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要打造“高上”的人设?
某电影评论豆站装X失败现场与装X的深度思考。
大型“车祸”现场回放
2010年的一晚,值夜班的北京电影记者田野闲得无聊,做了一个试验:
他在某电影评论豆站瞎编了一个电影名字《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电影上映时间是2009年。他用同事的英文名炮制了一份演职员表,又“盗用”前苏联电影导演帕拉杰诺夫《石榴的颜色》的插画设计了一份海报,随手胡诌了一段剧情,添加到该网站电影片库里去了。
剧情是这样的:“卡夫卡想去城里放(zhao)松(xiao)下(jie),不想却被加缪拦住去路。两人相约同行,但要先去找杜尚借点散碎银两,但杜尚两周前被球形闪电击中,变成了量子状态……”。
一年后的,田野无意间打开相关链接,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一年里,有近2500人想看它,竟然有207人表示看过了,还有不少人写下了影评,综合打分8.9分。看到自己无意中的恶作剧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田野迅速在下面留言,这是自己杜撰的电影,希望大家不要当真。
但是这一下,都尴尬了。因为有很多网友留下了非常精彩的影评和短评,比如下图:
还有精彩的长评论,比如下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可如何是好,这就像你在卢浮宫对一幅油画正从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方面高谈阔论,论述这幅油画具有非凡的意义,绝对是出于某位大师之手时,工作人员匆匆跑过来,抱歉的说:“这是我七岁女儿上美术课的作业,随手放在这里了。”然后,你尴尬了,围观的两千余名群众也尴尬了。我想此时此刻,从某豆站到写影评者的心里应该都是这样的。
所以,某豆站很快做出了删帖处理,不过车祸总是有痕迹的,百度快照留下了当时的记录,因此才有了上面的照片。在此,首次感谢百度,听说2018年营收增长,广告费占比下降,干得不错!
现在,我们在某豆网上还能搜到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组,嗯,剩下的内容都是diss那些装X的人,可以搜一下看看。
为什么要打造“高上”人设?
前几天,青玄在内部讨论群发了一个链接《北上广没有性生活》,点开以后才知道纯粹是标题党,虽然文不对题,但内容给我惊喜,文章列举“陆家嘴金融民工”、“漕河泾码农程序猿/媛”、“地铁沿线散装广告狗”、“望京新媒体'高岭之花’”、“中关村创业负薪汉”、“杨箕村草根写手”这几类人群的日常行为、穿戴、用品,看似diss,实则写出了上班族和创业者当下的辛酸与对未来的期望,建议大家看看。
不知什么时候,“装”成了一种很流行的行为,没看过电影的装看过,看过的装看懂,没读过书的装读过,读过的装博士,不是情感专家的装专家,不是暖男的装暖男。不装无以成行,不装无以成文,不装无以成方圆。但这世上纸终究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装X”这种事就像怀孕,时间长了终究会暴露出来。
我上初一的时候,有一次,前排的漂亮女同学们在聊天,其中一位的父亲是县里三把手,家庭条件不错,去扬州玩了几天,回来就跟闺蜜讲见闻,听她们聊扬州我羡慕得不得了,就也装着去过扬州的样子加入讨论,结果那个X装的太过,被当场拆穿,导致我好长时间在同学面前都抬不起头。
我想那个青涩的时期,少年轻狂,为搏眼球,很多人都有装X用力过猛而失败的经历,因为有过屡装屡败的教训,所以我后来不再装X,老老实实工作学习,反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但有一些人胆大心细脸皮厚,装X很少失败,且装的巧妙,装得高级,尝到了很多装X的甜头,于是越装越大胆,越装越有经验,从家里装到学校,从学校装到单位,从单位装到荧幕,最终装到七孔流血,人设崩塌。
没有买卖就没有装X,为什么“装”能流行?因为市场相信这个,也愿意为装X付费,装X虽难,奈何一本万利乎。一旦“人设打造”成功,鲜花、掌声、荣誉、爱情纷至沓来,这种强有力诱惑下,很多人就遏制不住自己万马奔腾的心,想给自己加戏了。于是装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就形成了潮流,就像魏晋名士,大家都佯装癫狂,你说你是名士,你怎么一点也不癫狂呢?
所以你装我装大家装,疯狂的饭局,李茶的姑妈,装成了一种风气,一种工作技能,甚至成为某些公司生态层里看不见的线,为了力争上游,要装;为了得到别人虚假的尊敬,要装;为了让对方对我产生好感,要装;为了多招几个微商下线,要装;装,似乎成了成功的捷径,社交的利器,那,这是为什么呢?
鸡贼的伪装者们
人类大脑在三十万年的进化中,逐渐形成了“收集—归纳—总结”这样的模式,以让大脑处理信息更高效,更简单,比如高铁,全称是“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不好记忆,我们的大脑提取出“高速+铁路”这两个概念,再简化形成“高铁”,简单好记。“FBI”、“CIA”、“NASA”同理。
人与人的交往中,因为人的性格和行为都是复杂的,大脑如果在记忆一个人的时候要记忆其所有的性格和行为,不但会增加大脑负担,还会造成信息紊乱,那么我们就记忆这个人最明显的一个或几个性格,比如“温文尔雅”、“温柔敦厚”;最明显的一个或几个行为,比如“雷厉风行”、“手段毒辣”。
模拟一下大约分4步,比把大象放进冰箱多一步:
大脑先汇总感知到的别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综合提取出几个比较明显的,贴上标签;
按标签归类;
大脑根据标签对某人(物)做出或喜或怒或悲的情绪反应;
这些步骤其实都是一瞬间内完成的,所以很难觉察到,就像人类对黑暗普遍表现出恐惧,对蛇普遍表现出厌恶,对兔子、猫狗等宠物表现出喜爱,这都是大脑数万年来标签强化的作用。当某人的行为或者性格符合那些善的标签时,大脑对身体发出善意指令,我们就对他们表示出善意;当某人的行为和性格符合恶的标签时,大脑对身体发出恶的指令,我们就对他们表现出厌恶。
所以,装,是为了让别人对他产生好感,产生正向反应;装,恰恰说明其内在的虚,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装得了初一,装不了十五。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设这个东西,如果不去有意打造,又何谈崩塌呢?
那些鸡贼的人虚构人设,激发人类大脑中的“善意”按钮,无非是想达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你被他们打动,恰恰说明你有最基本的善恶观,恰恰说明你是善良的。
为什么?你想一想,他们的人设为什么打造成“上进”、“负责任”、“学问好”、“敬业”这样的方向,为什么不打造成“渣男”、“不负责任”、“好吃懒做”这样的人设呢?因为他们不敢,他们也清楚,一旦这样,你大脑中的按钮就切换成恶意按钮了,你就不会对他们表示善意了,人设就崩塌了,什么都没了。
所以你会被利用只是因为你懒惰,你懒到不愿意自己爬起来起来去实现梦想,你认为别人达到的高度你永远达不到,你认为别人拥有的你永远得不到,所以你宁愿付出钞票,付出精力,付出时间,付出心血,付出善意,让一个人承载你的梦想,你天真的以为,他/她们可以承载你的梦想。
而他们这帮人呢?他们看到了我们内心的善良,看到了我们的底线,看到我们对自己的期望,于是他们伪装,他们虚构人设,以从你这里换取他们想要的东西。后来,他们得到了,你除了眼巴巴的看着和期盼,什么都没有。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去做,自己的梦想还要自己打造,与其让这些人用伪装的人设,用装X的行为赚取我们的善意和钞票,何不让我自己行动起来呢?为什么要把我们对善良和梦想的期望放在别人身上呢?因为这本来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性呀!
-本文完-
我知道有物书斋的读者都是喜欢深度思考的。
培训资讯系列
与人生哲学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