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小品种岩茶的人,究竟在讨厌什么?
《1》
前段,国产运动品牌某尔克大火。
朋友见面,问的第一句话居然是,“你去买某尔克了吗?”
打开微信群,群里的人相约一起去该品牌的专卖店采购。
还有视频显示,有人买了500元的该品牌的产品,手机支付1000元,担心收银员退钱,脚下抹油溜得无影踪。
要不是这次轰轰烈烈的捐款事件,该品牌还处于破产边缘,无人关注。
这一次的逆风翻盘,带动了一系列在逆境中挣扎的国货品牌,某果汁、某人鸟、某象等。
我们觉得诧异,这些在我们印象中特别有存在感的国有品牌,怎么就沦落到命运坎坷的境地了?
归根到底,这都是鄙视链造成的。
在各种洋品牌面前,国货被丢弃在了鄙视链的底端。
穿着或者使用国货,会被人嫌弃,low、设计感弱、不高级、不精致、乡村感等。
久而久之,哪怕内心认同国货,也会因为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改变。
《2》
岩茶的圈子里,也有鄙视链。
一些自诩喝茶几十年的老茶鬼,遇到小品种茶时,马上会说,“我们这样的人从来不喝品种茶。”
“像我们这样喝茶有段位的人,只喝核心正岩的肉桂,80年树龄以上的老丛。”
关于不喜小品种茶的原因,则是,“小品种太香了,像我们这样的人要喝韵。”
“我真是不明白,那些口口声声说不喝小品种茶的人,究竟在讨厌什么?”李麻花悻悻然。
如果真是因为小品种太香而被否定,实在太冤了。
香气是一泡岩茶的灵魂,就算在专业审评中,茶叶的香气占比也不低,而评审专家更是不会因为一款茶太香而把它淘汰出局。
老茶客说要喝“韵”,“岩韵”的“韵”,这倒是能显得更高级一些,更资深一些。但是,“韵”能脱离茶叶的香、味单独存在吗?
不能!
不然,怎么会有“香韵”一说!
武夷岩茶的香、味、韵,是融为一体、互相成就的。好的岩茶芳香落水,水中含香,韵感则从香气和滋味中提酿——等茶汤过喉,香和水转化成气韵在口腔、喉咙流转蔓延。
这感觉,美妙之极。
要知道,香、水和韵的关系,好比肉体和灵魂的关系,一切精神文化都是需要物态载体的。
韵以香、水为载体。
灵魂以肉体为载体。
失了载体,精神又何处安放?
《3》
李麻花总结说:“讨厌小品种茶太香的人,根本是在无理取闹!”
这话虽然糙,却并非没有道理。
不喜欢小品种的茶客,讨厌的并非小品种本身,而是讨厌那种被轻视、被说成不懂岩茶没有品位的感觉,正如穿着国货被人嘲笑低廉粗鄙的感觉。
他们急于表达自己是个岩茶老饕,急于彰显自己喝高级岩茶的优越感,他们迫不及待与小品种茶划清界限。
在他们眼里,只有喝肉桂、老丛的人才有面子和身份,才能跻身茶圈子的上层地位。
于是,明明白白对小品种表示了拒绝的姿态。
其实,真要让他们说出讨厌小品种的理由,还不一定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只能人云亦云地一言以蔽之——“太香了”。
他们认为岩茶太香便是肤浅。
殊不知,真要拿一款焙足火的黄观音或者瑞香放在他们面前,可能还有眼不识泰山。
李麻花遇到一个张口闭口说自己只喝足火肉桂的人,便有心捉弄一番。
拿了一款工艺不错、火功足的瑞香出来喝。
这款瑞香呈现的是果香,类似蜜桃的香型,有些像市面上流行的水蜜桃肉桂。
这位茶友立刻显得煞有介事,闻干茶、观茶色、啜茶汤,最后总结说,这款肉桂应该是马头岩一带,卖价不低。
李麻花接着又把这款瑞香拿出来,告诉他,这是瑞香,试试看。
他喝了一口,摆摆手说,不喝了,小品种茶,没意思。
同一款茶,因为名字的不同,而先后遭遇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待遇,这真令人大跌眼镜。
啧啧啧,大家厌恶的,究竟是小品种茶本身,还是那股不喝小品种的“流行风”?
《4》
市场的带动,让很多人产生了畸形的喝茶心理,非肉桂不可、非三坑两涧不可、非足火不可……
那套说辞大约这样,“小品种茶再怎么好喝,也成不了高端茶,没有历史背景,没有文化底蕴,就像快餐速食那般没有营养。”
这种鄙视链的存在,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它会带偏人类的三观,扼杀人类朴素的内心。
在大千世界里,即便微小如蚂蚁,也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小品种茶的存在,本身就是弥补了岩茶在高香品种方面的缺失,让岩茶家族更多姿多彩。
因小品种茶而诞生了各种花香、果香,让喝茶人知道了岩茶香气的更多可能。
甚至小品种茶让武夷山做茶人的拼配工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尤其,小品种茶散发出的丰富多彩的香气,让人初识岩茶的茶友,喜爱莫名。
在那些所谓的老茶鬼摇头晃脑说小品种茶不值一喝时,岩茶小白对黄观音的栀子花香发出“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慨。
正是小品种茶的存在,让“武夷岩茶”这个金字招牌,更加具有了走向全国的资本。
另外,小品种茶也并非是有香无韵。
目前在武夷山的正岩、半岩一带,种植了不少小品种茶树,有了良好产区的加持,配合上茶农优秀的制茶工艺,小品种茶也能有它精彩的茶生。
《5》
小品种茶,不是不能喝。
好的产区的小品种茶,配以好工艺的加持,照样可以拥有岩骨花香,香清甘活。
再说,传统品种和小品种之争,本身就完全没有意义。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往前数一千年,现如今这些当红的品种,谁又不是外来客、小品种呢?
现在那些名叫菜茶或者奇种的、早已经在历史的烟尘中洇没了姓名的茶树们,它们才是武夷山的原生品种。
正经的家生子儿。
时移则事易,把一切的排外,交给时间。
轻松可解。
看完这篇文章
#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作者 | 村姑陈
首批500本仅24小时售罄,
现在微信购买,还有机会获取村姑陈签名手书。
……
想购买《白茶品鉴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