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技法图典——草虫篇:蝴蝶与蛾
蝴蝶、蛾都属于鳞翅目。两者最显著的区别是蝶的触角呈顶端膨大的棒状,休息时四翅合拢竖立于背上,多数蛾类触角顶端呈针尖样弯曲或整个触角呈羽毛状,休息时四翅平铺展开。在传统绘画中常见的蝴蝶种类是蛱蝶、凤蝶和粉蝶,尤以蛱蝶、凤蝶为多见,蛾类较少入画。
历代画家对草虫的形态、性理极为重视,提倡深入观察,通过形态认识其物性、物理,以表现草虫的生动情态。清王概《芥子园画传》提到了蝴蝶的形理与季节的关系:『安于春花者,宜翅柔、肚大、后翅尾肥 ,以初变故也。安于秋花宜翅劲、肚瘦而翅尾长,以其将老故也。』 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则记载了古代画家这一从『外师造化 』到『中得心源 』的深刻认识:『曾云巢无疑画工草虫,年迈愈精。余尝问其有所传乎?无疑笑曰:是岂有法可传哉?某自少时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复就草地之间观之,于是始得其天。方其落笔之际,不知我之为草虫耶?』画史中记载最早的草虫画家是唐代滕王元婴,他所作的蜂蝶『曲尽精理』。在尊重物象性理的前提下,擅画草虫的画家往往能不拘于形似,信手寓兴而得其翻飞鸣跃之状,同时又能充分发挥笔墨表现力。如宋代著名草虫画家居宁『喜饮酒,酒酣则好为戏墨,作草虫,笔力劲峻,不专于形似。』
自史前滥觞算起,中国绘画历史已逾五千年,从早期的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到近代旳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历代大家均未脱离技法承传与创造的轨迹,即通过继承传统技法(当然还有师造化的写生实践),为后人创造出新的『技法传统』。中国前代画家大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旳『作坊式』或师法传统技法跨时空的『课徒式』训练,由此产生了许多辉映千载的艺术作品。国画传统技法之重要可见一斑。
中国画的学习是一个『由技进道』的过程,『技』在『道』前,是进『道』之必要条件。《庄子·养生主》中 的『庖丁解牛』于此可作理解参照。
绘画技法的产生直接源于画家的性情及其所处的地域风貌,以大家熟知的斧劈皴、披麻皴法为例,出自南派的『董巨』山水秀润平和,而源于北派的『荆关』山水则雄伟瑰丽。有关传统技法的著述颇丰,其博大精深亦非短篇小册可以详尽。如人物画有『十八描』,山水画有『十六皴』,工笔画有『三矾九染』,写意画有『五笔七墨』(黄宾虹)等。荀子在《乐论》中言『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倘以此而论,中国画传统技法体系可谓大美!『凡操千曲而后晓音,操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国画技法的学习应博采众长、通览各家,藉此丰富自己,方能厚积薄发,创自家面貌。
该画集精选出历史 上最具代表性画家的绘画技法并分门别类,以『局部写真』的呈现方式汇集成册,且各章节辅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和技法介绍,使读者能够对国画传统技法精髓进行系统的欣赏、学习,同时对其生成、演变有一个概略认识。(参考湖北美术出版社《中国画技法图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