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别忘了读书
仿佛这是个犯傻的问题,同时又是个忌讳的话题。刘邦、项羽式的草莽英雄可以是“不读书”(意取唐诗“原来刘项不读书”),而当教师的哪个不是读够、读破了书后才激扬教鞭的?哪个不是在书的陪伴下走过每一个教学日子的?
文本铺天盖地,网络扩张到梦的中央,现代教师坐拥书城,仿佛真的是左右逢源,但真正能“沉浸”书海,“入乎书出乎书”的又有多少?快餐文化背景下的教学,太多是现炒现卖,来得快去得也快,说句煞风景的话,那就是“其实教师读书浅”。
一、不读原著,不能“源读”
当教育趋向产业化,经济效益、即时效应势必成为教师的“生存关注”。激烈的升学竞争和众多的检查考核,使得教师不得不围着课堂转,忙忙碌碌,疲于“敷衍”。工作时间上的“早五晚九”“神出鬼没”、教学过程中的“五认真”“六统一”,更使教师的正常生活异化,个性空间丧失。于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较真只能成为美丽的典故;临阵磨枪、东搬西抄、人云亦云、浮光掠影,满足于教材讲义,热衷于“参考大全”,不经意中成了教师读书、备课的捷径。于是,这样的怪事也就见怪不怪了:教了十几年、几十年书的高中语文教师,上了好几回《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却连原著《红楼梦》《水浒传》都没能原原本本地读上一回!
没时间读原著与没心思去“源读”,已成为现代教师的暗疾,如果这暗疾不祛除,那么,教育就不会有宏大的境界和深厚的积淀。
非常感谢中文自学考试留给我的切身体验:读原著就像英雄与大地接触;而记纲要背定论就像四处抓丁,乌合一时,上阵溃散。特别是文学作品,一定要读原著,否则味同嚼蜡,毫无“文学味”可言;另外没有根蒂的“概要”读多了,难免会张冠李戴,牛头对不上马嘴。
对于教师而言,读原著和“源读”,可以说是最有效的原始积累,是最有储藏价值和增值希望的备课。
二、不读经典,不屑“硬读”
也许有了现代教育媒体的支撑,“新生代”教师特别不屑苦读和死读。反正有的是“快捷”,要想什么资料,鼠标一点,呼之即来。久而久之,对无声无息的“文本”不免生疏,对沉甸甸得像矿藏一样的经典则望而生畏。就像躺在橡皮筏上的漂游者,他不会再去搏击与挣扎了。依托雄厚外源的“新生代”教师,再也不会像古人那样去“熟读唐诗三百首”了,更不会“傻乎乎”地像“五四”时期的那些大师一样把词典、经典倒背如流了。仿佛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不能脱口而出,“外储庞大,内存虚空”的浮肿病可能是“新生代”教师的致命弱点了。
因而我总在想,越是创新的学习,越要重视积淀,越要注意借鉴。传统的东西未必都过时,未必都是错。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经典积储,不能不说它是一笔极其可贵的财富——既是资源的财富又是体验的财富。写得一手好诗词的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十分怀念当年私塾中囫囵吞枣背出的数百篇经典。清末民初梳着一条小辫扣着一顶西瓜小帽的绝代怪杰辜鸿铭年轻时就曾把外文原著当作青菜萝卜莫名其妙吞下去。
有了经典作支撑,就像拥有了发生器与原始股;有了硬读一功,再加上智读、乐读,教师的读书生活将格外丰富多彩。
三、不读野书,不会“悦读”
如果把教学仅定位于职业,是“例行公事”,那么教师就不会开拓性地学习。教学必须还是一种事业,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如此,教师才会推开视窗,充满好奇与进取心地涉猎。对于教育而言,文学、科学诸方面的“野书”可谓是专业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补充。只有充分读书,创造的泉涌才不会枯竭。另外,教师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书屋”。在这间独特的书屋里,不应只有专业书,更多是自己喜欢读的书,是“八小时以外”只供心灵浸淫的书。这是愉快的、“无公”的读书。这样的读书,是涵泳,是遨游,是身心的放松,是人格、风格的滋养。惟有这样的“悦读”,教师才不致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淹埋了个性和灵气。悦读是智慧的阅读,是荡漾着自由野趣的心灵漫步。它让知识在云水苍茫处交融,让教学与读书成为一种富有诗意的生活。
不设藩蓠,境界才能开阔。不被钳制,思想才有活力。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决不是只知夹着教本穿行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的“辛勤园丁”,他应该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抉择,有自己读书的“个性”。特别是在学习材料满天飞、层层压的“教育科研”热潮中,教师一定要放出眼光,理直气壮地固守自己那一间私人书屋。
有个性的读书,才能造就有个性的教师;有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因此,“自私”的读书从终极目标上说恰巧是为了“无私”的奉献。
四、不读冷书,不肯“闲读”
时尚是风,它让人心绪飘忽。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得现代教师的读书不免也跟着感觉走。什么书热,便读什么书,读个概要,读个新名词,不是为了研究,只是图个新鲜,图个知晓。就像爱炫耀的阔人总想抢着说今天又上了什么馆子又吃了什么菜,进取与虚荣心,使得教师的读书不免浮躁,不免功利。只要不是“显性”的,不是“与时俱进”的,赶潮的教师也许就懒得去研读。特别是对那些艰涩的、缺乏强劲视觉冲击波的典籍,耐不住寂寞的现代人再也激不起“映雪囊萤”的热情。因为“冷”不下来,所以就不去触碰“冰点”;因为迷恋“肯德基”“奶酪”式的洋餐、快餐,所以对蒙上些尘埃的传统经书无意垂顾。
不读“冷”书,不肯“闲读”,让现代教师的读书缺少底蕴。“书到用时方恨少”,因为缺少丰厚的“冷”“闲”储备,“热”的喷发也就疲软匮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