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齐而齐的章法如何能训练与获得?同时也能学会欣赏了

它涉及到中国人的阴阳思想观念,无论品评还是创作,均受到阴阳思想之影响。

中国的书法美学认为,书法来源于自然中来去,而自然则由阴阳和合而成,因此中国古代书法家以阴阳二气来思考书法本质与审美追求。在古代有很多此类书论。

清代的曾国藩写得一手好书法,时常与当时的书法名家何绍基一起交流学书心得,曾国藩曾以八卦中乾坤二卦来论书法,以结构、向背、修短等相当于坤卦;而蕴涵形质的中神气则相当于乾卦。

还有他还提到一些书法对偶观念:提按、中侧、缓急、修短、转折、疾涩、虚实、刚柔、顺逆、松紧、藏露、连断、收放、高低、长短、大小、疏密、增减、侵让、俯仰、正奇、曲直、枯湿、浓淡、润燥等等。

书法的笔法、结体、章法与墨法的丰富变化从哪里来?就是从这些对偶中来。今天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书法,仍然使用这些概念,比如说某个人的书法,太柔了,要刚一点;又说某人书法太实了,要虚一点;又说用笔露太多了,藏得不够,要含蓄一点等等。总之理想的状态是融合阴阳两者,不走极端。

不过事实上,各个书家的个性不一样,仍然会偏于阴或者偏于阳。

至于王羲之,人们常说他的书法是中和之至,即最大限度地兼容以上各种阴阳对偶的艺术之美,而不偏向某一端。如王羲之《二谢帖》,用笔轻重、提按、藏露、中侧、松紧等,节奏用缓急、连断等,结构用了肥瘦、阔狭、长短等,章法的疏密、大小、虚实等,都具备了,但又不突出某一方面。

王羲之《二谢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