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墨竹大家冯起震

冯起震,字青方,又字省予,号稷下门生。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人。青州早在先秦时期就被划为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说:“海岱惟青州”,意为渤海和泰山之间均为青州的领地,揭示了青州最早的地域范围。青州人杰地灵,很多 著名人士出自青州。据《益都县图志》记载,冯起震为六代益都府尹兵马都总管冯彰的后裔。他“少负异资,淹贯经史,为诸生试辄冠”。但和其他文人不同的 是,虽然他年少聪慧,长大后又博学多才,却一生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一直隐居乡里。他。

清代王培荀在《乡园忆旧录》中夸赞:“其老笔挥洒,气象荫森,具风雨离披之状。挺秀者,新篁解箨,清润有骨,皆可宝贵。”其竹亭亭玉立,给人以孤清超拔之感,居青州画坛三绝之首。

▌冯起震《墨竹图》 纵316厘米 横97 厘米 一级文物 山东博物馆存

画轴打开,一股山野的凉爽扑面而来。画中三株修竹扶摇直上,直冲云霄,欲撑出画面。竹根虽被顽石遮掩,但三株修竹仿佛同气连枝。修竹两旁,几株新篁拔地而起,或高或低或粗或细,竹叶纷披婆娑,尽管这新生之竹没有修竹窈窕的躯干,但已是嫩叶初发,展示出苏轼笔下“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的嫩竹风情。画面右上方空白处题款 “北海冯起震”。青州古属北海郡,故冯起震绘画作品款识 经常以“北海”起头。

其画作流传颇丰,据文物出版社 2001年出版的段书安编著《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索引》,全国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

如《湘江新雨图》和《淇园晴霁图》两幅均为广东省博物馆藏,《竹》和《墨竹》均为北京故 宫博物院藏,《竹石图》为重庆市博物馆藏,《风竹》为辽宁省博物馆藏,《风竹图》为首都博物馆藏等。作为冯起震的故乡,山东省博物馆、潍坊 市博物馆和青州博物馆更是存有他的多幅墨竹画精品。

▌冯起震《风竹图》 纵321厘米 横101.5厘米 山东博物馆存

冯起震曾 在自己庭院中栽种青竹,朝夕观赏。此图无论是立意还是意境都不拘一格,可见作者对竹的观察细致入微,挥动画笔时已是“胸有成竹”。冯起震擅于画自然界中各种姿态的竹子,无论晴竹、风竹 、雪竹,抑或是山崖石缝中的竹子,都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

▌冯起震《竹图》 纵151厘米 横46厘米 山东博物馆存

▌冯起震《雪竹图》 纵211厘米 横78厘米 青州博物馆存

《雪竹图》,纸本。一级文物,青州博物馆藏。画面中,四枝修竹的枝叶和顽石上堆满白雪。作者巧妙地运用空白技法,使竹枝和地面的积雪呈现厚重之感,而竹竿却挺拔向上,体现了宁折不弯的精神。

▌冯起震《墨竹图》 纵150厘米 横46.5厘米 山东博物馆存

竹石这样的题材之所以会在文人圈中盛行,除了竹与石已经拥有的象征意义外,还在于其造型比较单一,对于擅长书法的一般文人来说稍加训练便可聊以自娱了。但要像冯起震这样不拒繁密,画面依然清空朗俊,就不是随便画画便能有所成就的,这和他的内在修养是分不开的。冯起震当时在青州的名声很大,凡是到青州为官者都倾慕其名,无不登门拜访。

▌邢侗冯起震合作《竹石图》 纵101厘米 横30.7厘米 山东博物馆存

冯起震一生勤奋,著述颇多,著有《无声诗史》《图绘宝鉴续纂》《榆园画志》等。他虽为布衣,不追求功名利禄,以传道授业为乐,但家学渊源使他砥节砺行,以承继门风为己任。他的四个儿子可依、可立、可宾和可宗在他的教诲下均学有所 成,尤以三子可宾成就最大。

冯起震所处的明王朝晚期,存在尖锐的思想危机和社会危机,政治极其腐败,文人遭到史无前例的迫害。他洞明世事,隐居山林,不求仕宦。

或许他之所以喜爱画竹,大概是因为竹子被赋予的刚直不阿的精神恰与他的人生哲学相吻合。

在晚明那样一个乱世,既然不能“兼济天下”,就只好“独善其身”了,一个艺术家恐怕只能以此保全自己。由于他性情豁达,80多岁时仍然神明不衰,近90岁高龄时仍坚持画竹。看竹、画竹是冯起震一生最大的乐趣和追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