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简体字“残”?“五手残体字”英文了解一下

作者介绍

曾季,语言学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闽南方言研究。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部分港台的网友看不惯简体字,说简体字是“残体字”,有些大陆网友受到影响,也把这种话当真了。在语言文字研究者看来,这种骂声简直是“贻笑大方”,因为如果我们放在汉字发展的历史长流中去看,建国后汉字的简化,几乎是一种必然。因为古代人也“简化”汉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汉字 “简化”的历史进程吧。

No.1

古代汉字简化的历史

不好意思,下面我要抄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了。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的汉字是商代的甲骨文、金文,彼时汉字象形程度很高,但是即使都是商代甲骨文,象形程度也在进一步降低,这其实是一种简化。

图1 晚期甲骨文相比于早期甲骨文的简化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时期,汉字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

图2 春秋金文比周初金文的简化1

图3 春秋金文比周初金文的简化2

象形程度降低的过程中,有时候个别新字形看着会比之前的字形更复杂一些(相当于“繁化”),但是实际书写起来一定是更便捷的。

到了战国时期,东方六国汉字演变加快了速度,而秦国文字演变得慢些。由于是秦灭六国,所以后来秦朝以秦系文字来对全国进行规范。但即使是保守的秦系文字,象形程度也在进一步降低。

图4 秦系文字的简化

秦系文字规范之后,就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小篆了。即使是秦系文字本身,小篆也比秦国时期的文字要再简化、平直,总体上就是便于书写。

图5 小篆比石鼓文简化之例

后来秦汉小篆进一步演变为隶书,演变过程中,汉字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文字简化十分严重(此处省略一万字,具体自己看《文字学概要》)。隶书后来又演变为楷书(此处又省略若干万字),这个过程中,也有所简省。

No.2

汉字演化的原因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不断降低汉字象形程度呢?秦人为什么要用“残体字”小篆,不写西周金文?东汉人为什么要用“残体字”隶书,不写小篆呢?

理由很简单:办公效率提高的需要。

文字的象形程度高就意味着更像图画,更像图画就得像画图一样,一笔一笔好好描。商代时期,汉字通行的范围窄,使用人口较低(主要是贵族),所以可以容忍汉字象形程度高,慢慢地来把字描下来。可是到了周代,随着分封范围的扩大,汉字通行范围进一步提高,使用人口进一步增多。由周入秦,生产力又进一步提高,使用汉字的人口又再进一步增多。这个过程中,原来被贵族所垄断的文字,逐渐变成日常小官办公的必要工具了。许慎《说文解字序》说:“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緐,初有隶书,㠯趣约易。”这段话就是提到了下层文官面对大量的文案,为了提高书写速度的需要,将“小篆”逐渐写得“草率简化”,并发展出“隶书”这一字体的过程。

所以说,古代汉字演化,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都是因为生产力提高,使用人口增多,使用频率提高,为了提高书写速度而发生的。

No.3

新中国为什么要简化汉字

大概到了南北朝,楷书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字体,但是文字的演化始终没有停止。尤其是民间的一些白话文写本,往往会出现大量的简化字——包括通语白话文和方言白话文。就方言白话文而言,明清闽南戏文本身就有大量的简体字,有些字比今天简直还要简得多,比如明刊泉腔戏文往往把“娘”写作“[女卜]”,诸如此类比比皆是。

清末以前,中国的识字率应该在10%以下(具体数据不同文献统计的不完全一样)。清末以来我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精英阶层逐渐意识到传统的以文学取士的科举形势已经逐步落伍,需要引进新式学堂,让后代可以学习不同门类的知识(而不是只学儒家经典),以改变中国的现状。而且提高识字率也刻不容缓,而传统繁体字由于过于复杂,需要进一步简化以方便快捷书写。在一些接受西方文化的学者看来,为了让学生尽快可以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甚至学习汉字的过程都有点太长,他们甚至提倡汉语要使用拼音文字,扬弃汉字。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新中国对汉字进行规范性的简化(别于民间自发的不被承认的简化)。

必须客观的说,如果没有今天电脑的大量普及,汉字简化实在是十分必要的。简化后,汉字的书写速度有明显提高。

可以说,现代汉字有规范的简化,是识字人口进一步增加的需要。

当然,不可否认,汉字简化过程中有一些不足,比如合并了一些本来字形不同、意思不同、读音也不一定相同的汉字,带来了一些古今衔接的不便,但整体上,简化工作必须得到肯定。

No.4

更残的“残体字”了解一下?

可是,有些境外人士,尤其是港台地区的一小撮人,因为对汉字发展的历史不了解,开口闭口就骂简体字是“残体字”。而有些内陆同胞,不明就里,他们在摆脱传统教育“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就是全盘接受境外的论述,殊不知这其实正是丧失“独立思考”的一种体现。

好,你不是要骂“残体字”吗?今天就给你科普一种更“残”的“五手残体字”(下面又要抄《语言学纲要》了)。

大家肯定听过古苏美尔文(楔形文字)、古埃及文字吧?他们跟汉字一样都是意音文字(既表意也表音的文字),在古苏美尔文和古埃及文的影响下,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创立了北闪米特文字,北闪米特文字是一种拼音文字(只表音不表意),相比于古苏美尔文和古埃及文,它是二手的。后来,古希腊人借入闪米特文字,创造了希腊字母(三手的)。古罗马人又在希腊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四手的)。英国人又用拉丁字母来写英语,就是今天的英文字母(五手的)。英文有多“残”,相信大家有目共睹,26个字母,只表音不表意,比起纷繁复杂的汉字来说,简直“残”得不能再“残”了。

可是你见过那些嘴上挂着“残体字”的人有几个骂过英文吗?没有。为什么呢?因为英文是发达地区用的,那高级的很啊🙃!在我看来,他们歧视繁体字,很多时候其实是歧视大陆。正如我有个朋友说,为什么那些人只骂大陆人用残体字,不骂新加坡人呢?原因不言自明。

No.5

什么人需要掌握繁体字

我们上面说这么多,并不是要全面否定繁体字,现代社会还是有一些人需要掌握繁体字的,但是不是全体中国人。那些和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打交道的人,不管你是啥行业(就算是编剧),对繁体,甚至是汉字、汉语的发展历史或多或少都应该有一定了解。甚至涉及到汉代以前,对小篆、甲骨文、金文,乃至六国文字都不能一无所知。

我们反对骂简体字为“残体字”,但是我们也尊重别人使用繁体字,我觉得这才是现代社会应该有的样子。

如果你一定要表示你写繁体字显得多有文化,我个人有个建议:何不用商代甲骨文或金文(用笔描)书写?那是已知最早的汉字,那个最不残,也最显得你有文化👍。

文稿:曾季

图片:百度

排版:飞天小黑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