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须生之一杨宝森,一生贫困潦倒,但从不接受别人的援助

杨宝森是后四大须生之一,杨宝森生于1909年,卒于1958年,年仅49岁。其祖父是花旦演员杨朵仙,父亲是京剧武生演员,杨宝森出生梨园世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他日后要走上梨园的道路。杨宝森十几岁入“斌庆社”,其嗓音高亢明亮,韵味颇厚。当时有着“京戏小神童”的美誉。1924年,杨宝森到上海,挂头牌演出,一炮打响。但不久便遭遇倒仓。

杨宝森在生前并不如意,学习杨派的人也屈指可数,根据京剧研究家吴小如先生记载,当年在天津,杨宝森也只能上俩三成的座,一次和朋友去看《洪羊洞》,竟然唱到最后,台下没人了。但杨宝森在去世后,杨派慢慢的“火”了起来,“十生九杨”的局面逐渐稳固,而杨宝森却成为京剧老生行当的一面旗帜。

其实,杨宝森在四十年代末就大红过,彼时和尚小云一起在天津演戏,声名远播。杨宝森是公认的学余最好的老生,虽然生前并未如愿拜师余叔岩,但他穷其一生都在追求“余派”艺术。人们都说孟小冬是学余最好,但综合来看,以及对后世影响程度,杨宝森的的确确可以称得上是学余第一人。

余叔岩创造的余派老生唱腔,讲究“中锋音,提溜劲儿”,杨宝森因为嗓音条件,达不到余派的立音高度,虽然没有余派高亢起伏,但杨宝森却把重心放在中低音上,多用“颤音”和“擞音”。杨派老生注重行腔和咬字,唱腔的中心点都放在偏下的位置,音域很宽,韵味极厚。对于高音较少,低音很多的唱腔,韵味取胜着实是一个好方法。杨宝森很擅用鼻音,并且讲究共鸣,胸腔和鼻腔共鸣,让声音更打远,也更有味。

其实这个“味儿”也就是人物,比如《文昭关》里的伍子胥、《洪羊洞》里的杨延昭、《空城计》里的诸葛亮,一张嘴就是人物,深深的将观众吸引住。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杨宝森的唱腔好比朴实无华的杜甫,而余叔岩则像飘逸神仙般的李白。说的太对了!杨宝森的唱腔就是朴实的,但平中见奇,虽然没有高低错落的音量,但杨宝森却将唱腔中的虚实强弱,大小抑扬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韵味,如同一坛老酒,慢慢品味,细细咂摸,回味无穷!

杨宝森的成功也是离不开杨宝忠的,也可以这么说,杨派老生传承至今,杨宝忠先生功不可没,在杨宝森去世后,杨宝忠在天津培养了大批的杨派传人,我们熟知的杨乃彭即是其弟子。五十年代末,杨宝森演出阵容已经很强大了,胡琴是杨宝忠,鼓师杭子和,二路老生是哈宝山和曹世嘉,这时期的杨宝森在艺术上已经趋于成熟,也足以和马连良、谭富英平分秋色了。

杨宝森的一生都很潦倒,经历过嗓音的低谷期,也经历过人世间的人情冷暖,白眼相待。但他却一直勤奋刻苦,将所有的心血倾注于舞台之上,他是有尊严的。记忆很深刻的一件事,杨宝森在穷困之时,总不肯向人求助,逼得没有办法,叫人拿着笏子交给谭富英,谭富英一看,说到,“三哥又过上苦日子了!”,于是叫人带去钱粮已解决当时之需。杨宝森的唱腔艺术是谈不完的,我们也只能从久远的唱片中去体会,去找寻,去找寻伍子胥的孤独与寂寞,去找寻那百年的回响滴答在青石板上......

(0)

相关推荐

  • 悲剧意味是李少春唱腔的特色

    我退休后于1997年1998年两次受邀赴台湾国立国光剧团教学,在这期间恰逢李少春的大弟子马少良(天津京剧院演员)也在国光教学.马少良先生曾来过我院演出全部<陆文龙>,我们有过满意的合作,在 ...

  • 京剧老生流派

    谭鑫培去世后,继承"谭派"唱腔的代表人物当数余叔岩.余叔岩以丰富的演唱技巧进一步发展了"谭派"艺术,被称为"新谭派",社会上公认他是谭鑫培以 ...

  • 杨宝森学余叔岩: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现在我要说一个人,他对发扬余派艺术也是功劳显著的.不过,说了出来以后会有人不同意.不管它,我要说的这个人就是杨宝森. 杨宝森不是已经自成一家,称为"杨派"了吗,怎么也把他算在余派传 ...

  • 浅说老生流派的特点

    (作者:文华) 杨宝森救了一批调门不高的老生演员,这是他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天性的创作出的一种演唱模式.后人学杨派,大多是因为自己嗓子不高,才学的杨派,但忽略其中的韵味,也就是人物,要么怎么说杨派易学难 ...

  • 《余杨言麒京剧老生》

    <余杨言麒京剧老生>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 ...

  • 京剧“四大须生”的绝唱与归宿 下

    京剧"四大须生"指的是在中国京剧史上各自成派.影响深远.传人济济的4位京剧表演大师.在20世纪20年代,最初的"四大须生"指的是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 ...

  • 避轻就重杨宝森(上)

    看戏的时候,别人问我:这个是唱余派的还是杨派的?大部分的时候,我听不出来,又不甘心承认,就糊弄着说,现在的演员,余里有杨,杨里有余,弄不大明白了.其实,我知道,在内行人听来,余是余,杨是杨,那尺寸劲头 ...

  • 一生欢喜,从不向人愁,果然萱草可忘忧 | 画家笔下的萱草图精读

    ▲开启艺术 三远堂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文/张越 到了初夏的五月,萱草开始绽放,花葶高挑挺拔,橘红的花朵状若百合. 母亲节也在这初夏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如果说康乃馨是西方的母亲花,萱草便是中国的母亲花. ...

  • 人一生下来,就是接受了催眠,包括日期,年龄,都是催眠

    今年也要好好记录生活,记录的可能只是没涂口红的自拍,整理过的书架,坐高铁时窗外一闪而过的日落,想要记录并不是因为这些很完美,而是因为琐碎和普通才能认真地感受到活着. 而琐碎和普通又是独一无二,是乱七八 ...

  • 感人的两位苦行僧:发下菩提愿,三步一拜,一路从不接受金钱供养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机缘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从而断除心中的贪.嗔.痴等一切杂念,保持一颗清净之心,走向解脱和觉悟之路. 而苦行就是佛教众多法门中的一种方便法门,想当年,佛陀曾苦 ...

  • 双鱼从不接受背叛

    双鱼从不接受背叛

  • 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礼物,否则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影响力》互惠

    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礼物,否则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影响力》互惠

  • 有钱有闲的达尔文从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可他的对手偏偏不是人

    结婚还是不结婚?让我们看看达尔文的意见: "达尔文并不是执意要和某个人结婚,他只是在考虑婚姻这种状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婚姻是人生大事,生命里重要的一步.结婚是他应该做的事情吗?也许伦纳德 ...

  • 真正强大的女人,从不需要别人的安慰,而是懂得持续做最好的自己

    文/陈莉莉 唐若心学原创作品,违者必究 罗伊马丁娜曾说:在她生命中最大的突破之一便是不再为别人对他的看法而担忧,此后,她可以真正自由地去做对自己最好的事.只有自己变得足够强大的时候,才会变得更加自由. ...

  • 瞿秋白被捕后壮烈牺牲,杨之华:我忘不了秋白,怎么能接受别人?

    1935年6月18日,是瞿秋白英勇就义的日子.这一天,瞿秋白走出牢狱的大门,来到中山公园八角亭,这这里,敌人为他准备了一顿饭,也就是杀头饭. 当时瞿秋白说:"人之公余稍憩,为小快乐.夜间安眠 ...

  • 包拯一生刚正不阿,缘何不怕别人报复?

    千百年来,包拯一直是"清官"的标本.他铡皇亲,除贪官,刚正不阿.包拯之所以敢于不畏权贵.执法如山,并不是靠"拼爹",靠拉帮结派,而是与他自己洁身自好的从政理念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