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活法,叫向死而生
正月十九为燕九节,是道教全真道掌教丘处机的诞辰。
明朝刘侗、于奕正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正月十九日,“相传是日,真人必来,或化冠绅,或化游仕冶女,或化乞丐。故羽士十百,结圜松下,冀幸一遇之”。
这一天谁有幸遇上真人,就能驱除百病,延年益寿。
于是,皇帝也遣臣在白云观内,摆下酒席,隆重祭丘。前来进香朝拜者,于十八日,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赶来白云观。
有的游人,干脆躲在观内僻静之处,彻夜不眠,以待良机,何许会喜遇丘真人。
我们历来喜欢谈论生,不能接受死,中国古代帝王将相尤是,无不渴望长生。
就连我们普通人,也是对死讳莫如深。
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习以为常。
每天点开新闻:追尾X死X伤;XX大地震,多人被埋;山体塌方,死伤惨重.......
就算没有新闻,世界上每秒也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死亡。
恰如前几日著名演员吴孟达去世,我们伤悲,我们怀念,然后我们像接受日常一样接受了它,暗自庆幸自己还活着,放弃了对死的思考。
但其实逃避对死的思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逃避对生的思考。
此时,别忘了,有一种活法叫——向死而生。
1
村上春树曾说,“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这句话,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懂。
都说,人老先老的是心,时间在走,心态在变。
从童年到少年,是快乐;
从少年到青年,是热情;
从青年到中年,是无奈。
无奈的接受感情的变质,无奈的接受身边人的渐行渐远,无奈的任凭生活磨平你的棱角。
在想做却不能做的事面前,会瞬间感觉自己老了;
在想留却留不住的人背后,会刹时发觉年华不再;
在想到却到不了的远方前,会忽然发现时光飞逝。
人都是瞬间变老的,当你对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开始服输的时候,就老了。
脸上刻满年轮的痕迹,眼里载满岁月的沧桑,内心厌倦了追逐的生活。
开始觉得过去比现在好,不由自主的回忆已经离开的人和事。有时候,想着想着,就会莫名的流泪。
人都怕老,再好看的人,都会变老;很多人希望,自己可以“优雅地老去”。
生命的衰老是什么?
它既包括身体机能,还包括失去亲人,失去各种能力,失去依恋,失去曾经那么努力维持的人际关系网。
《最好的告别》一书中说:很多高龄老人告诉我们,他们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
我们要做的是,学会慢慢接受衰老,不逃避,提前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然后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
这亦是一种勇气。
2作为曾在微软、苹果、谷歌这三家顶级科技公司担任要职的华人领导,李开复被誉为“青年导师”、“创业教父”,还曾获选美国《时代杂志》年度百大风云人物。
可在52岁生日到来之前,李开复却被查出慢性淋巴癌,由此开始了17个月的抗癌生涯。
李开复在经过抗癌治疗后说:“过去的我,工作第一,事业第一;现在,家人第一,健康第一。”
他说自己仍然热爱工作,但也学会放下偏执,不再计较是否最大化利用时间、最有效发挥影响力,也不再把世俗价值里的名利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愿挖掘自己的内心,去成为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
生死磨砺往往能触动深层次思考,让人从中悟出玄机来。
这个时代太快了,人人都在奋力向前冲,为了世俗眼中的成功不遗余力。
可是所谓的“成功”,难道就一定是正确的吗?钱财地位威望影响力拼凑而出的圆满人生,是否真能让你身心舒爽,找到生而为人的最极致乐趣?
不,事实上,世间有更珍贵美好的东西。
比如和爱人牵手漫步、看着孩子嘻笑打闹、安安静静地喝茶赏花,把一个又一个的普通日子过成诗。
功名利禄之外,依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停下来细细玩赏咀嚼的乐趣。
那延绵不断的欲望,偶尔用来做做前进动力就好,可别让它掌控了你的整个人生。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从抽筋剥皮中缓过劲来。
与其向死而生,不如阻断死神的提前敲门,别等到直面死亡的时候才去思考活着的意义。
所以从今天起,请好好吃饭、规律作息、坚持运动。健康活着,才是人生一切幸福的大前提啊。
3
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站在你面前,问你:“我们俩谁离死亡更近?”
你笑了,心想,我才多大啊,我还年轻得很,我还有好多好多日子。
老人摸了摸自己已经变白了不少的头发,看着还是满头黑发的你,回答到:“其实我们离死亡一样近。”
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样先来,死亡不是令人愉悦的话题,我们总是试图将死亡抛在脑后。
但我们每个人都不过在这个世界上短暂停留,终有离去的那一天。
夫子讲,未知生,焉知死,告诫我们踏踏实实过好现世。
希腊人讲,生命的意义是死亡赋予的,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死亡,才让我们格外珍惜。
生于世上,终有尽时,但只要来过,爱过,不忘所爱,便不枉茫茫人世走一遭。
你永远记得爱过的人,爱你的人也将永远记得你,如此,便不再畏惧生死无常。
死亡是个一定会到来的时刻。
在不能拓展生命长度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去拓展生命的宽度。
向死而生,让生命中的每一天,快乐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