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人过四十,莫管2事,人过五十,莫管2人,老祖宗的告诫
古来有这样的说法: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一个人到了50岁就相当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50岁之前,可以忘我的去忙碌,去奋斗,但是过了50岁,身体便会渐渐的吃不消了,也就会开始想追求一份安稳的生活。
明代的王阳明,被称为“心学大师”,他用一生去研究心学,探索为人处世的道理。他在经历了前半生了磨砺之后,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并分享给了后人,他说道:人过四十,莫管2事,人过五十,莫管2人,老祖宗的告诫。
1.首先不要管的便是力所不逮的事情
经过前半生的奋斗,这个时候的家庭需要的是安稳与修养,就好比古时战乱后的国家需要休养生息一样,此刻老人待养,孩子待育,还有爱人需要呵护。如果此刻要将人力财力过多的支出就不单单透支自己,更多的是在透支自己的家庭。最后忙没帮上还连累的家庭,这是极不明智的,因为这时想要重新积累已经物是人非了,所以在面对力所不逮的事情时一定要先想想自己的家庭。
2.不该管的事情就是闲事
古人说“自扫门前雪”便是这个道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成,不该管的事你不要往上凑,碰到了他人逆鳞,又是一桩恩怨。经常有人说自己招惹了小人,被别人捅了刀子,戴了小鞋。那么不知此人自己可曾想过,别人为什么要给他戴?为什么看他不顺眼?道理全在书上,做人却在书外。夜路走多了,总有一天会看到鬼。古道热肠是要分对象的,对于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就敢掏心窝子,那只能说此人心太大或者不客气的说是有点自以为是。
1.小人
古话又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意思是说,君子之间的交情,并不会被利益驱使,而小人之间的交往,却多因利益,利益过后,所有的关系就变成过眼云烟,小人眼里没有感情二字,只有利益,这样的人肯定是不能去管的,他们并不会念你的好,有些人心胸狭窄,就会记恨在心,也可能日后算计或报复你。对于这种唯利是图的小人和他做的事,大可不用去理会,随他折腾去吧,总会有吃亏的一天。
2.嫉妒心强的人
往往有些人会有很强的嫉妒心,有些事情就算与他无关,但是别人得到了好处,他看在眼里就很不舒服,会觉得心里有一些不平衡,感觉不公平,从而厌烦他人,甚至会和过得好的人处处作对,找麻烦。人过50已经走过了人生的一半,当然希望今后的生活能够一直安稳幸福下去,而嫉妒心强的人他们往往斤斤计较,甚至有时会让你感到不可理喻,这种人特别讨人厌烦,但是他们却不以为然。人过50,既然已经不是年轻人了,此时,更不应当在身边留下这样的朋友,留下这样的朋友只会百害而无一利。
当然,以上只是我对王阳明的粗浅认知而已。
人的一生就该读一读王阳明,学一学王阳明,人生就能少走一段弯路。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在授勋宴会上,讲授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取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边是7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阳明之所以能够被称作为圣人,便是因为他的心学影响了世界。
他的思想一出世,便形成了巨大的反响。
数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国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二十一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日本英雄西乡隆盛曾说:“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
日本在王阳明的影响下,顺利进行了明治维新,而在我国,如今却很少有人还记得王阳明,小编我对此感到非常遗憾!
《传习录》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记载了很多故事,从官场故事,或者是民间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为人处世的智慧。
当内心浮躁的时候,当遇到困境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读一读王阳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层楼!
我买了两套,一套自己闲来时读一读,净化心灵,一套当礼物送给了朋友,对于喜欢历史,喜欢文化的人来讲,王阳明是必读之物!
《传习录》《知行合一》两本书,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感悟。而且还能代代相传,收藏或者送朋友,都是非常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