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进军:喜欢“享受文化”/邵东县作家协会荐稿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喜欢“享受文化”
周进军
无论忙闲与否,我总喜欢翻翻书,喜欢浏览微信好友圈所发的好文章,喜欢打开电脑阅读那些自己偏爱的文学作品。以前,有项功课必做,那就是看到好句子好段落,抄写在卡片上。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生活习惯。其实,这与作学问无关,只是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消遣罢了。
用时髦的话说,我也在“享受文化”。即便从前看过的,重新翻翻,也能翻出一些深层次的滋味来。“温故而知新”本是最平常的道理,到了偌大年纪,方才悟出其中一丝趣味。用个不甚恰当的比喻,仿佛大梦初醒,不免迷糊,补上个“回笼觉”,才是真正醒过神来。
我作为一个文学艺术爱好者,偶尔少不了写几笔,画几笔,要在上面题句凑趣。虽才疏学浅,吟不出什么好的诗句,诵不出多少滋味。什么旧体诗的体裁、格律、平仄、源流之类的,学问还真不少,但做起来却少了才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哪怕是现如今著名的国学大师,也会有为难的时候。
自然觉得还是古人做得好,翻书时候便有少许留意,对中意的便摘抄个一言半句。既可自己品味,也可为画面补白,为书法作品题写款识,为文章增添情趣。古人亦常有这等作为,诗文上便时有“偷势”、“偷意”之说,把它视为雅玩。这既不涉出版社的稿酬,也不与经销商分利,加之掺以己意,再成新韵。记得黄庭坚曾首倡所谓“脱胎换骨”的诗法,以为可为自己遮羞补拙,其法被人讥笑为“特剽窃之黠者耳。”自己不是什么诗人,自然无须去顾及这许多了。
我在学校读书时摘抄过,在工作中也摘抄过,退休后的今天偶尔有摘抄。这毛病断断续续坚持了许多年,不经意间也贮存了一些东西。这既让自己的硬笔书法得到长进,也为自己写点小东西提供了“免费材料”,有时还生出些感慨来。
记得以前曾摘抄过“邪正古来观大节,是非死后有公言”之类,觉得有些大义凛然的气概。也觉得陆务观依然太天真,以为人一死,历史便会还以公正。其实并非那么简单,没几代人怕难以消解,无法从利益、感情的圈子里解脱出来。客观、历史地看清世界、认识社会谈何容易。
中国的历史悠长,即便是二三百年,也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如果不是“立等可取”、“盖棺定论”者的理解,那么陆游的“死后有公言”还是有希望的。这倒是自己曾年轻的心,希望看到社会公断的神经彻底松弛下来。所以再回头看当代自封的大师们,犹如一位朋友所言:就像看到国外红灯区的妓院,个个都挂上“青春玉女”的招牌一般。谁信呢?如今再看这类句子,觉得早失去了昔日的激动,觉得累人,又何必去断他人是非?无异于庸人自扰,不过当年血气未退,大抵也是非要抄到本子上不可的。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杜诗韩笔愁未读”,往后这类句子,摘抄的多起来。一个“愁”字,不知几多辛苦。为了人生的少许失望,反倒对了胃口,自以为悟到了一些人生境界。人生岂能没一点坎坷,这般的不能了断,平白地去负个“愁”字,何曾悟得通透?
时事迁延,阅历渐深,只想卸下一切包袱,求得一味的轻松。“一壶村酒话渔樵,老先生醉了”,“今古陈抟一睡,万事刘伶一醉”,近乎大白话,却淡了许多,少了一些执着。“读书则为静土,闭门即是深山”,“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这种陶然自乐,不知户外为秦汉的心境自然最佳,只可惜不是天天能遇得到的。
最后我要说,“读书乐事,人生荒唐。”耿介迂腐也好,忧国忧民也罢,能潇洒走一回也行,于艺术和文学,只要不失去真性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