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核趋严,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今年以来,除了IPO维持一周一批次的常态化发行节奏之外,市场还有一个亮眼之处。具体而言,即今年前7个月的IPO审核否决率较去年大幅提升,达到13.07%。由此可见,在IPO发行节奏高居不下的当下,IPO审核趋严也在同步进行,此举对IPO排队企业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把关。
前期的金融工作会议,提到了“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的核心内容。受此影响,引起了投资者不安的情绪。但是,在随后的《央视财经评论》节目中,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对“将直接融资等同于IPO,恐怕是一个误解”的表述,却起到了一定的压力缓解影响。不过,无论如何表述,最近两年市场都离不开一个问题,即IPO发行节奏显著提升,一周一批次的发行节奏已经成为了新时期下的常态化现象。
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有再融资新政以及减持新规升级版的配套出台,但IPO发行过快依旧影响着市场的心理情绪,而IPO堰塞湖看似有所缓解,但新增报会的同样增加不少。由此一来,在IPO加快发行的背景下,IPO堰塞湖依旧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反而还可能形成又一轮的限售股堰塞湖问题。
“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的位置之上”,这并非意味放宽IPO的条件,同时结合IPO审核力度的持续趋严,这似乎给投资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但是,IPO审核趋严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缓解股市容量膨胀过快的压力,而在存量资金主导的市场环境下,股市容量规模的持续扩容,实际上也在持续分流仅有的存量资金,降低股市可持续性的赚钱效应机会。
由此可见,IPO审核趋严,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IPO审核趋严的现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带病上市的风险,并能够为排队企业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但,对于此前早已上市的企业,其质量问题却很难获得实质性的根治,加上部分地方的长期保护,由此导致了不少长期亏损的上市公司长时间占据着市场的资源,而股市也成为了部分上市公司良好的圈钱工具。
对此,在IPO审核趋严的同时,更应该着力提升股市退市率,强化股市强制退市的力度,进而逐渐实现股市优胜劣汰的功能。换言之,只有清退掉一批长时间占据市场资源的低质量企业,正确引导部分高质量的优质企业进入市场,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整个A股市场的质量水平,而在市场质量得以保障的前提下,才得以提升股市的投资吸引力,加快引进外部资金的配置力度。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IPO审核趋严、提升股市退市率的同时,更应该提升投资者的保护力度,提升投资者的索赔效率,而投资者自身也需要提升上市公司的筛选与识别能力,并增强自我维权的意识。
除此以外,对于长期处于违法违规成本低下的A股市场,则需要加快完成修订《证券法》的工作,为股市进一步提升违法违规的成本创造出有效的法律基础,而过去长期低廉的市场违法违规成本,实际上也从一定程度上为那些低质量企业、违规造假企业创造出生存的土壤,而只有从根本上除掉这些生存的土壤,才有可能为A股市场创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真正做实业的实业家创造出一个公平良好的融资平台,同时也为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带来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