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瑞丨这依然不是诗

 ◆ ◆

文丨曾瑞

这些年来,坚持写诗,回头一看,竟然写了这么多。沮丧的是,这些像诗或者说用诗的形式写出来的东西,根本不是诗。对于一个诗歌创作者来说,要承认这一点,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但不管我承不承认,这些白纸上的分行以及word上的分行,依然不是诗。我越来越紧迫地感觉到,要想写出真正的诗,自己的语言还不够。更关键的是,自己的内心能量还不足以写出这样一首真正的诗。我早就应该问自己——内心是否有着某种非说不可的东西。一度,我的确感到这种东西的存在,而且逼着我去写。如今,这种东西的存在似乎只是错觉,或者说,它还完全不够份量被我用来写诗。正因为如此,我所写下的一切,不过是在聆听了真正的诗之后捕捉的零星的回音。

明白到这一点,我很沮丧,尤其感到迷茫和困惑。一个最为迫切的问题摆在我面前——写诗将如何成为可能。或许,这又是一次直面写作道路上的窄门。真正的诗是否应该是语言背后的东西?语言太过苍白,更在于我的吐词不清,面对存在的奥秘,无能言说。而诗歌果真就是不能言说的么?存在的奥秘在多大程度上,等同语言的奥秘?而面对语言,我总是一个失败者。唯一能感到的就是,语言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世界。这个世界当然不是现实世界,却让现实世界更像世界一样地世界着。

我能做什么?诗人当然应该见证一个时代的真相,当然要对某些非人性的东西表示公开的敌意。问题或许就在这里,毕竟诗人完全不能满足于只做一个新闻工作者就能做到的事。正如伊希·沙切克在一首诗中所写,作为诗人“你必须每天跑在前头,/少说也要超前五分钟。”沙切克虽然用诗的形式告诉诗人,应该怎样才能成其为诗人,但他写的依然不是诗。不光是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在别人的作品中(这里面不乏名家前辈),我所看见的诗,都只是看起来像诗,骨子完全不是诗的东西。这些东西,姑且说不过是诗的影子,或者说不过是在描述诗的本来样子。

回望这些年的诗歌追求,我根本没有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总是模仿别人。如果还是只能做一个诗歌上的强盗,我又何必再走下去?为世界贡献一个词,哪怕是一个失效的词,对我来说还能否成为可能?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很清楚自己有太多顾虑,不敢贸然迈开步子。而眼前的每一条道路似乎都踩满了脚印,就算我迈开步子,也根本不是一种前进。我在彷徨,在寻找,但我不能停下,更不甘心走上现成的道路。诗人或许是这样的人,他永远都在和自己较劲,和自己过不去。语言不过是一种交流工具。唯独在诗人眼中,每一个词都在活生生地跳动。我追赶着词,逃避着词,同时,词也在向我撞来,甚至在我的手中挣扎。我和词之间,是生命与生命的关系。

我卸下生命的沉重,压在分行的词群身上。而这些词总是失效,总是无法把我所卸下的东西承载出来。不,这种表达,远远没能做到应当的表达。是我的无能造成了词的无辜。但这些仍然远非关键,仍然不足以堵住诗歌的出口。人类的言说能力,或许存在着本能的模仿性。以至于,我们很难跳出一种言说套路。最让诗人感到无能为力的是,自己的言说同样冲不破这些言说套路。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诗歌创作顶多是在创作一个回音。或许这只是我个人面临的写作焦虑。

这个言说套路,我们一直称其为传统。处于后现代主义的今天,很多诗人都在反传统。文学的逻辑似乎成了这样——谁更反传统,谁就更后现代主义。传统到底给我们留下了多少余地,我们究竟又能走多远?这当然在于我们的个人才能。我不知道是因为传统太过强大,还是我的不够强大,我总感到,我们并没有闯入未来,而是走回昨天。我甚至根本不可能走回昨天,而是站在原地手足无措。不,我也根本不可能站在原地,而是被驱赶时针的力量,驱赶进了一片空白之中。

我企图用诗歌来言说这片空白,却发现冲出喉咙的根本不是自己的声音。后现代主义要反传统,我们有没有足够强大到可以去反传统?或许,这就是每一个自标反传统者的结局——最终成为传统的一部分或者消失于传统。我们不得不承认,历史并不是死去了的岁月,它向我们紧紧追来,总会把我们扑倒在地。我们不可能在岁月的某一处,划开一道口子,断绝以往,重新开始。因此,一个让诗人感到万分无奈的事实就是:不可能说出第一个词。

或许,唯其如此,诗人才会一再地去写诗。毕竟谁都不可能说出第一个词,必然意味着一种公平竞争。更重要的是,诗歌诚然是文字,却有着超拔于文字之外的东西。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写作的原创性。我一直觉得,所谓的思想,不过是语言内化的精神显露。世界从来只是作为世界而世界着,正是语言的闯入,世界才被说出了一部分。而这种语言并非我天生所有,就算不断学习,我依然掌握得不够。所以,当我用这种语言企图言说这个世界时,不光无法准确地说出这个世界,我的言说方式必然带着某种学习的痕迹。因此,诗歌写作一面受制于传统,一面受制于习得的语言。但诗人更是这样一种人,他不但致力于说出这个世界,也致力于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我还不够独特,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语言。这是最让我沮丧的地方。

2013-1-26

(0)

相关推荐

  • 诗歌的想象

    诗 歌 闲 谈 文/平眉 (三)诗歌的想象 忘了谁说过这样的话:大胆的想象吧,做一回诗人,若不把语言的奇迹供奉于世,实在太憋屈了. 我们作文者都知道想象的重要性,而这里我要说,想象对于一个诗作者尤为重 ...

  • 浅谈诗歌(十)

    浅谈诗歌(十) 文/杨金堂 十.结束语 关于写诗,我们说了很多,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诗呢?我认为:现代诗要求诗人以饱满激情的想象创作出赋予典型化的意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不讲究格律平仄,诗的分段建 ...

  • 诗和诗人在相互改造反哺 | 盛兴 X 轩辕轼轲 | 磨铁诗歌奖特别策划2

    盛兴,1978年生,山东莱芜人,出版诗集<安眠药><我还没有>.曾参加哥本哈根"中丹国际诗歌节".第五届<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第三十四届青春诗 ...

  • 黄灿然:如今的诗人急于早熟 访谈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来源:文汇报 为什么许多诗人写作的巅峰期是在35岁之前?为什么一个世界性的诗人,翻译进来的作品却常常集中于某个风格而忽略了他的丰富性?完全理解中国传统诗歌存在多大难度? 下面这篇对话来自本报记者与诗人 ...

  • 王家新:在这“未来北方的河流里”——策兰后期诗歌

    "人类之外的歌" 在策兰的后期诗作中,有这样一首经常为人们所引用和谈论的诗: 线太阳群         在灰黑的荒原之上.         一棵树--         高的思想   ...

  • 曾瑞丨废墟上的希望

    ◆ ◆ ◆ 作者的话:这篇文章,是在嘈杂的菜市场写的.当时,我刚刚大学毕业,在广州番禺某民办学校当教师.教师需要出去摆点招生.无聊中,我开始在登记本上写出所思所想.于是,就产生了这篇东西.另外,由于出 ...

  • 曾瑞丨死神就跟在后面

    ◆ ◆ ◆ 文丨曾瑞 这是学生时代写的一篇神神叨叨的小故事,原题<跟踪者> 时近黄昏,韩秋仍未摆脱那个跟踪者.而且,他还在荒野里迷了路.为摆脱跟踪者,他乱走一气,结果才导致迷了路.他不知自 ...

  • 曾瑞丨幸好在地震之前去看了神奇的九寨

    ◆ ◆ ◆ 文丨曾瑞 作者的话:九寨地震,景区毁损严重,五花海的水流失殆尽,诺日朗瀑布轰然坍塌,原本清澈浑如碧玉的水,多半已经浑浊不堪,实在可惜.在此,唯有向灾区人祈福,希望不久的将来,能重见九寨的神 ...

  • 曾瑞丨寒夜听雨

    ◆ ◆ ◆ 文丨曾瑞 近来,大理的雨连日缠绵,想写一篇关于雨的文章,几次动笔,终是文思枯竭写不出,为了这雨,就把几年前的旧文再发一遍吧,雨是一生过错,雨是悲欢离合. 此时,快到凌晨两点,下起了夜雨,噼 ...

  • 曾瑞丨我最喜欢的作家—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在写作 ◆ ◆ ◆ 文丨曾瑞 马尔克斯去世那天,我正在写<何处藏身>,已经写到最后一章,4月17日他去世,4月21日<何处藏身>结稿,原本,我打算写一点关于他的文章,终 ...

  • 曾瑞丨消失在一场大雾中

    ◆ ◆ ◆ 雨,无边 我们,被分离 消失在一场大雾中 模糊的面孔 蒙着一层黑夜 你不说话 承受黑夜最坚硬的部分 雾气中 我摸到湿润的雨 柔软的雨 哭泣的雨 在哭 一滴雨 在我的心里哭 闪烁的霓虹 温和 ...

  • 曾瑞丨秋日黄昏独步古城书怀

    ◆ ◆ ◆ 文丨曾瑞 斜阳里,晚风微凉,细履青砖,把古城走遍.寻常巷陌,等闲花草,停停看看.过往游客不识,当日故人难见,望尽层楼,默默无语对苍山.抬望眼,群鸽斜飞,一空流云,洱海长天.雁字回时,心头纵 ...

  • 曾瑞丨那山那水那茶园

    雨后的故乡,格外干净,格外清新.放眼四顾,满是苍翠与深蓝.绵延的山.嶙峋的怪石.弯弯的小河.白墙黑瓦的楼房,无不朗然在目.一片片青绿的茶园,经过初秋雨水的洗濯,越发长势喜人.于白蓝的天空下,把缕缕清香 ...

  • 曾瑞丨死孩子

    我正在做梦,梦见模糊的老房子,背景很阴暗,场坝里烧着火.火焰如冰,刺痛我的眼睛.火里有一具尸体,是个孩子的.她穿着干净的衣服,被架放在柴堆上.如冰的火焰,闪烁蓝光.死孩子躺在闪烁的火焰中. 突然,如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