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女神:天下唱功,唯快不破。

不知道该听什么歌的时候,就听谭咏麟的吧。这首歌也和前几天的节日有关,带有“女神”二字;也和今天有关,整整十年前的今天,一场大地震连同引发的海啸,给东日本海及附近区域带来了巨大灾难,风暴过后十年,影响依然还在。
说的就是这首谭咏麟三大经典快歌之一的《暴风女神lorelei》了。另两首就是《夏日寒风》《爱情陷阱》。看他的演唱会,每到这几首歌,就知道到了全体起立一起摇摆的至嗨时刻。即便是前些年,60多岁了,演唱会里依然保留这个环节,一群中老年人和60多岁的老顽童台下台上互动,喊着“狂呼我空虚”“这陷阱,这陷阱……偏我遇上”和“Lorelei”,也只能是有过共情经历的人才能明白背后慨叹岁月流逝的情怀了。
这个现场版,已经是体能开始下滑的2000年魅力千禧演唱会了,但依然活力四射。现在老谭已过古稀,还能在演唱会上和我们再唱起跳起这几首歌吗?
这几首歌还都有加长混音版,困的时候来一发,也是以前在学校常干的事情。

这个8分钟的remix编配还是很用心的,营造出了强烈的暴风来袭无处可躲的氛围。

《夏日寒风》《爱情陷阱》和《暴风女神》也正是谭咏麟开创香港乐坛新时代的巅峰之作。前两者分属的专辑《爱的根源》《爱情陷阱》以及再之前的《雾之恋》,现在被各种review称为“爱情三部曲”,使粤语歌曲的主流告别了市井俚语、侠义江湖、民乐小调,但另一个带动示范就是大量改编日本歌曲。
《暴风女神》这张专辑就是“爱情三部曲”之后的乘胜追击,但在我看来,有些急功近利了。当然这也是我作为伦迷苛刻的要求了。现在看来,那时候谭咏麟也开始打入日本专辑,日语专辑、英文歌都在推进,又要保持在香港的热度,精雕细琢也确实是不现实了。不过之后接续的《第一滴泪》《墙上的肖像》还是有所调整,让本土原创占了更显著的位置。

在这一张专辑里采用了6首同一个日本音乐人的作品。这里用的是采用,而非翻唱或改编,因为这都是专门为谭咏麟而写的,也能看出当年宝丽金为之下功夫还是很大的。而这个音乐人就是芹泽广明。
不仅是《暴风女神》,《夏日寒风》《爱情陷阱》也都是芹泽广明的作品。80年代他给动画片《棒球小子》作的配乐更是风靡一时。同时,这几首歌的编曲制作班底也都是日本的团队。那个年代在香港看来,日本就是时尚先锋了,还在一个学习借鉴的阶段。
从给谭咏麟写的这几首歌来看,也不得不佩服芹泽广明驾驭乐谱的能力。几首快歌都是节奏强劲,抖腿感十足但又不是简单粗暴。特别是高潮部分简约明快的口号式呐喊。连珠炮式的吐词和爆发力充沛的嘶吼,听起来很过瘾,但也很考验演唱者。一句不带喘气的“巨龙乱撞乱动雷电用疾劲暴力划破这世界震裂天空”不是谁都敢挑战的,而最后那句超长尾音的“Lo-re-lei”呼唤,也不是谁都能做到一直稳如磐石的。
林振强这样的高手,写这种劲歌的能力不在话下,用一串文字写出了心里的情感风暴,特别是副歌这一大段的一气呵成:
曾在那揭不开的漆黑中,压不低的恋火中
猛风当中她拥抱我,这刻身边只有风
停在那抹不清的追忆中割不穿的空虚中
猛风当中只有我,跌跌碰碰再次发觉她于风中
还真有人考证过这个Lorelei是谁,据说是德国神话里莱茵河的水妖。经常在晚上出来,化成美女妖惑驾船的人,让他们迷失航向直到翻船入水,然后就成为了自己的美食。这其实和暴风没什么关系了,不过流行歌曲嘛,经不起也不需要那么多推敲。
芹泽广明在专辑里写的其他歌,也都算出色,当然水准还是有高有低。但难得是能够风格不一,而非单调重复。
85年谭咏麟除了在歌坛四面出击,也在电影方面投入不少。特别是一部和成龙一起主演的《龙兄虎弟》也叫《飞鹰计划》,也是我小时候的深刻记忆。谭咏麟演的就是一个歌星,专辑里芹泽广明的几首作品也像是和剧情串起了一条线。而《暴风女神》正是电影主题曲。另外还有一首电影里的插曲,是专辑里最后位置的一首歌,貌似不起眼,也是芹泽广明的作曲,但成为了谭咏麟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一,应该比标题曲的知名度还高吧。
就是歌颂友谊的《朋友》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