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申论文采飞扬:巧用设问句助你梦想成真
申论大作文写作中,我们最大的一个难点是不知道如何行文,其本质是我们对于各种文章的行文写法掌握的不到位,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我们内心的想法,因此,我一再提倡,多背一些文章的段落结构,把大作文变成填空题。
但是,这毕竟是治标不治本,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多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掌握一些适当的句式,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今天要讲的就是关于设问句的用法。
设问句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辞格,其特点是自问自答。优点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设问句可以用在文章的任何地方。
一、开头
用设问句可以作为整篇文章的开头或者某一段落的开头,能够起到总起全文或者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
进入炎夏,如何让居民出入小区更加便捷?在北京市通州区大方居社区,居民无需掏出纸质出入证,无需进行体温查验,“刷脸”便可进入小区。
这句话是作为全文的开头,可以很好的吸引读者的兴趣,并且把事例巧妙的融合在设问句中,在千篇一律的列举案例式开头中脱颖而出,当然,列举的案例,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
作为新的商业形态,付费自习室才刚刚起步,未来如何更加精准对接人们的学习需求,完善行业标准,是这一新业态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是作为一段话的开头,起到了分论点的作用,先说了刚刚起步,那么下文很自然的可以写起步阶段的一些问题。再说了对策,行文中,就可以展开提出几个具体对策,让整段话浑然一体。
二、论点
用设问句提论点,能够让论点不落窠臼,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我们要想用好设问句,要注意两个要点,一是自问自答的部分要简洁明了,让人一看就明白作者观点;二是论点提出后,要进一步升华。比如:
如何弥补算法漏洞、为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筑牢法治堤坝,成为信息时代的一道必答题。
这句话包含的论点是: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堤坝。论点提出后,我们不要急着结尾,而是把论点进一步升华,比如这里就用“信息时代的必答题”来结尾,把论点放在整个时代中去升华,让论点更加鲜明有力。而XX时代的必答题,是属于一句背了就能用的话。
三、行文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文化遗产既然是“遗产”,那也恰恰说明,它与现代生活,是有距离的。如何缩小这一距离,让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件件静止的作品,而是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里的有生命物品,这也正是需要持续用力的地方。这些年来,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热播,到创意视频“文物戏精大会”刷屏,再到《故宫日历》、国家图书馆的《永乐大典》信笺等文创产品热销,这类文化现象也从侧面说明,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方向,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这段话我完整的引用了下来,是因为这段话的灵魂就是设问句,设问句不仅仅起到了分论点的作用,而且把整个段落结构支撑了起来。先用设问句提出分论点,然后举例论证,最后对设问句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或者是阐述意义,或者是引出下文,或者是论述影响,从而让文章的分论点变得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四、结尾
国家医保谈判初步摸索出了适合中国实际的谈判方法,稳扎稳打地实现患者、医保、企业“三赢”。也要看到,像我国这种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平衡人们对高价创新药品的需求与有限医保基金之间的矛盾,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话题,这意味着探索不容止步。但只要继续发挥制度优势,永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相信未来百姓用药负担会越来越轻。
这里用了设问句进行结尾,从这段话来看,设问句前的一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也就是“医保谈判”的意义,然后用设问句进一步提出更加深层次的问题,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就好像说书人的那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般,让文章更加有深度,彰显了作者对于一个问题的思维深度。
从上文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设问句的用法多样,不仅能够清晰表达作者的观点,灵魂的用在各个地方。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围绕一个设问句,形成一段话,让文章写作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