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期间,如何解决心理上的满足感,进而更好地控制饮食
在减肥过程中,无论是否有运动的参与,在饮食上都需要有所控制,因为只有把日常总体热量摄入限制好,热量缺口的形成才会有可能,这一点不必过多地解释,大家都知道。不过,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不要过度控制,也就是节食,但是即使是要达到合理的热量缺口(一般在300-500大卡之间),我们也会感觉到饿,然而饥饿感或许并不是我们无法坚持下去的原因所在,因为在这其中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心理上的饥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馋。
凡是有过控制饮食经历的朋友(包括节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消减热量摄入之时,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馋,当然这并不是贬义词,因为吃是我们的天性,喜欢吃好吃的东西也是人之常情,不管是谁都喜欢口感好的食物。
但是,当我们控制饮食之时,我们的核心是控制总体热量的摄入,而要减少热量的摄入,需要做的则调整饮食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尽量避免高热量的食物,选择低热量的食物来吃,而低热量的食物的缺点之一,就是不好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一两天、一两周的时间或许没什么,可是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我们就会越渴望美食,然后终于有一天,我们的意志力被美味击垮,从而进食行为就会失去控制,我们的减肥行为也会宣告失败。
那么, 在减肥过程中,如何解决饿与馋的问题呢?
第一,满足生理所需,减少生理上的饥饿感
改变吃饭顺序,在饭前吃一些水分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糖类,蔬菜等,这样会使得胃部在进食之时被填充一部分,然后在进食之时就会少吃一些食物。
适当延长进食时间,大脑对于饱腹的反应需要一段时间,如果进食过快,在大脑还没有给出饱腹的信号之前,我们就会吃进更多的东西,所以,在进食过程中,细嚼慢咽,降低吃饭的速度,延长进食的时间,给大脑留出反应的时间,这样就可以避免进食过多。
选择饱腹感强的食物来吃。一些体积大,但是重量小的食物,可以增加胃部的排空时间,从而饱腹感比较强,从而延长两餐之时的进食时间(这里指的是不会因为饥饿感在两餐之时增加进食),另外,在碳水的选择上,加入粗粮,大部分粗粮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纤维含量也比较高,所以饱腹感也比较强,升糖指数也比较慢,与细粮相比,粗粮更有助于减肥。
越是控制饮食越要重视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不仅仅是肌肉合成的原料,也是三大营养素之一,当碳水摄入不足之时,蛋白质就会为身体供能,此时,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就会导致肌肉流失,从而影响到基础代谢率。另外,蛋白质还具有很强的饱腹感,可以减少在进食间隔期间的饥饿感。所以不但要重视蛋白质的摄入,还要重视每一餐的蛋白质的摄入,一般建议每一餐的蛋白质的量至少要达到30克。
尽量选择固体食物而不是流体食物。当我们吃蔬菜水果之时,尽量不要把它们加工成流体来喝,而是要让它们保持着原来的样子来吃,这样不但口感更好,营养也不会因为加工而流失,更重要的是,固体食物的饱腹感要比流体食物要好。
第二:满足心理所需,减少心理上的饥饿感,也就是馋
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来吃,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我们要消减热量的摄入,所以会吃的比较清淡,越是这样,越应该选择喜欢的食物来吃,而不是别人建议的减脂餐,不喜欢就谈不上坚持。所以,当我们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调整来限制热量的摄入之时,则需要在控制好总体热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远离进食环境,进食环境会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进食行为,当我们处在进食环境当中之时(比如食堂、饭店),即使不饿也会吃一些东西。这时候的进食行为就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渴望。所以在日常当中,尽可能地远离进食环境,另外,把食物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或者是比较难以拿到的地方,所谓眼不见心不烦,看不到食物,闻不到食物的味道之时,就不会刺激到我们的味蕾,从而就不会想吃东西。
偶尔外出就餐,满足心理上的渴望。控制日常总体热量不应该按天计算,而是要取一个平均值,也就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日均总体热量摄入得到了控制。所以,偶尔餐出就餐,多吃一些,吃一些自己平时想吃却吃不到的食物,也没有关系,相反这种行为会让心理得到满足,从而在以后更好地去控制日常的饮食。
不要忽视运动对饮食控制的正强化作用。运动除了可以直接增加热量消耗而有助于减肥以外,还可以在饮食上适当放松,这样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来减少生理上的饥饿感。不但如此,运动之后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可以对饮食起到正面的强化作用,从而更有意志力控制自己的饮食行为,简单地说,为了不想让运动白费,也会不自觉地去少吃一些东西。
总结:
在减肥过程中,控制饮食,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要解决饿的问题,还要解决馋的问题,因为即使生理上的饥饿感可以依靠意志力去忍受,而心理的上饥饿感则很难依靠意志力去控制,当心理上得不到满足之时,控制饮食的行为很容易被击垮从而失去控制,所以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不能为了减少总体热量的摄入而忽视心理上的满足,当心理上得到满足之时,控制饮食的行为才会更好地保持下去,而对于减肥而言,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十月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