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贾府为啥在五月给她做新衣?薛宝钗秒懂
曹雪芹将林黛玉的生日,安排在二月十二,是有特殊意义的,因为这一天,是古代的花朝节。
花朝节,也被称为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在《红楼梦》中,作者将他笔下那些出类拔萃的女子,都比喻成了各种花卉,宝钗是牡丹,香菱是并蒂莲,探春是杏花,李纨是梅花……而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第一女主,生日特意被安排在了“花朝节”,自然是作者在表达黛玉的重要性,和统领群芳的意思。
可是,金钏儿死后,王夫人在准备给她装裹衣服的时候,却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刚才我赏了她娘五十两银子,原要把你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她装裹,谁知凤丫头说可巧没什么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妹做生日的两套。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她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她做生日,这会子又给人装裹去,她岂不忌讳?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她,要是别的丫头,赏她几两银子也就完了……”
金钏儿之死,是在端午节之后,因为她在王夫人的榻前,和贾宝玉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被王夫人一巴掌打了出去,没几天就被人发现,死在贾府的井里。金钏儿之死,王夫人说不难过,肯定是假的。虽然金钏儿只是一个奴才,但她毕竟服侍了王夫人这么多年,她的死又和王夫人有一定关系,王夫人想赏她两套装裹衣服,这倒是应该的。可是,金钏儿之死是在五月份,黛玉的生日是在二月份,为什么这个时候,贾府会给林黛玉做过生日用的衣服?这实在是不合情理。
那么,这衣服是贾府提前为林黛玉准备的吗?准备明年黛玉生日的时候,再给她吗?不太可能。虽然,古代的衣服全都是纯手工,做起来耗时耗力,但怎么也不可能提前大半年就准备。王熙凤生日在九月初二,她生日过后,开始给小姑子们准备过年的衣服,也不过是提前了三四个月。
那么这衣服是贾府今年为林黛玉的生日准备的吗?更不可能。林黛玉的生日过去了将近三个月,贾府才开始给她准备过生日用的衣服,这也太失礼了。贾母头一个就不会同意,王熙凤这么精明能干的人,也做不出来这么蠢的事。
既然这是一件根本就不可能的事,为什么王夫人偏偏提起这个话?王夫人的这番话,是对着薛宝钗说的,王夫人究竟是什么意思,薛宝钗立刻就懂了。
所以,薛宝钗立刻就告诉王夫人:“姨娘这会子又何必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她,岂不省事?况且,她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
薛宝钗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她听懂了,王夫人其实是在试探她!虽然王夫人是薛宝钗的亲姨妈,但是贾家一直住在京城,薛家一直住在金陵。王夫人对这个外甥女,并不是太了解。薛家一进贾府,就抛出来一个“金玉良缘”的神奇传说,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薛家这是奔着贾宝玉来的。
王夫人作为贾宝玉的亲妈,怎么样才能给儿子挑一个最完美的媳妇,才是她最关心的。虽然薛宝钗是她的亲外甥女,她也不会放低标准。毕竟,儿子的婚姻大事,比外甥女重要多了。
所以,王夫人必定会从各个方面,对薛宝钗进行一番考察。只有薛宝钗通过了她的考察,她才会放心地同意这门婚事。
当然了,贾府中还有“木石前盟”的说法,这种说法在贾府很占上风。贾母就是这桩婚事的支持者。王熙凤正是因为深知贾母的心思,才天天拿林黛玉和贾宝玉开玩笑。但是,林黛玉实在不符合王夫人对儿媳妇的要求。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王夫人提到的,“你林妹妹是个多心的”,“多心的”这几个字,王夫人说得很委婉,但潜台词就是林黛玉是个小心眼的,凡是爱计较的,我很不喜欢她,也不希望她能嫁给贾宝玉。我要为儿子挑的媳妇,必须心地宽广,没有那么多事情,不爱事事计较的女孩子。
王夫人的这个要求,薛宝钗一听就懂了。所以,她立刻告诉王夫人,“我不计较这些”,我愿意把我的衣服拿出来,给金钏儿装裹去。薛宝钗这一句话,便将自己的“大度”和林黛玉的“小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起码,在王夫人看来,是这样的。
不过,王夫人还不是太放心,又继续追问了一句话:“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薛宝钗立刻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
王夫人这才真的放心了,我的这个外甥女,就是这么懂事、大度、心地宽厚!比那个事事爱计较的林黛玉强多了!所以,王夫人立刻就派了两个丫头,跟着薛宝钗去拿衣服。
其实,林黛玉究竟是不是一位小气的姑娘,也只不过是王夫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林黛玉的大气不是她能理解的。因为王夫人本身对林黛玉有偏见,再加上受到别人的影响,才会对林黛玉产生了不好的印象,认为林黛玉是个“多心的”,自己不愿意沾惹林黛玉。
其实,贾府中又怎么可能缺两件衣服?王夫人之所以故意在薛宝钗面前,提起这个话,就是对薛宝钗的试探。薛宝钗立刻懂了,用自己的“大度”,把林黛玉比了下去。经过这件事,薛宝钗在王夫人的心目中,重要性会大幅度提高。
林黛玉的生日明明在二月份,王夫人却偏偏在五月的时候,提起贾府给林黛玉准备了过生日的衣服,这件事太不合情理。之所以不合情理,其实是因为王夫人用了个小心机,对薛宝钗进行了一番小测试。当然了,薛宝钗的反应很完美,超出了王夫人的预期,为“金玉良缘”加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