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和伤感,不是人人都玩得起》
近几天,朋友圈里不少小青年感慨万千地晒着《谁的青春不迷茫》电影票,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一起去赴了电影院的迷茫青春之约。故步自封如我,依然对这类题材感不起兴趣,或者是,不敢感兴趣。原因是,我的青春不敢谈迷茫!
前几年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开始,再到《致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青春,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捧”和“怀念”着。白衬衫、白球鞋、纯净水,少年是干净的、少女是单纯的,一哭梨花带雨、一笑粲然生辉,青春里的一切都是无暇美好的。那些幼稚是随心枝,那些荒唐是迷茫花,那些堕落是酸涩果,伤感也总是美在骨子里的。可奇怪的是,去电影院怀念青春的,偏偏不是中年人和老年人,恰恰都是正在青春或刚过青春的年轻人。
不是谁的青春不迷茫,是谁的青春不文艺!
并不是我故作高深,也不是人未老心先衰,只是越发觉得,“实在”是青春的首要。
在火车站,下火车后不管是坐地铁还是打出租车,一定要第一时间跑在前面,往前跑三分钟,便不用后来的坐地铁过安检排队和打出租车排队等待所耗费的三十分钟甚至更长。如果不想跑又不想等,除非是有人开车来接你,否则耗时和耗力必选其一。这是我在经历过好几次下火车后总结出的“火车站三分钟定律”。放大了想想,“三分钟定律”何尝不是处处通用的!在必要的时候拼一拼,省去的是后来的麻烦。而短暂的安逸,也常常意味着会有更大的“烂摊子”要收拾。
举个自己的实际例子。我是专科毕业,大学学的市场营销。毕业后,我一心想从事和文字有关的工作,找工作时,那些影视、出版行业的公司很少有打电话来的,仅学历这一关我就没能通过。牢骚地说,如果高中念书时我能够用心,大可顺利升入本科学校学习汉语言文学。而现在,专升本、私下学习......看起来是在努力,实际只是在填补从前的空虚。
迷茫,是在分叉口的犹豫不定。有的人站在交叉口迷茫着,有的人选择一条路走,有的人发现路错了回头重新选,只要人还在,一切都不晚。怕只怕一直立在原地,步子都没迈开,只是叹息时光易逝、青春散场、我心迷茫。
唐伯虎的《一剪梅》里写着这样几句——“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至如今,解释为“忘了青春要努力,误了青春因安逸”倒是很合适。
在有条件的人眼里,青春是文艺,是聚满别离的《阳关曲》,可任其一弹再三叹。可迷茫和伤感,真的不是人人都玩得起的!
既在青春,莫叹青春;既在青春,莫负青春!
——枕藏《长恨此身非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