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人的心智模式之“富足思维”

投行人的心智模式之“富足思维” (作者:沈春晖)

本文摘录自沈春晖原创著作《投行十讲》,是该书第六讲“投行人的心智模式“之第三节“富足思维“中的一部分。

心智模式是一种底层的“元认知”。投行人所必备的心智模式包括概率思维、取舍思维、富足思维和头部思维。本文讨论富足思维。

富足思维是稀缺思维的反面

富足思维是相对于稀缺思维或者稀缺心态而言。

稀缺是经济学概念。只要生活,就必须受到稀缺的约束。资源稀缺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可能会导致“稀缺心态”。例如,因为缺钱,就不得不每天想如何挣钱省钱,就可能因为挣小钱省小钱而忽视了其他重要事情。因为没时间,就只能推掉其他事,专注于手头的工作,但手头的工作可能是无价值或者低价值的。越没钱,越没有理财规划;越穷困,越没有长远眼光,这些,都是稀缺心态在起作用。

按照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班纳吉和迪弗洛的观点来看,贫困是一种恶性循环系统。所谓的穷忙就是把大量的时间和体力维持自己生存,以至于没有精力进行长线规划和学习,所以内部世界越贫乏,拥有的东西就越少。可以说,稀缺心态是穷人无法摆脱贫穷的罪魁之一。

为什么呢,因为稀缺心态的主要问题在于影响人的长期认知能力。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至少在同一时段内能够高效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极限的,就像一条高速公路,能同时行驶的车辆是有限的。

《稀缺》作者穆来纳森与沙菲尔提出了“带宽”概念。所谓带宽,就是指一个人心智的容量。如果这个带宽老是被一种稀缺心态所塞满,就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穆来纳森说:“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会被稀缺心态消耗大量带宽,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也就是说,稀缺心态会严重影响认知判断能力,认知判断能力大幅下降会导致短视。

可以说,穷人就是这样陷入穷的恶性循环的:稀缺金钱→注意力集中到钱上→大脑只浮现各种与钱有关的事,变得易冲动、失去自控力→心智带宽减少→做出错误认知,做出错误决定→放大对于钱的稀缺心态→恶性循环。

随着物质条件的进一步丰富,穷人与富人的定义更可能不是按照金钱数量,而是按照思维模式来界定。具有稀缺心态的人就是穷人,而具有富足思维的人就是富人。《稀缺》这本书就指出,稀缺不可怕,“稀缺心态”才是穷者愈穷、富者更富的根源所在。

其实,也完全可以借用《三国志》中曹操对袁绍的评价来概括真正的“穷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对于天天与企业打交道的投行人士来说,建立富足思维非常重要。内心的富足首先体现在对自己有信心、对世界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才能更好的获得客户的信任和同事的信赖。

对世界有信心就更重要了。尽管从全球到身边,天天都听到很多坏消息,但我们也必须深信,人类社会总体向上并且是以加速度进化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处在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而且一定会更好。对于中国来说,更是这样。时代的进化总有波折,但事后拉长来看,曾经以为的惊涛骇浪其实不过是浪花一朵朵。悲观者总是有道理的,但乐观者和相信国运的人更可能有更好的回报。当然,有信心不是看不到危机,而是更多的从“危”中看到“机”,以积极的心态从危机中获得收益。

综合起来讲,有富足思维不等于是“富人“。但具备富足思维的人,长远来说,一定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成为“富人”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而已。

富足思维建立之后,直接影响我们思维和工作方式的是两个方面:其一,明白时间与注意力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其二,不因为即期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

珍惜时间和注意力

在富足思维下衡量时间的价值是要做到两个方面:其一,正确处理时间与金钱之间的取舍;其二,把时间分配到重要的事情上。

就正确处理时间与金钱之间的取舍而言,就是要正确处理金钱与时间的关系。穆来纳森与沙菲尔在《稀缺》中指出: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时间与金钱都是稀缺资源,那么如何配置呢?金钱的耗费与节约显而易见,时间其实也是同样的。这同样根源于经济学上的机会成本概念。我们在任何时候在这个事情上使用时间,都伴随着无法做另一些事的隐性成本,这个隐性成本等于你本可以获得的最大收益。因此,如果你能清晰地看到另一些事足以使你的状况变得更好,就能更直观地明白随意使用时间的成本有多高昂。

究竟是该花钱,还是花时间,这得视谁是稀缺资源来定。虽然时间对每个人而言永远是稀缺资源,但我们考虑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优先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更”稀缺的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时间价值”的概念,减少做那些“时间花得多收益少”的事情,不轻易以时间换钱,反而学会花钱来买时间。当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身处不同处境的时候,衡量下来的结果可能会不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举两个例子。一个刚刚干投行的年轻人需要租房,一个距离公司近,走路只需要一刻钟,一个距离远,单程地铁需要一个半小时。前者比后者贵3000元。在能够负担的情况下,前者显然是更好的选择,因为3000元现金换来的是每天两个半小时、每个月50个小时路程时间的节约。这一事件的节约,完全可以利用来准备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也许半年时间过去,两个做出不同选择的新人,起点已经完全不一样。

又比如,投行人员学习时需要一本专业书。一个选择是用手机KINDLE软件,花20元钱读到正版图书,另外一个选择是花费两个小时时间到处搜索或者到处求人,最终获得模糊盗版扫描版。对于后者来说,其忘记了,免费为什么是最贵的?因为它从来不标明自己的价格:时间。

就把时间分配到重要的事情上而言,道理就简单了。太多人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时间,以至于才要在真正需要花时间的事情上抠时间。富足思维需要克服这个问题。这同样可以使用时间价值这个工具。前面讲的是衡量花时间还是花钱,这里则是在这个事情上花时间还是在那个事情上花时间。如果能够不断衡量做每一件事的时间价值的时候,就会发现看待人生的角度可能有所不同。你会去主动寻找并从事那些高价值的工作,而舍弃或者外包低价值的工作。这样,人可能会越来越富有,因为省下来的时间会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除了时间的取舍与分配,还需要特别提出注意力这一概念。这是因为,现在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事情太多,时间的真正利用不能光看表象的分配,而是以事实的注意力来定。例如,一个投行新兵参加了某IPO项目的中介机构协调会,他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各中介机构对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案讨论上,也可能花在刷手机微博上的八卦热点上,还可能花在观察美女律师助理的一颦一笑上。

现在的商业社会,行业之间的界限有所模糊,或者说很多貌似不同行业的企业变成竞争对手,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在竞争客户的时间和注意力。他们不仅要占据用户的时间(停留时长),而且要牢牢占据客户的注意力,让用户“上瘾”。最终,也许所有企业的竞争都是注意力资源的竞争。

不为即期利益损害长期价值

建立富足思维的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不受短期利益、短期诱惑的蛊惑,而持续追求长期价值。

具体来说,要做到这几个方面。

其一,不要因为计较即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利益。大家都很熟悉斯坦佛大学著名的棉花糖实验(The Marshmallow Study)。米歇尔教授把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里4到5岁的孩子请进来做“游戏”。老师告诉每个孩子:现在眼前就放着一颗棉花糖,你可以选择马上吃掉,或者如果你能坚持15分钟不去吃它,就可以再获得一块棉花糖,总共拥有两颗棉花糖。在实验中,有的孩子选择直接吃掉一个棉花糖(“立即满足”型),有的孩子选择使用各种策略,坚持等待15分钟,然后就能拥有两个棉花糖 (“延迟满足”型)。通过对这些实验中的孩子几十年以后的调查研究,米歇尔发现,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孩子在几十年后的将来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延迟满足”型的孩子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高瓴资本的张磊等很多投行投资大咖也非常重视延迟满足的能力。

这在工作中,也体现为每个人不要因为极度渴望成功而把时间和所有精力都用到能立竿见影带来成绩的行动上,因为这样有可能忽视重要而有长期价值的事,长期来看可能后果很严重。例如,所有人都希望工作与家庭平衡。但如果把时间和精力投资在与配偶和孩子的关系上,却往往无法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很多工作成绩优异的企业家和投行专业人士,往往下意识地愿意在工作上花更多时间和精力,而忽视家庭与孩子。长期下来,这方面的副作用很可能会对长期的工作绩效产生不好的影响,人生也很难幸福。

其二,不因为看重小利益而舍弃了大利益。除了经常见到的有些人为了蝇头小利为铤而走险外,对身体健康的漠视也是这一表现。《百岁人生》告诉我们,千万不要透支自己。人生很长,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你用健康和未来的长远幸福来交换。

其三,正确对待“沉没成本”。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把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沉没成本,实际是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成本。

具备富足思维的人,能够对沉没成本不予考虑。但具备稀缺思维的人,却不尽然。他们一个常见的思维误区是,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当在电影院看到一个大烂片的时候,往往我们会因为支付了电影票钱、支付了前往电影院的交通费用而不舍得放弃,直到继续将其看完。但实际上,电影票钱、交通费用是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成本。我们继续看烂片,还会进一步浪费我们的时间。也就是说,舍不得沉没成本,对已经注定浪费的东西舍不得,黑洞可能越来越大。实际上,骗子下手的时候,除了想尽一切办法让受骗者相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而上钩之外,就是利用受骗者对已付出成本的在意,一步步让其陷入深渊。

当然,对于我们自己来说,除了自己要正确对待沉没成本外,也要学会利用人们往往拥有的错误思维来达到合理的商业目的。例如,如何让自己深爱的对方也热恋自己?一味“跪舔“不可取,而是应该对方也多付出。自己付出越多,同时对方付出也越多,恋爱关系才稳固。对待恋爱如此,对待客户其实也是如此。我们投行业务人员是要以客户为中心,但也不能一路毫无原则的迁就。要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让客户前期支付少许费用也许比我们一直免费服务更好。

【重点提示】

稀缺心态的主要问题在于影响人的长期认知能力。富足思维使我们明白时间与注意力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这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时间与金钱之间的取舍,要把时间分配到重要的事情上。

富足思维还要求我们不受短期利益、短期诱惑的蛊惑,而持续追求长期价值,包括不要因为计较即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利益;不因为看重小利益而舍弃了大利益;不因为“沉没成本”影响决策

(0)

相关推荐

  • 心智与心态

    人生不是止水,总会出现许多出乎意料之事.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风波骤起而泰然处之, 就显得很重要.转危为安需要有高超的心智, 也需要好的心态.

  • 被我删掉的一篇文章,别错过!

    被我删掉的一篇文章,别错过!

  • 序列二、2提高管理效率法

    ​1.人一生当中绝大多数的成就和财富,都是由你的,能够集中注意力的那段时间,来创造出来的! 时间被攫取,被占用,​浪费掉的是时间,最想要得到的是金钱! ​珍视你的注意力和你的时间,能够花金钱的地方,就 ...

  • 牛人的学习方法,重在实践

    ​牛人的学习方法,重在实践 一.心态与情绪: 1.每天多微笑:微笑释放的化学物质对紧张和愤怒极有效. 2.倾听微弱的声音能提高注意力,每天练习3分钟. 3.情绪是可以操纵的,尽量往好的方向引导,行为才 ...

  • “穷人思维”不是“穷人的”思维

    穷人思维:泛指由资源稀缺而导致短视的思维方式. 这里的资源并不单指钱,还包括时间.注意力.认知水平及自控能力等.由此可以确定,这种思维并不是指存在于穷人头脑里的思维,而是那种无法摆脱由资源稀缺引起思维 ...

  • 什么是心智成长?如何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被暴风雨袭击的船(The Boat in the Storm)  亨利·朱利安·费利克斯·卢梭1896 - 98 心智成长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与行动,持续优化升级的过程. 简单地说,我们每个人无非是一 ...

  • 投行人的心智模式之“头部思维”

    投行人的心智模式之"头部思维"  (作者:沈春晖) 本文摘录自沈春晖原创著作<投行十讲>,是该书第六讲"投行人的心智模式"之第四节"头部思 ...

  • 投行人的心智模式之“取舍思维”

    投行人的心智模式之"取舍思维" (作者:沈春晖) 所谓心智模式是一种底层的"元认知".投行人所必备的心智模式包括概率思维.取舍思维.富足思维和头部思维.本文讨论 ...

  • 投行人的心智模式之“概率思维”

    投行人的心智模式之"概率思维" (作者:沈春晖) 本文摘录自沈春晖原创著作<投行十讲>,是该书第六讲"投行人的心智模式"之第一节"概率思维 ...

  • 关键认知:心智模式(认知 思维)升级

    编辑导语:心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经理的能力边界,而成长型心智模型可以让产品经理更富有执行力,和拥有持续面对挑战的能力.那么,应该如何升级产品经理的心智模型?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心智模型的分类以及 ...

  • “好不好运,思维决定”:真正成大事的人,常用这3种思维模式!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试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的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结果怎么样呢? 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而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的 ...

  • 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思维模式的不同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而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的,是成长型思维.作为底层代码的思维模式,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形塑着人的行为模式和认知倾向. 今天身边君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个人学习与思维训练的8本书,希望可 ...

  •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

    文丨月月 · 主播丨林霖 大英图书馆建了一栋新楼,准备搬迁过去. 可是图书馆里的书又多又重,搬迁的工作量很大,估计要花费350万美元的搬家费. 如果你是图书馆的馆长,你怎么用最少的钱,完成搬迁工作呢? ...

  • 得了抑郁症的人,大多有着怎样的思维模式?

    当值编辑:  清   泉 <情绪与健康>一书上写的:抑郁症其实是一种压力调适不良症,人遇到压力,内分泌系统会释放出一群叫做葡萄糖类固醇的荷尔蒙,或叫压力荷尔蒙,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皮质醇.科 ...

  • 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思维模式的不同!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而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的,是成长型思维.作为底层代码的思维模式,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形塑着人的行为模式和认知倾向. 今天身边君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个人学习与思维训练的8本书,希望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