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掉,在海洋岛连队的往事
【原创】王彬 军旅警营
遥远的回忆,永远不会结束。
美好的记忆,时刻会迸出来。
昨天海洋岛的朋友,用微信发来一张眼子山照片,邀请我去海洋岛,去北坨子,去眼子山,去南坨子找寻曾经的足迹。尽管在海洋岛戍边近30年,大概在30多岁,在当指导员的时候,随地方渔船去过南北坨子,眼子山一次,直到离开海洋岛就再也没去过。
去眼子山和南坨子,绝不是为了探险和赏景,那里除了悬岩峭壁,怪石嶙峋外,没有什么好玩的,登上眼子山和南坨子都有危险在里头。尽管风景不佳,但资源丰富,各种贝类,鱼类随处可见,真正野生的海参鲍鱼触手可及。海猫蛋(海鸥蛋)低头便是,去了收获都是满满的,那时只认黄鱼,黑鱼,其他都是附属品,象征性的“拿”点。
遥远的海洋岛,久违的海洋岛,神秘的海洋岛,没有仙山密洞的真相,只有美丽神奇的传说,而眼子山则属于腾踊在海洋岛上触不可及的梦想。眼子山位于“哭娘顶”388高地东北侧的海面上,高约38米,为半个眼球状,中间有个贯穿东西的天然“涵洞”,好像眼球中的瞳仁,也许这就是眼子山的来历吧。
当年站在北坨子的山顶上,远眺雾中若隐若现的眼子山时,没有太多的感受。南北坨子如同名字一样,一南一北距离很远,南坨子离主岛海洋岛也很远,但距离公海只有12海里,南坨子旁有一块大礁石,涨潮淹没,退潮显现出来,就这块礁石是我们炮兵训练的目标,实弹射击的天然靶子,就是岛上的渔民也很少上去。而北坨子截然不同,去的次数较多,因为苇子沟与北坨子连在一起,但也只有在退潮时可以直接步行而去,常年在海边根本就没有看海的想法,去北坨子就是赶海。
我对苇子沟地理环境非常熟悉,那时连队有个打鱼班,就借住在苇子沟张大爷家里,我是连队指导员,经常去打鱼班陪张大爷喝两口。张大爷孤身一人,在当地算是一个打鱼“专家”,张大爷就是连队雇用的“打鱼班顾问”,不要房租,也没有工资,跟打鱼班同吃,年节时候把老人请到连队会个餐,走时拿两瓶酒,在汽车排要个车送回去,老人就心满意足了,那时的军民关系,没个说,就是个铁。
说起打鱼班就不能不说说打鱼班长金俊,鲜族人,个子不高,84年兵来自黑龙江绥化,为人厚道,不笑不说话,有时还很腼腆,但脾气刚烈,普通话说的不太标准。他在打鱼班三四年,没少吃苦,连队打渔船不大,大概是40马力的小船,经常坏,由于连队没有维修费用,都是金俊和张大爷他们自己想办法修。金俊为人友好,在苇子沟教了很多渔民朋友,有个大事小情都能办成。他很能干,很会干,张大爷也非常喜欢他,打鱼那点事,张大爷手把手的教,金俊也真用心学,最后也成了近海打鱼行业的行家里手。他带领的打鱼班,完全满足了连队每周有鲜艳鱼吃,还能为每年老兵复员带上十斤二十斤新鲜黄鱼,这是全团复员老兵唯一有的福利,当然也做为连队的礼物供应一些人士。金班长从有人带着出海到独自出海,那可不是简单的事。出海前的准备,什么渔网渔具要带全,各种饵料要备齐,什么天气风向,顺流逆流,山的走向,人员装备等等都要记在心里。打鱼不但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一网下去能不能打到鱼,靠的完全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