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淘汰”纸媒先锋区:《东方早报》停刊背后,还有哪些关闭的纸媒
一鸣网8月29日,上周媒体圈过了一个并不宁静的周末,《东方早报》已确定自 2017 年 1 月 1 日起停刊,员工整体转入澎湃新闻网。被誉为上海早报双雄之一的《东方早报》停刊,意味着传统媒体的时过境迁,也意味着新媒体将在传统媒体的转型中迎来新的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从《上海壹周》到《外滩画报》,再到《东方早报》上海成为淘汰纸媒的先锋区,除此之外,2014年初,上海报业集团的《新闻晚报》关闭,2015年10月,30年历史的《上海商报》关闭。 同时,《房地产时报》,《天天新报》,《新民地铁》已相继不再发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上海这个充满创新的地方,媒体业也正在与时俱进, 加速拥抱新媒体。
那些近年来淡出读者视线的纸媒们:
2014年12月5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杂文报》宣布自2015年1月起停刊,其停刊启事中表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决定整合有限报刊资源,聚集精干优势力量,下大力办好《杂文月刊》。
《上海壹周》发布公告称该报将于2015年11月起休刊。
据悉,《上海壹周》于2000年10月12日由上海的一张机关报《上海文化报》改编而成。由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主办、上海壹周文化传媒公司承办,是一份立足上海、辐射华东的综合性时尚生活都市报。2006年,荣获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竞争力10强”,排名第三。2008年年初,据权威调查机构统计,《上海壹周》名列上海报纸零售量前十强,排名第五。
在整个纸媒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国内纸媒宣停的消息从未间断。下面一鸣网就来盘点一下在2015年间关停的报刊。
2015年1月1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中国唯一的杂文专业报纸《杂文报》停刊。
其停刊启事上写到:”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集中精力、集中力量使杂文采编再上新水平,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决定,《杂文报》自2015年1月1日起停刊,整合有限报刊资源,聚集精干优势力量,下大力办好《杂文月刊》。“
2015年2月,国内著名新闻杂志《壹读》宣布停刊。
《壹读》杂志于2012年8月6日正式创刊,是一本新闻生活类杂志。双周一出版,全国发行,零售价12元。2014年9月转为单月刊,零售价15元。2015年2月起停刊,总计55期。公告中《壹读》提到,直至杂志的大规模发行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将会把这些精力用在更有效率的互联网产品上。除了杂志之外,壹读的视频、微博、微信等将会继续数字化生存。
2015年2月15日,陕西《榆林日报·都市生活版》休刊。
公开资料显示,《榆林日报▪都市生活版》是由西安日报社和榆林日报社共同创办、经榆林市委常委会批准成立的一份都市类报纸,创刊于2011年4月1日,起初报名为《榆林晚报》,但一直未能获得新闻出版总署的出版许可和刊号,后更名为《榆林日报·都市生活版》。
中国残联系统唯一的综合性、都市类日报云南《生活新报》也于2015.7月1日停刊。
《生活新报》也是中国残联系统除《华夏时报》外的第二张公开发行报纸,由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
报业不景气的不止是大陆,同样陷入困局的还有香港。2015年7月1,具有56年创报历史的香港《新报》因巨额亏损宣布停刊。
《新报》也在声明中道出了目前香港报业的经营艰难,指出随着免费报章的出现,香港传统报章近年销量大幅下降。
湖南知名报纸《潇湘晨报》旗下的《长株潭报》也在9月下旬休刊。
这份几乎是全国最年轻的的都市报,自2011年6月6日创刊,在走过短短4年光阴后,步履即显蹒跚,版面数量由每日常规32版滑落至每日常规8版。
另外除《上海壹周》以外,上海另一家已有30年创刊历史的《上海商报》也宣布于2015年10月1日起停刊。
《上海商报》是中共上海市委财贸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财贸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经济专业报,1985年10月3日创刊。
2015年底,《时尚新娘》也宣布2016年1月之后正式停刊,除此之外创刊20年的时尚类刊物《iLook》也将停刊。
《都市周报》创刊于2007年4月12日。2016 年1月1日起,都市周报将暂时停止出版纸质刊物,转由线上运营。
2015年 12月30日《九江晨报》宣布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停刊。
2015年12月31日,今日早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今日早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宣布停刊。
2016年7月,艺术圈中两本专业杂志《芭莎艺术》和《新视线》相继在7月底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