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艺术作品集(微展)——美文篇





墨色艺术展     2017年1月1日——16日

连云港市美术馆

《墨色艺术作品集》 费永春题签


《墨色艺术作品集》将于2017年1月1日在墨色艺术展开幕时首发,小编撷取部分精彩章节制成“片花”,提前展播,先饱眼福!今天播出的是《美文篇》。



阿迪旁白: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每个轮回都有自己的阴晴圆缺。明月,中国人从古至今都保持着对它温柔的狂热,因为它对每个人都很公平,入心入怀,成为我们生命中恒久相伴的诗意。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一轮明月,无边墨色。”看清了月相盈亏,我们的心可以洞悉的是一份从容。

“图卷沉淀了书生的梦,明月沉淀了乡愁的梦。太白杯中的那轮月和元章舟前那轮月,都是中国心灵的故乡。风吹过,一盏青灯,几度寒霜。”

青年作家王雪峰执笔前言,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心游万仞,精骛八极。中外文明,古今文化,源远流长而又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文字和色彩的记载与描绘,日子变得快了。”所以,我们感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艺时代。

“以书画宣示新年,祈福安康与丰收,是“墨色”在时间节点上的沉淀与交响,是每一位“墨色艺术家”对生命和土地的礼赞,愿它如明月,如火炬,点燃壮丽,书写风流。”

《墨色艺术作品集》的《前言》业已成为墨色艺术家的代言。


一轮明月  无边墨色(前言)

王雪峰(泉三千)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是光荣的时代。

那时的雅典拥有一些确保战争胜利的英雄,有建立了第一个民主政体卓有远见的政治家,有探索物质、社会和精神本质的哲学家。

而那些创造性地以石头、文字和音乐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天才艺术家,则留下了给予全世界的遗赠。

那时的雅典叫城邦。

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是伟大的时代。

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55岁的孔子,从鲁国驾车周游列国时不会知道,14年的光阴,形成了中华主流文化的格局。从看两小儿辩日,到登山观沧海,念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一路烟尘的背影中,中国书法艺术迎来了以青铜铭文和石鼓文为代表的第一个高潮,或苍劲古朴,或清秀典雅,穿过两千多年,成为先民给予我们的启迪。

那时的春秋叫家国。

正是因为文字和色彩的记载与描绘,日子变得快了。

魏晋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嵇叔夜的一曲琴,勾勒出文人的悲壮苍凉;王右军的一壶酒,滋养了书法的茂林修竹。尽管魏晋告别了两汉,尽管两宋告别了隋唐,但是,无论在时间的驿站还是文化的阳关,那由墨色勾画的图卷,穿越了无数寒来暑往,回荡在庙堂之高,诉诸于江湖之远,连接着远古与今天。

图卷沉淀了书生的梦,明月沉淀了乡愁的梦。太白杯中的那轮月和元章舟前那轮月,都是中国心灵的故乡。风吹过,一盏青灯,几度寒霜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黄惇先生的书房里,悬挂着的诗篇,恰是读书人的豪情,是红日初升时的华章。从黄瓜园到清华园,黄先生的一句“学然后知不足”让咏春老师以“似水之心”纳百川之怀。从官员到布衣,从戎装到革履,从耄耋到弱冠,从丹青到金石,从初心到坚守,从有限到无边……集于墨色。

这时的墨色叫群。

柏拉图和一群人讨论人生,

孔子和一群人讨论治国,

右军和一群人讨论诗歌,

老师和一群人讨论墨色,

“老师者,咏春先生也。”

以书画宣示新年,祈福安康与丰收,是“墨色”在时间节点上的沉淀与交响,是每一位“墨色艺术家”对生命和土地的礼赞,愿它如明月,如火炬,点燃壮丽,书写风流。

(王雪峰,昵称:泉三千,作家、记者、收藏家。)




阿迪旁白: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这是宋代理学家邵雍的《清夜吟》。听月观心,需与明月结缘。得此佳境者,陈军有缘也。言为心声,字为心画,陈军与书结缘,而这“书”如明月,古往今来。“书”有史书、诗书,也有书翰、书道,······,陈军的这篇文言小文,为如今匆忙的生活方式平添了一份古雅、几分文气。

唐僧不如任何一个徒弟有本事,但目标专一,所以修成了佛。


学书感言

陈军(墨客)

余志学之年染翰,味钟张之余烈,挹羲献之前规,时逾三纪矣!闲暇之余,孤灯独坐,寻古探微,濡墨魏晋间,尤着意笔法,恐堕恶道,以求其功。然所得者未几焉!

古人得笔法皆有所自,刘熙载云:“盖书虽重法,然意乃法之所受命也”。智永师得羲献家法;彦远得柬之父传;鲁公随张长吏,得攻书之妙;米襄阳集古字,八面出锋,始为圣贤。噫!故余循古遵师而行,欲为魏晋间人耳!康南海云:“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诚哉斯言!

究于书之妙境,问道于先生,先生操笔为范曰:“推移往来,转束有节,字外之奇,言不能尽。余寓海天楼,时观云听雨,时研古鉴今,动翰而不计工拙,唯求合情调于笔端,随意而生矣!”余然之,先生者,费咏春也!

兹墨色艺术展,书呈数纸,欲求法韵,欲达情性,然点画狼藉,不成体统,功不深,又安望升魏晋之堂乎!惟倍加功力,可得悟耳!



阿迪旁白:路上是有风景的。如果你在人生的轨道上,放慢一点速度,就能看到更多的美丽风景。费永春的《学书感言》告诉你——学书要“静”。正如庄子所言:“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诗言志,书传情。”要以个人的生命游于六艺,以艺术化的生活陶冶身心,“先器识而后文艺”,方能有成。

诗外求诗,书外求书。书法,虽是小技,但要靠学问滋养出来的。大家不是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做起来却是十分艰辛。

“悟通真谛方知我,退尽浮华自从容。”费永春的生活方式给了我们学书、做人、生活的启迪。


学书感言

费永春(易水寒)

余少时居海边一隅,逮鱼扣鸟之暇,探悬针垂露之奇,动辄涂鸦满壁,不择笔墨,遇纸则书,憾无师少帖,心向往之。其作笔划荒疏,体势粗恶,不识古人堂奥。彼时,善书者寡,竟也虚名遐迩,不顾品藻讥弹。

稍长便知,学书要得法,法不逮,则虚积岁月,用功徒然。然既不能愚惑他人,则常思完善自我。故负笈金陵黄瓜园,幸成黄惇先生门人,后又北上燕京清华园,求教诸贤。南征北战,上下求索。院校寒窗四载,结识师友八方,本想传灯续焰,盖因缺乏聪明蕴蓄,终在艺术边缘徘徊。而人生快乐乃正餐,剧谈赋诗皆小酌,调调口味。好在从艺经历仿若佳酿,愈久弥香,与墨色诸君一醉方休也!

诗言志,书传情。余书虽不甚佳,处入古化新之节点,每每挥毫不思妙诀,不事雕琢,不掩性情,率意而为,文合其人,字如其性,力排俗格窘境,以期迈向“悟通真谛方知我,退尽浮华自从容”之彼岸。

余始终以为,生活可漂泊,心灵须靠岸。人生如书,或草草翻过,或细细品读,不同心志,风景皆异。而余之缆绳,早已系于艺术桩头,风吹不动,浪打不回,渐向从容。




阿迪旁白:徜徉在明月墨色的意象中,感受对中国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与其说“墨色”是一个群,倒不如说其是一个世界。

在这个不被任何因素干扰的世界里,一群人用手中的笔、笔尖的墨、墨下的情描绘着心中的五彩斑斓,并且各自通过对艺术的追求寻觅着单纯的快乐。”青年作家韦自彪在《后记》中如是说。这让我想到了诗人李商隐。

想到了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每个人的生命其实都如锦瑟一般,都有锦瑟奏响自己年华的乐章。我们的今生不仅是一世,比一世更深沉的是我们灵魂里面的那些梦想,和梦想里的泪痕笑影。

在我们的生命里,不仅需要年华的浪漫,更需要内心的温暖。让我们在现实的纠葛之外找到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享受中国意象,成就完美人生。




一 个 群 的 世 界(后记)

韦自彪

与其说“墨色”是一个群,倒不如说其是一个世界。

在这个不被任何因素干扰的世界里,一群人用手中的笔、笔尖的墨、墨下的情描绘着心中的五彩斑斓,并且各自通过对艺术的追求寻觅着单纯的快乐。

这是一种真正原始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为墨色文化的彰显、为墨色人的执着付出埋下了深刻伏笔。

墨随时代,色见精神。侵浸墨色,每一位墨色人的变化,让与其有过交集的人为之感叹,这种变化有关艺术,亦有关工作、生活、学习与社交。

在艺术的海洋里,书法点和线的跳动,绘画勾与勒的灵现,赋予了墨色人无限的遐想与精彩。

在墨色的世界里,“有声有色地工作,有滋有味地生活,有宗有典地学习,有情有义地交往”成了每位墨色人竞相追逐的目标,皆因一种选择或是一种爱好。

也正因此,我一直认为自己有机会接触甚或融入墨色世界,是幸运更是幸福的。

一如醇烈的美酒,随着时光的流逝,师长们那些教诲变得愈有味道,兄弟们那些忠告变得愈富情感,而我对墨色的热爱也变得愈加浓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次次因艺而来的雅集,一个个因术而往的研讨,一场场因墨而结的笔会……一路走来,墨色人追逐艺术的脚步没有停,墨色人守望卓越的梦想没有变。

半年前,一次随性的雅集,一个偶然的提议,一场有关墨色艺术的展览创意萌生,然后顺其自然地生长、开花、结果。

半年多来,这已成为一声前行的号角,更成为一曲动人的旋律。期间,“不求最好只求更好”仿佛一记悠远的钟声,响彻在每位参与者的心头,奋笔疾书、精益求精、百里挑一……即便如此也并非十全十美,但这确有关乎一群人的努力,这是一个阶段性的小结,更是一个崭新的起跑线。

有梦想就会飞翔,有拼搏就有收获,所有墨色人的共同努力,最终凝结成了这雅雅情怀、淡淡文意、屡屡墨香……

忙碌者依然行色匆匆,悠闲者依然信步闲庭。当你拿到这本册子的时候,崭新的2017已阔步向我们走来,也借此机会祝愿每位钟爱艺术的人终有成就,祝愿所有的人在崭新的征程中一帆风顺,吉祥如意!

巍巍云台,历史的足迹,辉映着她昔日的辉煌;浩浩黄海,时代的浪潮,追赶着她未来的梦想。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任流年似水,深信“墨色”二字,终将镌刻在每位墨色人一季最美的风景里。

(韦自彪,昵称:两棵树,作家、记者)







墨色艺术展   展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