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第386章)

从辋川回长安的路上,寒风在地面上打着旋,树旁的落叶转眼间便不知被吹去了哪里。只有一辆辆马车从潮湿的泥地上碾过的痕迹,却长久留在那里,仿佛在告诉世人,有多少人从这里走过。
明明已是初冬,但逃难的百姓却大多衣衫褴褛、衣不蔽体。一路上,老人的呻吟声、妇人的叹息声、孩童的啼哭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王维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急在心里。
他让随从将自己车上携带的米面干粮一路分发给逃难的百姓,当将车上最后一个胡饼也发完后,看着难民求生若渴的眼神和瘦骨嶙峋的双手,王维只觉得心痛如绞,脑海中猛然想起了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写的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755年11月爆发安史之乱以来,至此已经整整三个年头了。三年来,中原大地上烽火连天,哀鸿遍野,惜乎叹乎,悲哉哀哉!
转眼之间,便是759年春天。春天正是青黄不接之时,饥荒愈发严重。王维当即决定,捐出自己职分田上产出的全部粮食,用来救济穷苦百姓。
他在向朝廷上奏的《请回前任司职田粟施贫人粥状》中这样写道:
臣比见道路之上,冻馁之人,朝尚呻吟,暮填沟壑。陛下圣慈怜湣,煮公粥施之,顷年已来,多有全济。至仁之德,感动上天,故得年谷颇登,逆贼皆灭。报施之应,福祐昭然。
臣前任中书舍人、给事中,两任职田,并合交纳,近奉恩敕,不许并请。望将一司职田,回与施粥之所,于国家不减数粒,在穷窘或得再生。庶以上福圣躬,永宏宝祚,仍望令刘晏分付所由讫,具数奏闻。如圣恩允许,请降墨敕。
唐朝制度,朝廷文武官员的职分田,按品级大小多少不等。王维先任中书舍人,后任给事中,都是五品,按品级各有六顷职分田,共有十二顷。他上表请求将十二顷收成都施粥给穷苦百姓,李亨没有批准,他再次上表,终于得到批准。
当百姓听说他们喝的粥产自王维的职分田时,纷纷感激涕零:“善人啊!善人啊!”
当朝中同僚纷纷赞叹王维施庄为寺、献粮煮粥之举时,王维却摇头声称“不值一提”。
前方战争还在持续,李亨缺乏李隆基当年魄力,倚仗内侍李辅国,朝政渐渐混乱。除了例行上朝外,王维就在道政坊家中和僧人研读佛经。屋中陈设也越发素净,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多少个日暮黄昏,拂晓清晨,他焚香独坐,心便一点一点安定了下来,仿佛周遭的世界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不是759年秋天收到裴迪的来信,他几乎快要忘记周围的一切了。
信中,裴迪告诉他,他随王缙抵达蜀州任上后,诸事都还算顺利。巧的是,杜甫前不久也从华州来到了蜀州。三人在蜀州见面,甚为投缘,常一起出游,并多有唱和之作。
信末,裴迪特地附上了杜甫写的《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题中的王侍郎就是王缙。
只见杜甫这样写道:“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老夫贪佛日,随意宿僧房。”
王维想到了当年张九龄被贬荆州时,他请裴迪去荆州担任张相的幕僚,陪伴张相;如今,王缙替他被贬蜀州,他再次请裴迪到蜀州陪伴王缙。裴迪于他,可谓侠肝义胆,情深意重。
想到这里,他不由想到了很多年前的冬天,他在辋川写给裴迪的一封信。信中的字字句句,他记忆犹新: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
无论是辋川冬夜的幽深,还是春日的轻盈,都已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里。此时此刻,他无比想念辋川,想念王缙,想念裴迪……
他似乎有种预感,他和王缙、裴迪的重逢之日不远了;同时也有一种预感,他和王缙、裴迪的离别之日也不远了。(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杜诗七律赏(34)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东阁官梅动诗兴,蜀州东亭官梅盛放你勃发诗兴, 还如何逊在扬州.就好像当年的何逊咏梅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此时我面对着雪就会想起远地的你, 送客逢春可自由? ...

  • F19杜甫五律《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读记

    杜甫五律<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读记 (小河西)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 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 老夫贪佛日,随意宿 ...

  • 看图识唐诗(520)王维·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维·登裴秀才迪小台 端居不出户,你闲居在家时用不着出门, 满目望云山.满眼可见云雾缭绕的群山. 落日鸟边下,鸟儿晚归之旁落日缓慢往西沉下, 秋原人外闲.人们回家之后秋原显得特别悠闲. ...

  • 书法唐王维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 《酌酒与裴迪》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 诗人王维的最后一年

    诗人王维的最后一年 李颖燕 今天是 "读言" 陪伴你的第2269天 761年,王維病逝于辋川,从少年得志到半宦半隐,他见证了盛唐的繁华与寂灭.但相对于他为诗坛留下的浓墨重彩,史书则 ...

  • 《梁健续集:再启征程》第386章:乘胜归来

    第386章 乘胜归来 梁健道:"陈首长.胡国委,你们为我的事,已经操心很多了.刚才陈首长给我提供的消息,对我来说太重要了.这件事,接下去我自己会去搞定的." 陈首长和胡国委相互瞧了 ...

  • 此物最相思——第159章

    第159章  恩泽一场 是夜,月光如水,清风无边. 玉真公主屏退左右,独自缓缓走进用青石围砌.花瓣漂浮的温泉池.透过氤氲的雾气,可以看到池水泛着粼粼波光.这是皇兄十多年前命人为她开凿的温泉,但她却总觉 ...

  • 此物最相思(第352章)

    安禄山去世后,投降安禄山的大唐官员心情各异. 据不完全统计,此时在安伪朝廷担任九品及以上职务的大唐官员共三百多人.其中,有在战场上战败投降的武将,如哥舒翰.达奚珣等:有长安沦陷后被俘虏到洛阳.被迫投降 ...

  • 此物最相思(第351章)

    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定都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刚好满一周年. 看着洛阳.长安两座都城都已在大燕囊中,李隆基已逃到蜀中让出皇位,李亨组织唐军反攻长安却大败而归,安禄山越想越是痛快,早就传令下去,正月初一 ...

  • 此物最相思(第353章)

    虽然玉真公主早就有心理准备,猜想遭遇国破家亡.爱妃自缢.太子登基等一连串变故后的皇兄,状态一定大不如前. 然而,当她亲眼看到皇兄时,依然还是吃了一惊--他的双肩已经彻底垮了下去,目光中满是浑浊的苍凉, ...

  • 此物最相思(第350章)

    对于崔光远投奔李亨.边令诚被李亨斩杀.房琯战败于陈涛斜等,远在洛阳的王维都一无所知. 不是洛阳消息不通,而是王维有意封闭了自己. 自开蒙读圣贤书的那一天开始,"名节"二字,就如同烙 ...

  • 此物最相思(第354章)

    自玉真公主来到益州陪伴李隆基后,李隆基心中的悲凉和落寞稍稍纾解了一些,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加上益州的天气也一日日暖和了,李隆基决定出去走走散散. 益州城东有一座寺庙,名为大慈寺,始建于魏晋时期.据益州 ...

  • 此物最相思(第349章)

    无论是李隆基在益州颁布罪己诏,还是李璘在江陵修筑江淮防线,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平定叛乱的重任,最终压在了李亨身上. 当李亨在马嵬驿和李隆基分道扬镳时,当李亨历经艰难险阻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州(今宁夏 ...

  • 此物最相思(第347章)

    自从王维答应投降后,安禄山就派人将王维从菩提寺接了出来,安置在洛阳城最为繁华的天津桥附近的宅邸中. 几天后,任命诏书下达,王维被任命为给事中,和陈希烈.张均.张垍等人同朝为官,王维心中的苦闷自不必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