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科普:足不出户的正念心理干预方式,得劲!
文:Carrie Chiu
来源公众号:正念研习(ID:zhengnianyanxi)
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民生问题中的重点。
卫生部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有近半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居民应住院而不住院,这可能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尤其是小地方的医疗资源短缺;二是医药费用较高,病人难以承担;三是医疗知识不普及,病人无法找到正确的就医途径。
对于普通的躯体疾病,大众尚且会面临以上问题,更何况是会牵扯到病耻感问题、诊治也更花钱的心理疾病了。鉴于此,学者们正致力于开发更便于大众使用、费用特更低的心理干预并转到线上,借此提高疗法的易得性,进而改善大众心理健康。
近年来,正念干预也被发展成在线开展的形式,华为和苹果手机的健康检测在几年前就已加入了正念练习,而正念冥想应用是心理健康和福祉应用类别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Coulon et al., 2016; Pospos et al., 2018),总计超过260个应用程序(Mani et al., 2015)。
数量如此庞大的正念冥想应用,对心理健康是否真的有效?前人研究发现,正念干预与线上形式适配性良好,在线正念干预被证明有效(Jaywardene et al., 2017; Spijkerman et al., 2016)。个别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时,甚至还发现了在线正念干预与面对面干预有类似的效果(Compen et al., 2018),而且在后续随访中也能保持稳定。
一篇发表的在今年的元分析带来了更令人信服的结果。
研究者(Éva Gál, Simona & Ioana, 2021)在PsycINFO、PubMed、Web of Science、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articles Global、the Cochrane Library、Open Grey和ResearchGate等网站对采用正念冥想应用作为主要干预手段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检索,最终纳入元分析的研究共34篇,包含了7566名被试,通过应用程序提供的正念干预和控制条件之间的标准化平均差(Hedges g)来计算效果,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汇总,分析正念冥想应用对改善用户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效果。
元分析结果发现在以下心理健康指标有显著的效应量,也就是说,在完成正念冥想应用上的干预后,使用者的以下心理指标有所改善(n为研究数量,g为效应量,CI为置信区间):
① 感知压力(n = 15; g = 0.46, 95% CI [0.24, 0.68])
② 焦虑(n = 15; g = 0.28, 95% CI [0.16, 0.40])
③ 抑郁症(n = 15; g = 0.33, 95% CI [0.24, 0.43])
④ 心理幸福感(n = 5; g = 0.29, 95% CI [0.14, 0.45])
当然,干预也并不是对所有变量都有效的,在以下指标上并未发现正念干预有显著的影响:
① 测试后的痛苦(n = 6; g = 0.10, 95% CI [-0.02, 0.22])
② 总体幸福感(n = 5; g = 0.14, 95% CI [-0.02, 0.29])
元分析提示正念冥想应用在改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方面很有前景,大众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足不出户地在线上完成干预。然而需要提醒的是,“线上”只是一种形式,大家在选择课程和应用时,最重要、也最应该检视的是干预内容的正确性,如果干预内容有错误的成分,恐怕适得其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