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桓:听戏,听得是谁?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看过这个标题,很多人要说:'简直是明知故问;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找话!听戏,听的是角儿,眼下叫主演,这谁不知道!这种标题毫无道理!'请您稍安勿躁,听我慢慢道来缘由。

看戏,过去叫'听戏'。现在,还有些老年人习惯说听戏呢。实际上,看戏,仍是以听为主。京剧等传统戏曲,多讲究唱、念、做、打'四功',其中唱是首位。可以说,除去几出单纯武打、翻跌的戏,大量剧目都必有唱、念。《三岔口》和《三盗九龙杯》这样的武戏,前者,京剧前辈名家李万春扮演的任堂惠,出场后还有几句动听的唱,必获掌声;后者,叶盛章扮演的杨香武,大段念白,以干净、利落、脆的口齿取得'满堂好',就是例证。唱、念,都出自主演之口,所一说看戏,也就是听戏。

早年,老一辈名角,不论在哪个园子(戏院)演出,门前的水牌(广告牌)上,只写这位一个姓,在旁边搁上少量道具,这就算广告了。观众如见其道具是个布城,那就是《空城计》;如见是块石碑,那就是《托兆碰碑》。这是老生戏。武生戏呢?如见道具为一口井,插一杆花枪,则是《长坂坡》;如见是个山片,立一杆大枪,则为《挑滑车》。诸如此类。再后,才时兴用大红色水牌,上边用白粉写出主演的名字和戏名。再后,则是在主演的名字底下,写上主要配角(助演)的名字。因为听和看的必然是角儿嘛!

不想这个老传统,如今没了。观众想了解这出戏是谁唱的、演的,得把广告、宣传品从上到下,看老大半天才能知道。因为,最上边头行是'创意',往下看第二行是'总策划',第三行'策划',第四行还有'制作'。再往下看轮到编剧、导演,这之后才能找到演员的名字。

愚下驽钝,看如今的广告、宣传品,一直弄不明白,已经有编剧,有了一剧之本,演员照这个排戏、演出不就成了吗?顶多再加上个导演,给排排戏。这几位策划的是什么?那位创意,又说明什么?如果说是你先生创意排演这个戏,你们几位策划排演这个戏。你们不就是动动鼻子底下的哪个吃喝的家伙吗?你们如果真在写剧本之时出了点子,结构故事,写了哪怕几句词儿,那你们就应当列为编剧之中;你们如果能在排练时,能令演员心服口服地指手画脚一番,那就可以列为导演之中。如果你们几位在编、导、演三方面都没沾上边,却为什么非在猪鼻子上插葱,装这份象呢!还有那位制作,愚下只知道在一个戏里,剧本可以制作,布景、道具、服装可以制作;至于整个戏,如何制作,就不明白了。因为戏不同于一块蛋糕,一盘菜,一项工艺美术品。至于编、导、演人员,你就更没法制作了,除了你去克隆!

后来,我弄明白了一点儿,原来这些挂虚名儿的是各级领导。创意、总策划是较高层的,策划是基层的,制作更低一些。不管低到什么程度,沾个领导边儿,伸手就得有一份儿。出名,是必然的;是否露脸不去管它;也许还能得利。这岂不是名利双收么!

照此而论,早年有国剧宗师、武生泰斗之称杨小楼与郝寿臣二位,打算排演《野猪林》,请剧作家吴幻荪写剧本。幸喜那时的领导不参与戏的事,那么广告上就得登:创意、总策划:杨小楼;策划:郝寿臣;制作,必然是杨先生的女婿刘砚芳了。依此类推,烤鸭店的广告就得先写商业局或服务局领导的创意;本店经理、副经理为总策划;人事科或业务科长便是制作了。到真正做烤鸭的技师那儿,只能是烤者某人;而后是片者某人;服务员就得命名为端者了!

过去,毛泽东主席曾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如今我们能不能说:'时代又不同了,不演出人员与演出人员都一样。都能把芳名登在广告上,而且位置在演员之上!'据此而论,您以为愚下开始的标题,是不是还有些道理?

写到这里,想起一则真实的笑话。'文革'前,当剧团领导的,想在戏的宣传品上挂个名,都得对这出戏出些力量。最低是在剧本上修修改改,或者在排练场上指指点点。

1960年,北京市文化局把几个剧团下放给区里管理。吴素秋领导并担任助演的北京市京剧四团,下放在西城区。区里派来一位干部参加领导。这位是从部队转业来的,在部队当司务长,是管伙食、采买的官儿。赶上剧团排一出新戏,要登广告,印节目单。这位知道:凡当领导的多在戏的宣传品上有名字,而且多是导演。便向吴团长说:'给我登个导演吧!'吴团长想:这位不了解京剧艺术,也没到排练场指手画脚过,没法登导演,非常为难。想了半天,跟他说:'给您登个顾问吧?''啥叫顾问?''就是剧团里所有的事,都得问您。这可比导演还高呢。您的名字还得在导演上边。'这位一听,非常高兴:'那可好,俺就当顾问啦!'要搁在如今,这位肯定会成为当然的创意、总策划了!

(0)

相关推荐

  • 杨孟成​ || 汲县大戏院的记忆(散文)

    大戏院的记忆(散文) □杨孟成 过去,汲县县城只有一个戏院,在新市场,毗邻的照相馆也是县城唯一的,可见县城不大.大戏院红漆斑驳的大门上方,水泥抹平的墙面上,镌刻着"汲县人民剧院"六 ...

  • 吕剧:从刘官庄走来

    我们博兴县,是吕剧的发源地.我的家乡刘官庄一带,人们酷爱吕剧,且吕剧艺术人才辈出,被誉为吕剧艺术之乡. 1870年前后,地处黄河下游的博兴县,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农民生活困苦艰难.我们刘官庄一带及相邻的 ...

  • 【佳作有约】| 闫永芳作品:戏迷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的姥姥是个戏迷,因为她特别地爱听戏,瞧戏,说戏,哼戏,讲戏.只要听说十里八乡的唱大戏,不管多远,无论多忙,她都要去. 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姥姥家的村上要赶庙会,肯定会搭台子唱大戏 ...

  • 【东台记忆】听 戏

      听 戏   作者:苏台德 小时候印象,东台人爱听戏.从七里长街和叫不出名字的小巷子里过,收音机放出的常是戏.大清早街旁生炭炉子烧茶,听戏:妈妈门口给女儿洗头,听戏:一家人吃饭,随饭菜香一同从屋里飘 ...

  • 纪实文学|张志江:龙泉纪事之八:戏迷

    纪实文学|张志江:龙泉纪事之八:戏迷

  • 歙县有个叫绵潭的村子,那里的古戏台,一直唱到如今!

    编者按:本文作者,绵潭人,汪卫东,字弘绵,号蓼山居士.<绵潭志>主编,2005年版<歙县志>文化古村绵潭篇主笔.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主编<徽州传统社会>丛书之< ...

  • 齐如山谈编剧:剧本如讲义,观众听戏像上课,如此戏园非关门不可

    欲论编戏,须先论戏的原理.当初为什么唱戏呢?是为的自己取乐,因为不但唱的取乐,且听的也很欢迎,所以才有人组织班子,排练戏曲,一来供众人取乐,自己又可取财,以后慢慢的越来越发达,就成了专门的行道了.大致 ...

  • 农村留守老人去邻村庙会听戏,中午不回家,有的躺倒舞台上休息!

    午饭后,豫北某农村庙会戏台前,二三十位老人等待下午的好戏开场.(王子瑞 摄) 初夏的太阳很是毒辣,温度足有30度,个别老人打伞遮阳. 有几个老人索性睡到了戏台上. 戏台前方约50米处,几个空凳子的主人 ...

  • 雪小禅 | 听戏

      四时长忆 惜君如常 辛丑三月三十 扫描二维码 关注 小禅同名公众号"雪小禅" ↓   周 二 散 文  听 戏 文:雪小禅 图片:圆光 ♬ 点击聆听 主播韩枫为你播读 从前我总 ...

  • 喝酒、听戏、写草书,人生三大趣事!

    京剧人物 关良 20世纪初,观众公认的余叔岩.梅兰芳.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五位京剧大师,在为京剧声腔艺术发展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同时潜心翰墨,就被传为佳话. 其中梅兰芳先生书法功底深厚.清雅俊秀,以行 ...

  • 临涣沈家大院里听戏

    在临涣老教堂那边的破院子里平整出一个民俗集合体,搭建个戏台出来,逐步形成一个以听戏为特色的露天茶馆,总感觉这种创意和设计是不大靠谱的事情.依旧修旧整理那么大的院子,还要添个老戏台,投钱进去也不是个小数 ...

  • 梁实秋:听戏

    听戏,不是看戏.从前在北平,大家都说听戏,不大说看戏.这一字之差,关系甚大.我们的旧戏究竟是以唱为主,所谓载歌载舞,那舞实在是比较的没有什么可看的.我从小就喜欢听戏,常看见有人坐在戏园子的边厢下面,靠 ...

  • 百看不厌| 跟侯宝林听戏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可以说,很多人是从听相声开始了解和喜欢戏曲的.戏曲和曲艺五百年前本 是一家,五百年后,相声从戏曲中吸收了大量营养,又为戏曲的普及做了大量贡献.有人曾说,关于京剧的基本原理.技巧. ...

  • 侯喜瑞:跟萧先生听戏(刘连群)

        对于演员来说,有时一次成功的演出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那么听戏呢,是否也会有奇迹发生?      誉满梨园的一代名净侯喜瑞,始终忘不了年轻时的一次听戏经历,这可以从他暮年口述 ...

  • 柴俊为:听戏的忌讳

    多年前,报上爆出上海京剧院在温州唱<挑华车>的奇事.说是当地高家庄观众,因主角高宠与他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坚决不许演他被铁华车压死的戏,演员只能改为挺立结束.大宋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