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清政府“买船记”,被英国坑了60万两银子,船也没买到
清史:清政府“买船记”,被英国坑了60万两银子,船也没买到
关键词: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北洋水师的建立
前因: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
1854年,曾国藩受朝廷之命,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他命褚汝航为水师总统、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统率17000人,挥师北上。
▲太平天国运动
后果:北洋水师的建立
1888年,在北洋大臣李鸿章的督办下,北洋水师正式成立了。它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化海军舰队,是清朝海防的重要力量。
▲北洋水师舰船
过程始末
一、“剿匪”失利
1862年,在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建议下,清朝用65万两白银向英国购买了七艘舰船。
这件事,最开始和两江总督曾国藩有关。
曾国藩从1854年开始,奉朝廷之命剿杀太平天国。在“剿匪”的过程中,曾国藩发现太平军的水师十分精良,在战斗中令清军吃了不少亏。
“剿匪”失利,令曾国藩十分焦灼。他为了与天平军的水师抗衡,就向朝廷提出了请求,希望购买西方船炮来建设一支有力的海军。
朝廷急于镇压太平天国,维护内部稳定,就批准了。这个消息渐渐地被英国人赫德听说了,他当时正代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相当于清朝的雇员。
▲曾国藩
二、向英国购买舰船
赫德主动找到了恭亲王奕訢,建议他从关税中拨款,向英国购买舰船,配备精利枪炮。
同时,赫德还给朝廷准备了一整套购买方案,他说如果立即尽快购买,到第二年四五月间就有一半可以运到中国,等到8月其余一半可全部配齐。
在此期间,朝廷可挑选精兵,严加训练后,前往南京。水陆协同,可保证在一日之内收复南京。南京一旦收复,分散在各地的太平军就难以自保了,那时局势就会稳定了。
▲爱新觉罗·奕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
咸丰皇帝听了这些话,心动不已。
恰好此时,太平军又迅猛发展,向上海进军。他们攻到上海后,提出了“置买火轮二十个”的计划,意思是打算乘胜置办炮船。朝廷听说后,惊慌失措。
赫德于是借着这个机会,吓唬朝廷。
他说今年不赶紧购买舰船,太平军攻克上海后必买外国枪炮,打击清军。到那时,朝廷就会被动挨打,无力抵挡太平军了。
情急之下,朝廷下定决心向英国买船。
▲赫德
三、李泰国帮清朝买船、组建舰队
说到这,我们不禁要问:赫德为何极力促成买船之事呢?他当然不是为了清政府,而是出于自己的利益。
当时的英国政府已从两次鸦片战争中认识到,向他们屈服的是清政府,而不是中国百姓。如果清政府被太平天国推翻了,那么,英国从中国获得的一切权益都会付诸东流。基于这种考虑,英国就想把自己的船炮卖给清政府,一是获利,而是助其剿灭太平天国。
赫德深知英国政府的立场,就想趁这个机会插手中国事务,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他知道朝廷财政紧张,买船困难,还提出了“以上海、广东的关税筹款购买。”这不仅解决了财政困难,又提高了海关和赫德自己的地位。
1862 年2月,赫德和朝廷的代表议定了购船的具体事宜。不久,他就给英国人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写信,把买船的事都委托给他了。
李泰国帮清朝买船、组建舰队,不仅想捞一把,还想控制中国海军,使其更符合英国的利益。他曾写信给英国国王,说“这支海军不会在任何方面妨碍女王陛下,反而会使英国享有好处。”
▲清末舰船
四、最终谈判破裂
为此,李泰国又找来了一个人共同谋划此事。此人叫阿思本,曾是英国海军上校。
为了掌控舰队的领导权,李泰国自导自演了一出骗局,想蒙混清政府。李泰国代表清政府,阿思本代表英国,签了个购船合同,合同上明确标明日后的舰队由阿斯本统领四年。
赫德得知了合同后,非常忧心。他认为,这会在中英关系上引起纠纷,还会使自己失去朝廷信任,使自己在中国海关的地位发生动摇。于是,赫德给李泰国写信表示反对,但李国泰一意孤行。
不久,李国泰就拿着合同到了中国。
恭亲王奕訢看到合同后,非常生气。他善长和外国人打交道,哪能看不出合同里的猫腻?奕訢向李国泰表示,这支舰队的管辖权必须归中国官员。
李泰国坚决不同意,还要求朝廷在48小时内通过合同,不然就解散舰队,变卖舰船。
清政府寻找到了英国公使协调此事,英国公使站却向着李国泰说话。最终谈判破裂,舰队解散。
清政府损失了60多万两银子,却没买到英国船。
▲李泰国
结论
清朝向英国人买船,是想依靠西方国家快速地建立自己的海防力量。这件事,使清政府吸取了一定的教训,也促使清朝政府决定成立北洋水师,培养自己的海军人才。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代通史》《上谕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