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养的校本方略 | 好老师
江苏省扬州中学有119年发展史,其间我们始终追求“育人为本,以德为先”,而真正把这个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细节之中的,是我们的教师队伍。今天,我们更加强调教师培养,正在打造一支新时代高质量支撑型教师队伍。
把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作为培养教师的核心任务
学校把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作为发展教师的核心任务,因为它决定的是办学方向。
一是引导青年教师涵养家国情怀。规划学校发展就必须重视青年教师,而重视青年教师首先要涵养这些年轻人的情怀。扬州中学在“青蓝工程”中开设“传承百年优秀文化、自觉涵养家国情怀”系列必修课,传承“厚德、自主”的教师文化;在校史馆,校史专家为他们讲解百年以前朱自清先生的教育思想“人格健全,学术健全,自治自动,体育兼重”;在青蓝工程讲习所,优秀教师代表现身说法,告诫后辈自觉“进德修业,教书育人”;在与校领导的恳谈会上,校长寄语青年教师“我们的使命是培养民族复兴的种子”。
二是引导教师响应时代关切。今天,学校把“突出树人宗旨,努力服务社会”的办学初心与时代要求相融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写进学校章程;提出“与党中央要求主动对标,是新时代好老师最重要的政治品格”;制定学校“好老师”团队建设方案,学校遴选的“自治自动·共研共享”团队是江苏省首批重点培育“四有”好教师团队;制定实施“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课程规划。针对70%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各类初中校所带来学生学业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教师们积极配合学校安排,在周六为学生提供“不收费、不上新课”的按需供给教学服务,学生自愿到校或自习、或活动、或提优、或补缺,他们的倾心付出赢得了更多的社会尊重。
以项目建设系统构建教师培养体系
围绕教师素质提升,学校以共研共享为宗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发展行稳致远。
一是把暑期校本研修作为校长项目来抓。暑期校本研修是全员研修,时间定在暑假第一周。为提高培训的有效性,近3年,学校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行主题研修。教务处结合教学业务开展优化国家课程开设、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构建等主题研讨;学工处、年级组结合教育与管理职责,开展学生活动安排、综合素质评价优化等专题交流。
二是系统构建教师培养体系。师德、师能的持续提升,重在分层。针对青年教师,扬州中学的“青蓝工程”实行“三师带一徒”制,由1位成熟班主任和2位风格不同的教师共带一名新教师;建立“多平台赛课制”,先学科内后跨学科,先校内后校外展课、评课、赛课;建立“书院培养制”,成立“厚枢学院”,为青年教师定期组织讲座、沙龙、分享会。“骨干教师再成长工程”旨在帮助骨干教师进一步砥砺教学思想、锤炼教学品格、提升课程开发能力、带好青年教师,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脊梁。“名师领航工程”为省级名师而设,旨在充分利用名师资源在校内带好一个备课组、学科组,在校外引领一支教师团队、促进本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是打造高端课程基地。近年来,学校建设了“基于三个对话——与经典对话、对技术对话、与名师对话”的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创建了省级学科基地——“自治自动”数学发展创新中心,锤炼出了一支在省内外较有影响力的教练团队;创建了“做中学”科学课程基地,鼓励教师变革教学方式;设立了乡村校长工作室、语文名师工作室、理科实验名师工作室等人才工作室,引领全市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用评价杠杆激励教师创优创新
评价激励,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是优化教育教学评价。学校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来评价教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专业的第一标准,对有偿家教等师德失范行为一旦发现及时依规处理。对班主任工作设有专项评价制度,每学期评选一批优秀班主任。对教师教育教学设立学生评教、同组推优机制,“学生评教”在学校内网上进行,评教情况点对点反馈给教师。每学期教务处和年级组综评出一批优秀教师,获评优秀者在绩效分配中将获得专项奖,在职级评审时有加分。
二是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对照义务教育教师收入不低于公务员的国家要求,学校一方面向地方政府争取绩效工资增量,另一方面积极改进绩效工资增量发放办法:坚持向班主任倾斜、向教育教学一线倾斜、向实绩优秀者倾斜,尊重劳动价值、激励教书育人。改进后的班主任绩效工资包括月基础性津贴、月合格性考核绩效、学期考核优良绩效、学年优秀绩效、年度综评绩效,更加突出过程评价,人均津贴总量翻了一番。
三是改革职级晋升制度。教师把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视为职业尊重,极为关注。岗位数量不足和论资排辈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依据有关规定,与主管部门沟通增加副高级指标。同时,改革学校评审制度,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建立权重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评价教师任现职以来的师德表现、班主任工作业绩、教学工作量与业绩等8个维度。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先根据教师总积分排名,按既定比例确定入围人员,再由学校评委会逐一评议,最后进行差额投票。这种以工作实绩为导向的专业晋升综评机制,科学、公正、适切,这对教师潜心进德修业、专心教书育人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