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车产业正从“培育期”过渡到“成长期”

产业发展阶段的改变,将会对参与者的竞争战略带来根本性的影响。
中国智能电动车产业,正在从“培育期”过渡到“成长期”,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战略判断,所有的产业参与者都需要认真地研判这个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判断产业发展阶段,可借助于一些理论模型来辅助。
一个是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这个理论普遍把产业生命周期分成5个阶段:
阶段一:导入期/培育期。
在这个阶段,最大的特色就是需要极大的创新、需要打造分销渠道、需要投资市场教育用户,这个阶段的市场竞争并没有那么激烈,市场增长也没有那么快。
这个阶段是验证产品理念和商业模式的阶段。
阶段二:成长期。
在这个阶段,一些强势企业的市场增长率开始加速,产品和服务的理念趋于标准化,技术和产品创新主要是用于改进产品,并改进制造和分销。
公司谋求通过扩大产品组合、渠道和扩大生产规模最大化市场份额。
这个阶段的市场增长加速,产业标准逐步确立,更多的竞争者进入,竞争趋于激烈。
阶段三:振荡期。
这个阶段,增长速度会回落,所有的参与者都已在局内,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一些弱势参与者开始出局。
这个阶段通常会发生激烈的价格战。这是一个头部聚集的时刻。
阶段四:成熟期。
这个阶段,市场增长趋缓,在某一个时刻可能会降为0。在这个阶段,换购将会成为销售增长的重要来源。
这个阶段,市场上只留下了胜利者。
阶段五:衰退期。
销量开始下跌,衰退的原因可能是外部的替代竞争造成的。
在这个阶段,新的替代产品出现,游戏规则发生变化,跨界竞争的压力日趋加大。
2017年的中国燃油车市场,就是一个典型拐点。
在那一年,传统乘用车的销量达到了史上最高的2414万辆,随后开始连续下跌,2020年的数据已衰退到1893万辆。
在这期间,智能电动车开始崛起,外部替代竞争的压力日趋激烈。
在产业衰退期,有几种应对策略,强势企业要收割市场,如丰田和大众,一些弱势企业则会退出,一些企业勉力维持,在这个阶段兼并重组是一个选项。
一个是创新扩散理论。
这是基于不同的用户群体,对一个创新产品的阶段进行划分的方式。
因为从人群的心理学角度而言,敢于吃螃蟹的人是符合正态分布的。根据这个理论,将购买者分成五类,分别是:创新者、早期使用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和落伍者。
创新者属于极少数大胆尝试新观念的人,早期使用者通常是意见领袖。早期大众,则是深思熟虑,对新事物态度开放,但不是意见领袖。
早期大众一旦启动购买,基本上意味着市场从导入期进入到增长期。
图片来源:《得到》文章《白洋:怎么快速搞懂一家公司》
还有一个可供量化但不够精确的拐点是,一个新事物当被全市场10%-25%的人接受时,扩散速度会加速。
从智能电动车这个品类的发展阶段来看,2020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拐点。
对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2015年开始销量跨了一个新台阶,在那一年,整体的新能源车市销量从7.5万辆增加到33.1万辆。
在那个阶段,A00级电动车,油改电是市场的主流,消费也是补贴和B端购买驱动的。
那时候的产品,不能被称为新品类,产品的形态依然在急剧的变化之中,未来整体的技术体系会是如何也处于讨论之中。
在那个阶段,看起来有无数的新造车公司,但最后真正能够把智能电动车产品生产出来,并在市场上销售的企业寥寥无几,市场竞争其实并不激烈。
从全球角度来看,特斯拉Model 3是一款关键车型,2018年整个年度,Model 3卖出了14.6万辆,特斯拉全年销售汽车24.5万辆,同比增长138%。
2019年,特斯拉Model 3销量为30万辆,整体销量达36.8万辆,同比增长了50%。
特斯拉Model 3的战略意义在于,正式定义了智能电动车品类的核心要素,电动化、自动驾驶和数字化。
此外,还让这个产品被广大的消费者所接受。
对于中国的智能电动车产业而言,2020年是关键的一年,这是新能源补贴在2019年大幅退坡之后的第一个完整销售年,考验着中国C端消费的韧性。
在这一年,特斯拉在中国实现国产,本地销量从2019年的4.27万辆增加到了2020年的14.74万辆。
在2020年,全球所有的车企,都认同了智能电动化的方向,明确无误地认识到,未来的汽车产品形态会是智能电动车。
所有的企业开始投资自动驾驶和数字化的全栈能力。
在2020年,中国主流的造车新势力,包括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分别录得了4.33万辆、3.35万辆和2.73万辆。
尤其是2020年12月,这3家企业的销量分别达到了6935辆、6633辆和5765辆。
中国头部造车新势力,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产品闭环,并进入到了一个“起飞的前夜”。
从整体市场的大盘来看,根据上险量数据,2020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为5.9%,12月份的渗透率达到了8.9%。
从同比增速来看,根据上险量的数据,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15.5万辆,同比增幅为27%,2020年12月的销量为23.5万辆,同比增幅达到154%。
在2020年结束的时候,对于中国智能电动车产业,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可以进行总结:
1.智能电动车的核心产品功能趋向于稳定。
2.核心技术被锁定在自动驾驶和数字化上,全体市场参与者发力上述能力。
3.整体商业模式已经确定和被验证。
4.市场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渗透率在高速向10%逼近。尤其是特斯拉、蔚来、理想和小鹏的购车者,基本上已经覆盖了早期大众。
5.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进入。
这些特征,都比较明确无误地显示,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已经从“培育期”进入到了“成长期”。
在产业的成长期,市场参与者的核心战略目标是不一样的。
在培育期,市场主体主要目标是验证产品和服务的商业模式;在成长期,市场主体的核心目标是谋求市占率。
在这个时期,标准的打法就是扩大产品组合,疯狂布渠道,大规模进行市场营销。
在技术端,围绕着既定的技术方向,不断地完善产品体验。
谋求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时期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事项。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定会高速增长。增长会来自两个方面:
1.新进入者会推出新产品,覆盖新的细分市场,这是纯粹的增量。
2.激烈的市场竞争,会让产品体验变好、让服务网络更健全、让消费者教育变得更有效率。
在这个阶段,速度比效率更重要,市场主体需要允许一定的浪费来抢占市场份额。
对于新进入者,速度变得更加关键。
在市场成长期,核心技术能力已经趋同,特斯拉的领先优势已经不明显,指望产品上还能带来巨大的差异化,通过一款产品横扫市场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
因为核心的市场参与者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全栈的工程研发能力,你的产品也许可以领先一点点,但竞品跟进的速度会是非常快的。
需要明确的是,智能电动车产品接下来的变化会非常大,但核心技术能力的变化已经不大了,就是玩命地投自动驾驶和数字化技术,这使得核心能力之间的差距将会变得越来越小。
在3-5年之内,技术的鸿沟将会被填平。
在智能电动车产业,企业的竞争,将逐步从技术竞争,转向产品、运营、数据和生态的竞争。
这也是为何,特斯拉在疯狂地降价和扩产,通过规模和数据建立起另一个护城河。
在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对于百度、小米、oppo、vivo、华为、苹果等企业而言,在此刻,唯一正确的战略抉择就是尽快出车。
对于百度、小米、oppo、vivo等企业,鉴于在产业链的积累不够,能否在2022年底把车发出来将会决定成败。
对于华为、苹果而言,由于此前有着长期的技术积累,2023年恐怕是最后一个进入汽车市场的时间窗口,否则将会错失良机。
对于中国的头部造车新势力而言,此刻,无疑是一个最美好的时刻,这是他们补强自己最后的一个战略窗口期。
在这个阶段,尽管看起来有一堆企业杀进市场,但真正能够打造出严格意义上的智能电动车产品的企业并不多。
这些企业,需要抓住2-3年的战略窗口期舍命狂奔,壮大自己。
在这个阶段,需要将产品组合、渠道、Marketing等工作做到极致,谋求最大的市占率。
对于传统车企而言,大概也只剩下2-3年的时间窗口,进行智能电动化转型,如果这两年转不过来,将会和传统燃油车一起退出历史舞台。
智能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相比,这两个产业的产业特性完全不一样。
传统燃油车产业,在过去将近100年的时间以来,曾经在某一个时间之内,某些车企实现过比较高的市占率,比如福特T型车时代。
但是,在最近的20年时间里,头部企业的市占率大概只有10%的样子,市场参与者非常分散,一些市占率不到1%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通常情况下,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毛利会在10%-20%的样子,美国的通用和福特毛利甚至低于10%,奔驰的毛利也只有15.4%。
传统汽车制造业的产业特性,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市场分散和低毛利并存。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状况,即意味着高市场份额或高毛利一头都不占。
那么,传统车企离散的市场格局的成因是什么呢?
特定市场的产品同质化高会带来分散,产品开发周期长会给其他车企带来机会,也会造成分散。
车型产品有很长的使用周期,使得一个品牌的渠道和企业都可以通过保有用户持续赚钱,也会带来分散。
此外,由于世界不同地方,因为地理、人文、道路、汽车保有量等不同的情况,对不同车型会有着完全不同的诉求,这就会导致汽车制造商,通常需要维护数百个车型产品,导致研发、生产、供应链的复杂度也会大幅提高,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对于传统汽车公司而言,核心竞争力在于运营效率,比如说研发效率、制造效率。
这是为何福特、丰田、大众这样的强势车企,为人所知的,主要是他们的生产方式,或者是大众在研发方面的模块化平台。
以2009年到2018年为例,随着经济的增长,全球轻型车销量从大约6000万辆增加到了9000万辆。
在这样的红利之下,传统汽车市场尽管竞争非常激烈,但强势车企也很难彻底干掉竞争对手。
所有的玩家,在一个市场格局分散和毛利不高的状况之下,维持着这种不好不差的平衡,直到迎来这场智能电动化的变革。
智能电动车的产业特性,将会与传统燃油车截然不同。
智能电动车,影响购车决策的首要因素将会是智能化。智能化供应链由于遵循摩尔定律,使得车型产品的研发周期不得不缩短,否则将会在硬件上被吊打。
鉴于此,智能电动车需要有比较强大的后装服务,以及智能硬件可升级服务,否则将会引发保有用户的不满。
此外,智能电动车运营商必须要自己掌握二手车运营,置换和迭代将会成为重要的服务。
哪怕这些工作都做了,越来越短的研发周期,都会导致汽车产品需要成为爆品,需要覆盖更大的用户群体,才能收回研发投入。
这个特点会让智能电动车的单品销量变大,不断地消灭汽车产品组合的复杂度。
研发周期缩短、产品组合复杂度变低,都会使得弱势企业越来越难以生存。
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传统车企此前靠汽车售后服务疯狂赚钱的时代也将会过去,几乎不怎么需要维修保养,这也会让弱势车企变得更加脆弱。
在智能电动车时代,对于弱势车企最致命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
无论如何,硬件的差异化都会存在,但软件的平台化是不可阻挡的。智能电动车软件的特性,会让车企的规模效应带来强大的网络效应,数据量越大、竞争力越强。
数据的规模效应,具有非常强大的杀伤力,使得一些原先在传统燃油车时代的非市场壁垒都无法抵挡。
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从终局来看,剩下的企业注定会拥有高市场份额,硬件业务有可能低毛利,软件业务必然高毛利。
这种产业特性,结合整个智能电动车产业进入“成长期”这样的背景,使得每一家市场主体,都需要抓住机会,迅速壮大自己。
(0)

相关推荐

  • 新势力都无法主导的地盘,AION S凭什么一路领跑?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1/05/13 AION S做到的是,在等风来的时间里,用先人一步的技术笔触打散了旧时局,却锚定了新战场. 文丨曹佳东 编辑丨小叮当 2020年零售达110 ...

  • 什么才是一台好电动车的评价标准?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0/11/26 在完全解决消费痛点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对手不曾拥有的创造,甚至引领需求,所以ID.4 CROZZ势必要为消费者和市场带去惊喜. 文丨杜余鑫 编 ...

  • 智能汽车的「芯」战役

    全球「缺芯」给汽车行业敲响警钟,芯片自研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撰文 | 靖宇 「我们正在失去中国市场.」 大众汽车 CEO 赫伯特·迪斯最近在某次公开场合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事实上他并没有危言耸听,从 2 ...

  • 蔚来:中国品牌“换道冲高”新样本

    最近,蔚来汽车破了一个纪录. 2020年7月18日,蔚来第5万台整车在合肥先进制造基地量产下线,这是智能电动时代,第一个均价30万元以上,量产5万台的中国豪华电动乘用车品牌.可以说,这也是继解放创造中 ...

  • 两轮电动车上演“智能”大战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倪先生"买个电动车"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家住北京东四环的倪先生有个上幼儿园小班的儿子,从家到幼儿园需步行20分钟.没号买不了车.早高峰打车难.步行要早起.... ...

  •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重生

    自从新能源车被发明以来,就被人们寄予厚望,但之前却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普及开来.而在马斯克的特斯拉问世之后,通过产品和营销打开市场的同时,也开始了新能源车市场的销量提升之路.不过市场前行的道路依旧蜿蜒曲 ...

  • 吉利公布小目标:2025年销量365万辆,智能电动车占比30%

    作为一名汽车媒体人.行业观察者,亦或是整天泡在各种汽车论坛里的兴趣爱好者,对吉利在2021上半年的产品或是企业印象最深的无外乎是以下这几个:星越L.领克09.极氪汽车或极氪001. 这也是吉利极力在2 ...

  • 开始被反超!中国新能源“弯道超车”还有戏吗?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0/08/21 未来确实令人担忧. 文丨杜余鑫 编辑丨小叮当 在新能源市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开始被反超了! 在品牌层面中国的比亚迪.北汽.上汽等过去一直 ...

  • 上市一年后成为单月销冠,小鹏P7:很难吗?

    AutoLab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 8 月份国内汽车的产销相关数据,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超过 30 万辆,分别为 30.9 万辆和32.1 万辆,环比增长 8.8% 和 18.6%,达到历 ...

  • 从名不见经传的“天美”到知名度更高的“创维” :黄宏生转换造车策略

    4月27日,黄宏生创立的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宣布将采用"创维汽车"取代此前推出的"天美汽车",以一个知名度更高的品牌来发展其新能源乘用车业务. 4月27日,开沃新 ...

  • 自建还是代工,这不是个问题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1/08/26 代工适合品牌发展初期快速推出产品占领市场,而随着销量与产能需求上升,最终还是要到自建工厂这一步. 记者丨杨晶 责编丨徐进凯 编辑丨朱锦斌 & ...

  • 中国电动车之王:平均每天卖出2.9万辆,创始人身家达300亿元

    去年,两轮电动车"逆势上涨",新车销量增长超过50%.作为全球销量最高的两轮电动车企业,雅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实现营收193.6亿元,净利润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 ...

  • 上汽大众傅强:ID家族月销量将冲击1万辆!凭什么?

    目前,大众ID.系列正在渐入佳境. "今年年底,我们三款纯电新车的月销量将冲击1万辆."上汽大众ID.家族营销负责人傅强近日在该公司新研发大楼内表示,自1984年大众品牌引入中国以 ...

  •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前言什么是电动汽车?简单地说,电动汽车就是以电力为动力源驱动的汽车.广义的电动汽车包含了以蓄电池为辅助动力源的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以蓄电池为动力源的纯电动汽车(BE ...

  • 独家 | 两轮电动车要做自动驾驶,你敢骑么?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1/09/08 与其说是外扩的动因,倒不如说是内卷的催促.但"自动驾驶"四个字,恐怕不能成为某些两轮电动车品牌在舆论上超越友商的跳板. ...

  •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能否化成领跑实力?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企业研发能力明显增强,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高,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今年5月份市场渗透率超过10%,L2级智能驾驶装载率超过15%,在全 ...

  • 造车是个乌托邦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1/08/25 下海造车,可能是当下各行各业转型绕不开的道路了. 记者丨杜余鑫 责编丨徐进凯 编辑丨朱锦斌 2021年,每一个新品牌诞生的发布会上,每家新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