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其前后,随证治之
视其前后,随证治之
原文: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讲解:
寸部的脉微而数,微就代表气不足,那气弱就营气也跟着不足,血不足了,他在临床表现为胸中冷了。
古人特重视这个说理,因此推理非常多。他费了这么多口舌,是要为下文,做好铺垫,打好基础的,可惜的是下文没了。下文林忆他们没有记录下来,原竹简损坏,丟失了,或是根本就不知道下文与这段是密切相关的,误为不重要给人为地删除了,也就很难说了。
原文: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讲解: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你看他这里就不说“浮则为火”“浮则胃气强”“浮则为坚大便硬”了。你不能完全了解《伤寒论》的一贯思想,无论如何,是不知道他的脉法的。你不知他的脉在暗示什么内容,还以为前后矛盾,却又信服伤寒论,也只有牵强附会的份儿了。
又说涩则伤脾,脾伤则不能消谷,就朝食暮吐,名叫胃反。至于脉紧涩为什么就难治了,他没明说,也就不知道了。
原文: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讲解:
人体本就对外界的刺激,有一个机体自动调解的良能,欲呕吐就标志着人的机能有奋力驱邪的这样一个动能,尤其是我们给病人使用了泻下法后,反不泻,而是人体给了一个反作用力,频频欲呕感,那是病人不适合这种泻下法的,应检查这种泻下法的错误,切不可再用这种泻下法。因病人的身体已经提出了抗议,要修正这种错误的泻下法。
原文: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讲解:
哕就是频繁的气向上冲,频呕也包括呃逆了,再加腹满胀,这个原因有点广泛而复杂了。所以他提出,知何处不正常,随证治之可愈。这个利,尤其是后边的利,它是一种不确定的治疗方法,有同你商量之意,是据情治疗,不见得一定要用泻法才叫利。
师生问答:
学生:“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顺势而吐可以吗?
安师:这个恐怕不行。瓜蒂汤只适于一切实证,就是实症也应严格按照瓜蒂汤的适应证,严格分析,认为没错后,才可谨慎并观察着,小心投用的。
❤安医生讲金匮要略目录❤
安医生讲金匮要略卷上 目录
第二讲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得失
第四讲 痉病的分类
第五讲 痉病的成因
第六讲 痉病的治疗
第七讲 小汗法治疗风湿
第八讲 小汗法方剂举例
第九讲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
第十讲 太阳中暍
第十二讲 滑石代赭汤
第十四讲 甘草泻心汤
第十五讲 赤小豆当归散
第十六讲 阴气孤绝与阳气独发
第十七讲 柴胡桂枝干姜汤
第十八讲 防己地黄汤
第十九讲 桂枝芍药知母汤
第二十二讲 越婢加术汤
第二十三讲 黄芪桂枝五物汤
第二十四讲 小建中汤
第二十五讲 黄芪建中汤
第二十六讲 暮蓣丸
第二十七讲 炙甘草汤
第二十八讲 甘草干姜汤
第二十九讲 射干麻黄汤
第三十一讲 麦门冬汤
第三十二讲 葶苈大枣泻肺汤
第三十三讲 桔梗汤
第三十四讲 皂荚丸
第三十五讲 生姜甘草汤
第三十六讲 奔豚汤
第三十七讲 桂枝加桂汤
第三十八讲 栝楼薤白白酒汤
第三十九讲 枳实薤白桂枝汤
第四十讲 桂枝生姜枳实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