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20:把敌人变成人

高中拓展悦读20

把敌人变成人

一、思维探索

优秀思维二、自我实现

中国先哲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性,从中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即所谓的“心中乐地”。这种实现完全是现世主义的,它主张在现世人生中实现最高理想,并不需要彼岸的永恒和幸福。因为永恒和幸福本来就在你的心中,随时可以实现和受用。中国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定为人生三不朽,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世特征。

然而,也同样由于这种现世的自我实现导致了中国人的功利主义、家族主义和个人主义。这同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正好形成明显的反差。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把“双刃剑”。这种着眼现世的自我实现既解释了中国人易于满足,长期安于小农生活的弊病,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忍耐的美德。

二、古韵寻音

登岳阳楼

               (南宋)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登楼凭吊古人,我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赏析】

《登岳阳楼》是七言律诗。这首诗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这一联似乎是诗人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就像是作者自己。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热点时评

1、什么是公共卫生?

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公共卫生定义出自耶鲁大学公共卫生系的创立者查尔斯·温斯洛教授。他曾在192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

公共卫生,是全社会的公私机构、大小社群以及所有个人,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与有根据的选择,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并促进健康的科学与技术。

这一概念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

第一、公共卫生以提高公众健康为目的,完成这一使命需要一支具有强大执行力的队伍。

第二、公共卫生的实践源自流行病学工作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对危险因素的判断。

第三、公共卫生强调群体作战。政府、市政工程、各行各业的你我他……这些看起来与医学和健康毫无关系的角色其实都是公共卫生的主角。

2、为什么会有公共卫生?

现代公共卫生的出现与欧洲的工业革命密不可分。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人们创造了技术和生产力进步的奇迹,却忽视了随之而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恶化。

城市人口激增,使工厂、住宅、野厕共处一地;不健全的地下污水管网,造成排泄物无处可去。街道上的死水坑、成堆的垃圾、公共厕所的缺乏使得城市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细菌。

水源污染、卫生意识差,使得传染病的传播如鱼得水。1831年-1854年,英国发生三次霍乱大流行,其所致的人口死亡量几乎每日都以一个令人“心惊”的速度上涨。

在这种环境下,英国人痛定思痛,尝试通过立法改变现状。184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公众健康法:《1848年公众健康法案》(The 1848 Public Health Act),在英国议会通过。

参考点评:世界上本没有公共卫生,公共卫生因人类病苦而诞生,为所有人健康而立命,在社会危难时刻壮大,这是公共卫生最简明的历史。公共卫生骨子里含着利他主义精神,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

关键信息(原点):

我的联想(旧知):

我的想象(发现):

四、美文品读

把敌人变成人

摩罗

1944年冬天,两万德国战俘排成纵队,从莫斯科大街上穿过。所有的马路都挤满了人。苏军士兵和警察警戒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围观者大部分都是妇女。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或是父亲、或是丈夫、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儿子,都让德寇杀死了。妇女们怀着满腔怨恨,朝着大队俘虏即将走来的方向望着。当俘虏们出现时,妇女们把一双双勤劳的手攥成了拳头,士兵和警察们竭尽全力阻挡着她们。生怕她们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

这时,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穿着一双战争年代的破旧的长筒靴。把手搭在一个警察的肩上,要求让她走近俘虏。她到了俘虏的身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印花布方巾包裹的东西。里面是一块黑面包,她不好意思地把这块黑面包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的、两条腿勉强支撑得住的俘虏的衣袋里。于是,整个气氛改变了。妇女们从四面八方一齐拥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各种东西塞给这些战俘。

这是叶夫图申科在《提前撰写的自传》中讲的一则故事。在这个故事的结尾,叶夫图申科写了这样两句话:“这些人已经不是敌人了。这些人已经是人了……”

这两句话十分关键。他道出了人类面对世界时所能表现出的最伟大的善良和最伟大的生命关怀。当这些人手持武器出现在战场上时,他们是敌人。可当他们解除了武装出现在街道上时,他们是跟所有别的人,跟“我们”和“自己”一样具有共同外形和共通人性的人。当“我们”在自己内心主动地将他们的身份做了这样的转换以后,和平、友爱、宽容、尊严等等才立刻具有了可能性。如果死死咬定某个原则,所谓人间和平连理论上的可能性都没有,更别说实践上的努力了。一个人有没有丰富的人性,是不是具有超越仇恨和敌意的心理力量,在这里可以见出分晓来。

苏联老百姓可以在大街上把敌人转换成人,给予友爱和关怀,也有的人却在宫廷里把他的同僚一个个转化成了敌人,一个个杀害了;还有许多善良又高贵的只是分子,以及善良又无辜的富农,都被当做敌人杀掉了。其他民族也许有许多类似的故事,无数的冤魂在地狱深处睁着寻求正义的眼睛,逼得我们永远心神不宁。

究竟是把敌人变成人,还是把人变成敌人,这里体现了人类灵魂走向的两种可能性:一种走向通往天使,一种走向通往魔鬼。人类真是一个极其奇怪的群体,他们高贵的时候那么高贵,凶狠下流的时候竟然那么不讲道理。

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

摩罗

王开岭在他的随笔集《激动的舌头》中,引用了赫尔岑回忆录所谈到的一个风俗。赫尔岑满怀深情地说,西伯利亚的一些地方,出于对流放者的关怀,形成了这样的风俗:他们夜间在窗台上放些面包、牛奶或清凉饮料克瓦斯,如果有流放者夜间逃走路过这里,饥寒交迫,又不敢敲门进屋,就可以随手取食,以渡难关。王开岭接着赞叹道:多么伟大的细心!”

前不久读张光宇《拉萨的月亮》,才知道拉萨每年过年都有一项内容,那就是到街头布施穷人。穷人成排地站着,众多布施者都拿着零钱一路分过去。书中钱分得差不多了,就专挑看着顺眼的求乞者分,而那些看着不喜欢的人,就被跳过去了。这时,藏族大学生达娃把 拉到一边,告诫 不能这样有所遗漏,这样做会使那些落空的求乞者受到伤害。达娃认真地看着,直到她确信 已明白了她的意思而又没有因此受到伤害,才放心地继续布施去了。

我对这段文字惊叹不已。我禁不住批曰:细腻的心灵。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很少读到这么好的文字,因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粗糙,我们的心灵当然也只会越来越粗糙,越来越自私和冷漠。

为什么细腻本身就常常是伟大的,因为细腻体现了伟大的爱心和善良,体现了内在的良知和尊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