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籍昆虫学科学家张新虎
张新虎1957.4),汉族,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渭水峪村人。中共党员,1982年元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留校在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任教;1988年至1990年在联邦德国进修;1991年以来曾历任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职。现为甘肃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草业学院昆虫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甘肃省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农业昆虫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甘肃省捕食螨种类及保护利用途径的研究”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厅局级奖3项,尚未完成和鉴定的项目4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完成《植物保护概论》、《园艺昆虫学》等全国统编教材两部,参编一部;完成了《甘肃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进展》(副主编)的编写出版;参加编写了《甘肃稻麦病虫害》。
主持和参加完成的“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昆虫学科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和“植物保护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分别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曾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甘肃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分别受到国家教育部和人事部、中共甘肃省委和省政府的表彰。
主讲课程:为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讲授《农业昆虫学》、《农业螨类学》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讲授《害虫综合治理》、《应用蜱螨学》、《农业螨类学》等课程。
主要贡献:主持完成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农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2007年)和《物保护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1998年);参加完成的《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昆虫学科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项目(2005年)。在作物保护专业害虫综合治理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在农业昆虫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8人,2015年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5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害螨(虫)综合治理。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甘肃省捕食螨种类及保护利用途径的研究》、《甘肃省果树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甘肃省梨树瘿螨种类、发生及螨瘿病生理研究》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2015年主持、参加的科研项目共4项,包括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叶螨种群分子遗传结构、繁殖机理及其寄生菌的分布扩散规律》、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项目《生物农药开发与应用》等。甘肃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1项。在作物保护专业害虫综合治理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在农业昆虫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8人,2015年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5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害螨(虫)综合治理。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甘肃省捕食螨种类及保护利用途径的研究》、《甘肃省果树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甘肃省梨树瘿螨种类、发生及螨瘿病生理研究》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完成《植物保护概论》、《园艺昆虫学》等全国统编教材2部,参编1部;完成了《甘肃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进展》(副主编)的编写出版;参加编写了《甘肃稻麦病虫害》。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描述发表跗线螨属(Tarsonemus)新种7个。对甘肃省果园生态系统的捕食螨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主要优势种群的生物学及保护利用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代表性论文有《德国跗线螨一新种》、《跗线螨属一新种》、《跗线螨属两新种》等。
获奖记录:1996年获得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1994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教师,分别受到国家教育部和人事部、中共甘肃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分别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分别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主讲的《农业昆虫学》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教育厅科技进步奖、农业科技进步奖3项。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