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弱国无外交!《马关条约》签订始末

关键词: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乙未战争

前因: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海域突袭北洋舰队,甲午战争爆发。在第二年的威海卫之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威海卫之战

后果:乙未战争

1895年6月2日,因《马关条约》,台湾被清朝割给了日本。台湾人民不愿拱手让台,日军展开数月的战争,历史上称为'乙未战争'。

▲乙未战争

过程始末

一、伊藤博文指名要李鸿章来谈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朝割让台湾岛及澎湖列岛等地给日本,赔偿2亿两白银等要求。它的签订,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

《马关条约》的签订,是日本对清朝的步步紧逼所导致的结果。清政府在签约谈判中,一直陷于被动的地位。

日本挑起甲午海战后,清朝水师频频失败,致使日本愈发嚣张。日本又把战争从海上转移到陆地,逼迫清朝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慈禧太后担心再打下去,会威胁京师,因此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赴日谈判。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认为张、邵不够资格,指名要李鸿章来谈。

朝廷被逼无奈,只得召李鸿章进京,商讨议和之事。

▲李鸿章(前排左一)

二、李鸿章找了各国公使

1895年2月22日,光绪帝举行了朝会,面见了李鸿章等重臣。李鸿章表示了对谈判的想法,他说无论如何都不能割地。

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则主张,如果可以不割地,即便要赔偿巨额赔款,也可以忍辱负重。大臣孙毓汶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日本早就有侵占土地的想法,如果对割地条件避而不谈,谈判可能会破裂。

为了避免割地,李鸿章找了各国公使,希望他们能居中调和下。公使们见风使舵,不可能真心帮朝廷,让李鸿章极度失望。

赴日前,李鸿章就“割地”一事询问光绪帝,希望他给个明确的指示。光绪帝被逼得没有办法了,只好表示可以“商让土地之权”。

李鸿章听后,随即领着100多名随从前往日本进行谈判。到了日本后,李鸿章等人和日本方面进行了三轮谈判。第三轮谈判结束后,李鸿章回到住所。在途中,一个男青年突然冲出来,朝李鸿章开了一枪。这一枪没有要李鸿章的命,却打到了他的左脸上了。

开枪的人叫小山丰太郎,是个日本议员的儿子。此人没有很深的政治背景,就是个类似于“愤青”的无业青年。他刺杀李鸿章,完全出于个人的臆想,认为李鸿章来谈判会破坏日本“高歌猛进”的战争势头。

▲小山丰太郎(1869年4月21日-1947年8月4日)

三、日本因理亏处于被动地位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刺杀没有帮日本,反倒使日本因理亏处于被动地位。

伊藤博文怕李鸿章拿这个事为借口回国,转而求助于其他国家,使谈判中止。这样,日本眼看着到手的好处就没有了。

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急忙对李鸿章给予慰问、治疗。治疗的外科医生还是天皇亲自派遣的。医生见到李鸿章后,对他说,定将如同我等父母受枪伤一般,加以认真对待。

▲陆奥宗光

实际上,李鸿章自己就带着两名医官。日本人派自己的医生给李鸿章治病,是不想他和自己的医官接触,尽量拖住李鸿章等人,不让他们回国。

李鸿章没有像日本所担心的那样立即归国,而是继续谈判。日方代表延续了之前的强势态度,在谈判桌上继续压制李鸿章。当时,日本破译了李鸿章给总理衙门发的电报,得知清政府对“割地”并不坚持反对。

日本代表提出十分苛刻的议和条件,并要求清朝在三、四日内答复。日本要求清政府确认朝鲜独立;赔偿军费三亿两;割让台湾岛及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等一系列条件。

▲伊藤博文

四、签订《马关条约》

李鸿章看到这些后,认为日本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他马上给朝廷报告,准备采取拖延战术。

伊藤博文见李鸿章不好对付,要求清政府改命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为全权大臣,随李鸿章一起谈判。

朝廷没有办法,只得照做。李经方见到伊藤博文后,就被他吓唬了一顿,伊藤博文说,如果清朝再不答应,那么北京的安危就不好说了。

李经方拿不定主意,还得听李鸿章的。李鸿章坚持争取利益,和日本代表周旋。第五轮谈判中,伊藤博文提出了最后修正案,其中对辽东半岛的割让范围收缩了,赔款减为2亿两。

伊藤对李鸿章说,中堂这次不要多说了,就说答不答应。李鸿章问,难道不准分辩?伊藤博文回答,你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不久,双方举行了最后一轮谈判。李鸿章仍奋力争取,但是日本方面几乎寸步不让。双方最终定下条件后,就在马关春帆楼签了条约,因此叫《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谈判现场

结论 

《马关条约》的签订,显示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它使举国上下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各方人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办法,台湾则掀起了反割台的斗争。

【参考资料】《清史稿·卷四百十一》《清代通史》《清史稿·李鸿章传》

(0)

相关推荐

  • 《马关条约》签订过程时的李鸿章

    李鸿章抱着"争回一分是一分"的态度苦苦争执. 尽管接到了最后谕旨,李鸿章在第五次谈判中,仍然努力争取,就像"市井买卖,彼此争价"------ 1895年4月17 ...

  • 一颗子弹省下一亿两 马关条约里中国的最后一点颜面

    一颗子弹省下一亿两 马关条约里中国的最后一点颜面 甲午中日战争可以说是所有中国人的切肤之痛,腐败的清廷和他虚有其表的北洋水师,被上千年来一直向自己学习,奉自己为老师的日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为国捐躯的邓 ...

  • 从“一万年来谁著史”到“八千里外吊民残”

    --读<李鸿章传><蹇蹇录>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当这句豪气干云的诗句落在纸上的时候,青年才俊李鸿章心中一定是热血沸腾.但是他怎么也不会想 ...

  • 弱国无外交,柬埔寨的变迁

    弱国无外交,柬埔寨的变迁

  • 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

    战争烟云虽已散去,但战争创伤却留给我们一个血淋淋的真理--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在利益面前,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选择了利益而抹杀人性.审判者选择独享果实,犯罪者选择了交易,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没有 ...

  • “弱国无外交”: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做了哪些努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出席了巴黎会议为收回丧失的主权与利益,中国代表团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外交斗争,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维护主权完整的强烈愿望.然而,由帝国主义列强主宰的分赃 ...

  • 清史简述:吴三桂“作妖”始末

    关键词:康熙裁撤三藩.康熙将平定三藩之事宣示噶尔丹 前因 康熙裁撤三藩:康熙裁撤三藩,三藩叛乱后,康熙主持平叛. ▲三藩 后果 康熙将平定三藩之事宣示噶尔丹:康熙为了震慑噶尔丹,对其宣示平定三藩之事, ...

  • 看看这件小楷,感受弱国无外交…

    中英缅甸条款,33*20.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法战争后,英国为抗衡法国在中国西南边界的势力,于光绪十一年借口缅王处罚英国木商公司私运木材案,出兵俘虏缅王锡保,并在次年元旦照会清廷,宣布上缅甸 ...

  • 弱国无外交!这个欧洲小国被邻国强迫更改国名,新国名即将使用

    一个国家的名字是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和神圣不可侵犯特有名词.但是,最近欧洲有个国家却要因为邻国的干预而更改国名了,这个国家就是马其顿. 马其顿共和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临保 ...

  • “弱国无外交”,大宋和女真签的《海上之盟》让人羞耻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什么是<海上之盟>? 就是在女真崛起后,大宋跨过渤海湾与女真达成的共同灭辽计划,因为是通过海上联络达成的,所以叫海上之盟. 宋. ...

  • 春秋十二诸侯之“弱国无外交!”

    周武王灭商以后,封舜.禹.商的后代于陈.杞.邶,分别建立国家,备以"三恪". 为监视商纣的儿子武庚的动向,武王特意将三弟.五弟.八弟封在武庚的封地附近建立国家,分别为:管.蔡.霍, ...

  • 什么叫“弱国无外交”?没参加会议,领土却被强行割让,真欺负人

    无数次听到过"弱国无外交"这句话,也亲身体验过作为弱国的悲哀:不过说实在的,我们曾经所经历的和所看到的,其实还真算不上最悲哀的,至少和二战前的捷克斯洛伐克比起来,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