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戏院
晒闷锅的简易菜谱
晒闷锅碎碎念
我超恨有些菜谱不是食材难寻就是调料复杂, 所以我的菜谱基本上都是你家附近可以买到的食材, 跟你家厨房基本上常备的调料, 让你可以轻易动手, 不必望谱兴叹。其次, 少油少盐一直是我的理想, 自然我会把它应用在菜谱中
我跟国泰something很有缘, 以前两岸尚未直航, 我几乎坐的都是香港国泰航空, 脑袋里的印象是, 飞机里头很精致, 只是座位有点小, 空姐都是瘦瘦高高的香港美女, 操着港式普通话口音, 过了这么多年, 不知道有没有改变。后来换了公司, 工资卡是用国泰世华银行, 这在台湾也是蛮大的银行。只是我一直搞不清楚国泰的英文Cathay到底是啥意思???
上海国泰电影院
上海国泰电影院是座历史很悠久的电影院,建于1930年,原名国泰大戏院, 由鸿达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采用紫酱红的泰山砖,白色嵌缝,属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1932年1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1949年以后,更名为国泰电影院,“文革”期间曾经一度改名人民电影院。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优秀历史建筑。( 引用自国泰电影院网站 )
国泰电影院是我在上海的国泰缘分。刚来上海的时候在永嘉路住过一阵子, 老是逛陕西南路、淮海路、茂名路、永嘉路等等路段, 那时那个区块可不若现在繁华, 勉强可以入眼的就是淮海路茂名路的国泰电影院, 跟瑞金二路附近的瑞金宾馆。于是就把在沪上的第一场电影献给了国泰电影院, 它的那个富丽堂皇的样子深深印在心里。当然跟现在的电影院不好比, 毕竟那个时候鸡蛋一颗才两毛钱哈哈哈。
台北国泰戏院
# 时间太久, 我也记不起来这个到底是不是那个国泰戏院#
台北也有国泰电影院, 就在我念小学的时候。
我们小学在延平北路, 俗称太平通, 那个时候还没有东区, 太平通可是台北最热闹的商圈之一, 到处是布店, 那个年代布老板是最有钱的。而太平通最大最豪华的两家戏院就是第一剧场跟国泰戏院, 国泰戏院因为在巷子里面所以略遜一筹。
但是我们都喜欢国泰戏院, 因为小巷子里有很多店, 卖着各是各样的零食, 所以我们一下课总往那边跑。小孩嘛, 那有钱看电影, 但是我们却常看, 因为是公派的。那个时候台湾正做思想教育, 所以常常在国泰戏院利用早场之前的时间放各种爱国电影, 什么八百壮士啦, 英烈千秋啦, 笕桥英烈传啦, 虽然是思想教育, 我们也是看得很开心。
其实我家住在淡水河的另一边, 为什么跨河到太平通念小学呢? 因为当地是布店, 我们家是缝纫机店, 都是阿拉客户, 所以老爸常跑这边, 我就在这里念书了, 市区的学校好嘛! 老爸有个嗜好, 我妈说是坏习惯, 那就是打麻将, 每每父亲都是到太平通打麻将, 我的印象中父亲的麻将打得极好, 只要赢钱, 他就会买一些熟食回家打消他的愧疚感(哈哈哈), 我只要看他买什么, 就知道他是不是到太平通打麻将。那家嘉兴福州鱼丸店到现在还开着, 我也常常去吃, 就是当年我爸常买的东西。
爸爸不喜欢吃咸粥, 因为以前上班地方的食堂总是把一些烂叶子放进粥里熬咸粥, 所以如果吃粥, 他宁愿吃白粥。但是在家里我们几个小孩跟奶奶都爱吃咸粥, 所以搞得妈妈很困扰很麻烦。如果以前有聪明的肯德基, 就不会那么困扰了...
分离式咸粥
先熬一锅好粥(这个之前教过, 不知道怎么熬请留言)
蒜片,昨日剩的一点肉糜,雪菜,炒一炒,加点酒、糖、盐,味道调得重一些,成为浇头
浇头置于稀饭上,拌开,即是美味咸粥,而且咸淡可以自理(浇头慢慢加)
TIPS
本idea来自肯德基
晒闷锅爱多嘴
爸爸很爱打麻将, 妈妈常常抱怨。可是你问妈妈, 爸爸是不是好老公, 妈妈又频频点头称是。不能因为男人需要负责任, 你就什么都不让他干; 如果老公说, 你要照顾小孩, 所以你不要常常出去什么巴拉巴拉的, 你肯定也不爽。在追求自我生活跟家庭责任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就别动不动要离婚了。
跟着晒闷锅听故事学做菜
晒闷锅的简易食谱
晒闷锅阿姑 A灶咖
部份图片来自网路, 仅此致谢
简单的在家自己做, 难的留给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