜学会,近年来常州灯谜学会在各类省级活动中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