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进“中国十大面”?新疆拉条子不服
第二届中国饭店文化节暨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评选出了“中国十大面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河南烩面 杭州片儿川
北京炸酱面 山西刀削面
昆山奥灶面 镇江锅盖面
兰州牛肉面 武汉热干面
四川担担面 吉林延吉冷面
看起来都很好吃的亚子!
诶,等等……新疆人爱吃的拉条子怎么没入选呢???(新疆面条:那我走?)
新疆人爱吃面,也“会”吃面,面条花样多,各具特色。2017年的消费大数据显示,新疆人每天要消费44万份拌面,每天不吃一顿面,真的感觉缺点什么。既然没入选“中国十大面条”,那我们就来聊聊最受新疆人喜爱的“新疆十大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过油肉拌面
新疆人最喜爱的面食榜单里,排名第一的绝对是过油肉拌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过油肉拌面的配菜,是先将腌好的羊肉过油炒熟后捞出,再将红椒和青椒对半,过油炒出爆香,放入切成菱形的皮芽子、大蒜末和西红柿煸炒,之后再放入过完油的羊肉,加入酱油、盐等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出锅后的配菜自成一碟,和一盘拉条子同时端上桌,把菜全部倒在拉条子表面,拌匀后的拉条子和配菜混为一体,香气四散。
过油肉拌面色泽鲜亮,面条筋道,弥漫着浓郁的番茄味和羊肉的香气,鲜美可口,可以说是新疆人心中“第一面条”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辣子肉拌面
新疆人酷爱吃辣,每道家常菜必不可少的就是辣椒,于是爱吃辣又爱吃面的新疆人,用辣皮子和肉,再配上心爱的拉条子便做成了一道辣子肉拌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辣子肉拌面用辣皮子做主料,辣皮子洗净泡水半小时,再水煮至软烂后捞出,切成断。再将备好的腌肉炒熟,葱、姜、蒜爆香,放入辣皮子一同翻炒,调味后出锅,浇在拉条子上。
辣皮子拌面看似辣味十足,但吃起来辣度刚刚好,更确切地说是香辣。面条在辣皮子的“洗礼”下染成了红色,“蹭”上了辣皮子的香。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到最后,越吃越香,越吃越辣,越吃越过瘾,越吃越舒服,同时还能享受嗦面的快乐和干爽的辣意。
对于新疆人来说,将一道鲜红的辣皮子拌面作为主食毫不夸张,反而是一种享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干煸炒面
干煸炒面,是煸出来的艺术,是新疆炒面界永远的神!
干煸炒面原料十分简单,韭菜、羊肉、拉条子、辣皮子和芝麻(喜欢就加,依个人喜好选择)。
干煸炒面是先把面煮熟,切成长短合适的条状后,再放到有已经用油煸炒过的羊肉、辣皮子、大葱的锅中,伴着韭菜一同翻炒,用食材把油煸干,最后调味出锅,按喜好撒上芝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煸炒过的羊肉、辣皮子和韭菜使出“浑身解数”释放了最浓郁的香气,“味道面条”经过水煮和煸炒变得更有嚼劲,干煸炒面里的韭菜被赋予了新的味道,让不爱吃韭菜的人毫无抵抗力。
干煸炒面煸出了配菜、肉和面条的香味,芳香四溢,让人唇齿留香、百吃不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丁丁炒面
丁丁炒面,也被称为“珍珠炒面”,是一道将所有的食材都切成丁,用勺子吃的面。
每次上馆子,一大盘的丁丁炒面份量十足,色泽鲜艳,瞬间让人食欲大增,完全不怕不够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丁丁炒面放入了大量西红柿,这使得面炒熟之后的色泽呈橙红,不但美观诱人,而且口感更佳。蒜台和辣椒带入了酸辣味,再结合西红柿的甜,让丁丁炒面美味一绝。
丁丁炒面软嫩弹牙,一大勺炒面入口,汤汁瞬间激活味蕾,美味在口腔中爆开,将食物塞满口腔的满足感和极佳的美味,让人幸福感爆棚!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纳仁
纳仁,是以哈萨克族为代表的新疆牧区民众自古以来日常劳作下创造出的美食。在草原上,手抓肉搭配纳仁,简便又营养。时至今日,纳仁已成为节日必备的美食。
按照哈萨克族的说法,纳仁是指搭配手抓肉的面,有些地方叫xelpek。制作纳仁是将醒好的面擀成面皮,再切成又长又宽的面条,放入煮过肉的高汤里煮熟,高汤的鲜香渗进面条,锁住了手抓肉的味道和营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大圆盘里铺上煮熟后的纳仁,再把浸在肉汤里的皮芽子连汤一起倒在纳仁上,最后放上煮熟的羊肉、牛肉,或是马肉,土豆和胡萝卜零散地点缀在盘中,飘着热气和香气的手抓肉和纳仁就准备就绪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肉的鲜美就不用说了,纳仁原本的麦香和浓郁的肉香完美结合,增强了口感,使人更有饱腹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拨鱼子
拨鱼子是西北一带的特色美食,也是巴里坤特色面食之一。
“拨”是用筷子把碗里的面拨到开水锅里,“鱼”是形容面条的形状像鱼,所以叫拨鱼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拨鱼子的面条一般不超过食指的长度,中间粗两头细,口感顺滑,就像小鱼苗一样。
煮好的面,光滑筋道,无论是配各种蔬菜和肉类炒成大杂烩,或者干拌煮汤,都能让食客体会到不同的美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像北疆以奇台为代表的拨鱼子,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各式各样的配菜,每一样来点,都是一份独创的美味。
而南疆以喀什为代表的拨鱼子,主要是菜盖面的方式,一盘菜,一碗面,顺着碗边儿“吸溜”,享受嗦面带来的快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皮带面
要说光盘行动的执行者,没有哪个人能比新疆人说的更有底气,毕竟我们可是连汤汁都不愿意放过。
皮带面在新疆人的餐桌上,往往不会第一时间上来,它是一顿饭的压轴升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如果说在新疆,大盘鸡、辣子鸡、椒麻鸡是人人称赞的三大美味,那么一份皮带面的加入,可以直接让它们封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大盘鸡里软软糯糯、入口即化的土豆块,柔软鲜嫩的鸡肉,每一根纤维上都附着着浓郁的汤汁;
辣子鸡里看似鲜红,但实则回味甘甜的辣子皮,煸至金黄的鸡肉块;椒麻鸡,椒麻鲜香,爽口刺激。
来一份半指宽、雪白筋道的皮带面作为收尾,这一餐才算完整,当最后一口面条充分浸过鲜美汤汁再下肚才算结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扁豆面旗子
扁豆面旗子是新疆汤饭的一种,俗话说的好“不到长城你非好汉哪,没吃扁豆面旗子汤饭你真遗憾”。
切成菱形的面片,小小圆圆的扁豆,酸甜可口的西红柿,以羊肉汤为底,一碗下肚就是对胃的保护,既暖胃又暖心。
在冬天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扁豆面旗子,一切的烦恼都会消失不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扁豆面旗子的标配是油香,炸出来的新鲜油香,表皮金黄,外酥里嫩,雪白的内芯多孔松软,再来一口酸辣爽口的面筋,这顿饭令人回味悠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片来源:谭亚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黄面
夏天的新疆,除了晚上十点的夕阳,还有热闹的街市,所以在夏天的夜晚,人们往往会选择去外面转转,特别是夜市。
新疆的夜市,好吃的美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在食欲低下的夏天,还是喜欢来点爽口开胃的东西来吃吃,比如:黄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黄面的口感比较滑溜,口味酸辣爽口,面条清新的黄色和黄瓜丝的绿色,无论是从口味上还是色泽上来说,都可以瞬间呼唤夏季的食欲。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有黄面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烤肉。
撒满孜然辣椒粉的烤肉,肥瘦相间,滋滋冒油,趁热撸下放到黄面里拌一下一起吃。面条细如游丝,柔韧耐嚼弹牙,清爽可口,烤肉外焦里嫩,多种调料的调制,辣味俱全。
在夏季的傍晚,一帮友人坐在树荫下,来一大份黄面,十几串烤肉,几瓶大乌苏,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豆豆面
如果你来吐鲁番的夜市,那你一定不能错过吐鲁番的一道特色面食——豆豆面。
传统的豆豆面是用纯手工擀制的面条和当地特产的小白豆、羊肉和花椒叶为主要材料。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只有采用吐鲁番当地特有的食材,那碗豆豆面才算正宗。小白豆的清香、独特的花椒香、鲜美的羊肉,这些都是驱使人们在夜晚去觅食的诱因。
晚上十点,新疆的夜生活才算真正开始,在好友群里发个微信,叫上几个朋友一起去夜市,来几杯卡瓦斯,几串烤肉,一人一份豆豆面,边吃面边唠嗑。夏季的夜晚不仅有花香,还有豆子的香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以上提到的面,只不过是新疆面食界的冰山一角。
新疆面食种类丰富多样,每一款都独具特点且十分美味,这大概也是新疆面条没能入选“中国十大面条”的原因之一吧,毕竟因为种类太多,味道过好,所以一时半会没法排出个先后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如果让你排一个“十大面条”,
你会怎么排一二三呢?
哪一份面食会让你高呼永远的神?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心中的面条排行榜。
主 编:阿布德吾力
副 主 编:刘美仪、艾孜则
版 块:新疆滋味
版 主:谭亚茜
作 者:谭亚茜、迪达尔
校 对:努尔扎代木
排 版:娜迪娅·别克吐尔逊
图片来源:网络
-
第二届中国饭店文化节暨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评选出了“中国十大面条”。
河南烩面 杭州片儿川
北京炸酱面 山西刀削面
昆山奥灶面 镇江锅盖面
兰州牛肉面 武汉热干面
四川担担面 吉林延吉冷面
看起来都很好吃的亚子!
诶,等等……新疆人爱吃的拉条子怎么没入选呢???(新疆面条:那我走?)
新疆人爱吃面,也“会”吃面,面条花样多,各具特色。2017年的消费大数据显示,新疆人每天要消费44万份拌面,每天不吃一顿面,真的感觉缺点什么。既然没入选“中国十大面条”,那我们就来聊聊最受新疆人喜爱的“新疆十大面”。
过油肉拌面
新疆人最喜爱的面食榜单里,排名第一的绝对是过油肉拌面。
过油肉拌面的配菜,是先将腌好的羊肉过油炒熟后捞出,再将红椒和青椒对半,过油炒出爆香,放入切成菱形的皮芽子、大蒜末和西红柿煸炒,之后再放入过完油的羊肉,加入酱油、盐等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出锅后的配菜自成一碟,和一盘拉条子同时端上桌,把菜全部倒在拉条子表面,拌匀后的拉条子和配菜混为一体,香气四散。
过油肉拌面色泽鲜亮,面条筋道,弥漫着浓郁的番茄味和羊肉的香气,鲜美可口,可以说是新疆人心中“第一面条”了。
辣子肉拌面
新疆人酷爱吃辣,每道家常菜必不可少的就是辣椒,于是爱吃辣又爱吃面的新疆人,用辣皮子和肉,再配上心爱的拉条子便做成了一道辣子肉拌面。
辣子肉拌面用辣皮子做主料,辣皮子洗净泡水半小时,再水煮至软烂后捞出,切成断。再将备好的腌肉炒熟,葱、姜、蒜爆香,放入辣皮子一同翻炒,调味后出锅,浇在拉条子上。
辣皮子拌面看似辣味十足,但吃起来辣度刚刚好,更确切地说是香辣。面条在辣皮子的“洗礼”下染成了红色,“蹭”上了辣皮子的香。
到最后,越吃越香,越吃越辣,越吃越过瘾,越吃越舒服,同时还能享受嗦面的快乐和干爽的辣意。
对于新疆人来说,将一道鲜红的辣皮子拌面作为主食毫不夸张,反而是一种享受。
干煸炒面
干煸炒面,是煸出来的艺术,是新疆炒面界永远的神!
干煸炒面原料十分简单,韭菜、羊肉、拉条子、辣皮子和芝麻(喜欢就加,依个人喜好选择)。
干煸炒面是先把面煮熟,切成长短合适的条状后,再放到有已经用油煸炒过的羊肉、辣皮子、大葱的锅中,伴着韭菜一同翻炒,用食材把油煸干,最后调味出锅,按喜好撒上芝麻。
煸炒过的羊肉、辣皮子和韭菜使出“浑身解数”释放了最浓郁的香气,“味道面条”经过水煮和煸炒变得更有嚼劲,干煸炒面里的韭菜被赋予了新的味道,让不爱吃韭菜的人毫无抵抗力。
干煸炒面煸出了配菜、肉和面条的香味,芳香四溢,让人唇齿留香、百吃不腻。
丁丁炒面
丁丁炒面,也被称为“珍珠炒面”,是一道将所有的食材都切成丁,用勺子吃的面。
每次上馆子,一大盘的丁丁炒面份量十足,色泽鲜艳,瞬间让人食欲大增,完全不怕不够吃!
丁丁炒面放入了大量西红柿,这使得面炒熟之后的色泽呈橙红,不但美观诱人,而且口感更佳。蒜台和辣椒带入了酸辣味,再结合西红柿的甜,让丁丁炒面美味一绝。
丁丁炒面软嫩弹牙,一大勺炒面入口,汤汁瞬间激活味蕾,美味在口腔中爆开,将食物塞满口腔的满足感和极佳的美味,让人幸福感爆棚!
纳仁
纳仁,是以哈萨克族为代表的新疆牧区民众自古以来日常劳作下创造出的美食。在草原上,手抓肉搭配纳仁,简便又营养。时至今日,纳仁已成为节日必备的美食。
按照哈萨克族的说法,纳仁是指搭配手抓肉的面,有些地方叫xelpek。制作纳仁是将醒好的面擀成面皮,再切成又长又宽的面条,放入煮过肉的高汤里煮熟,高汤的鲜香渗进面条,锁住了手抓肉的味道和营养。
在大圆盘里铺上煮熟后的纳仁,再把浸在肉汤里的皮芽子连汤一起倒在纳仁上,最后放上煮熟的羊肉、牛肉,或是马肉,土豆和胡萝卜零散地点缀在盘中,飘着热气和香气的手抓肉和纳仁就准备就绪了。
肉的鲜美就不用说了,纳仁原本的麦香和浓郁的肉香完美结合,增强了口感,使人更有饱腹感。
拨鱼子
拨鱼子是西北一带的特色美食,也是巴里坤特色面食之一。
“拨”是用筷子把碗里的面拨到开水锅里,“鱼”是形容面条的形状像鱼,所以叫拨鱼子。
拨鱼子的面条一般不超过食指的长度,中间粗两头细,口感顺滑,就像小鱼苗一样。
煮好的面,光滑筋道,无论是配各种蔬菜和肉类炒成大杂烩,或者干拌煮汤,都能让食客体会到不同的美味。
像北疆以奇台为代表的拨鱼子,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各式各样的配菜,每一样来点,都是一份独创的美味。
而南疆以喀什为代表的拨鱼子,主要是菜盖面的方式,一盘菜,一碗面,顺着碗边儿“吸溜”,享受嗦面带来的快乐。
皮带面
要说光盘行动的执行者,没有哪个人能比新疆人说的更有底气,毕竟我们可是连汤汁都不愿意放过。
皮带面在新疆人的餐桌上,往往不会第一时间上来,它是一顿饭的压轴升华。
如果说在新疆,大盘鸡、辣子鸡、椒麻鸡是人人称赞的三大美味,那么一份皮带面的加入,可以直接让它们封神。
大盘鸡里软软糯糯、入口即化的土豆块,柔软鲜嫩的鸡肉,每一根纤维上都附着着浓郁的汤汁;
辣子鸡里看似鲜红,但实则回味甘甜的辣子皮,煸至金黄的鸡肉块;椒麻鸡,椒麻鲜香,爽口刺激。
来一份半指宽、雪白筋道的皮带面作为收尾,这一餐才算完整,当最后一口面条充分浸过鲜美汤汁再下肚才算结束。
扁豆面旗子
扁豆面旗子是新疆汤饭的一种,俗话说的好“不到长城你非好汉哪,没吃扁豆面旗子汤饭你真遗憾”。
切成菱形的面片,小小圆圆的扁豆,酸甜可口的西红柿,以羊肉汤为底,一碗下肚就是对胃的保护,既暖胃又暖心。
在冬天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扁豆面旗子,一切的烦恼都会消失不见。
扁豆面旗子的标配是油香,炸出来的新鲜油香,表皮金黄,外酥里嫩,雪白的内芯多孔松软,再来一口酸辣爽口的面筋,这顿饭令人回味悠长。
▲图片来源:谭亚茜
黄面
夏天的新疆,除了晚上十点的夕阳,还有热闹的街市,所以在夏天的夜晚,人们往往会选择去外面转转,特别是夜市。
新疆的夜市,好吃的美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在食欲低下的夏天,还是喜欢来点爽口开胃的东西来吃吃,比如:黄面。
黄面的口感比较滑溜,口味酸辣爽口,面条清新的黄色和黄瓜丝的绿色,无论是从口味上还是色泽上来说,都可以瞬间呼唤夏季的食欲。
有黄面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烤肉。
撒满孜然辣椒粉的烤肉,肥瘦相间,滋滋冒油,趁热撸下放到黄面里拌一下一起吃。面条细如游丝,柔韧耐嚼弹牙,清爽可口,烤肉外焦里嫩,多种调料的调制,辣味俱全。
在夏季的傍晚,一帮友人坐在树荫下,来一大份黄面,十几串烤肉,几瓶大乌苏,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豆豆面
如果你来吐鲁番的夜市,那你一定不能错过吐鲁番的一道特色面食——豆豆面。
传统的豆豆面是用纯手工擀制的面条和当地特产的小白豆、羊肉和花椒叶为主要材料。
只有采用吐鲁番当地特有的食材,那碗豆豆面才算正宗。小白豆的清香、独特的花椒香、鲜美的羊肉,这些都是驱使人们在夜晚去觅食的诱因。
晚上十点,新疆的夜生活才算真正开始,在好友群里发个微信,叫上几个朋友一起去夜市,来几杯卡瓦斯,几串烤肉,一人一份豆豆面,边吃面边唠嗑。夏季的夜晚不仅有花香,还有豆子的香气。
以上提到的面,只不过是新疆面食界的冰山一角。
新疆面食种类丰富多样,每一款都独具特点且十分美味,这大概也是新疆面条没能入选“中国十大面条”的原因之一吧,毕竟因为种类太多,味道过好,所以一时半会没法排出个先后来。
如果让你排一个“十大面条”,
你会怎么排一二三呢?
哪一份面食会让你高呼永远的神?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心中的面条排行榜。
主 编:阿布德吾力
副 主 编:刘美仪、艾孜则
版 块:新疆滋味
版 主:谭亚茜
作 者:谭亚茜、迪达尔
校 对:努尔扎代木
排 版:娜迪娅·别克吐尔逊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
第二届中国饭店文化节暨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评选出了“中国十大面条”。
河南烩面 杭州片儿川
北京炸酱面 山西刀削面
昆山奥灶面 镇江锅盖面
兰州牛肉面 武汉热干面
四川担担面 吉林延吉冷面
看起来都很好吃的亚子!
诶,等等……新疆人爱吃的拉条子怎么没入选呢???(新疆面条:那我走?)
新疆人爱吃面,也“会”吃面,面条花样多,各具特色。2017年的消费大数据显示,新疆人每天要消费44万份拌面,每天不吃一顿面,真的感觉缺点什么。既然没入选“中国十大面条”,那我们就来聊聊最受新疆人喜爱的“新疆十大面”。
过油肉拌面
新疆人最喜爱的面食榜单里,排名第一的绝对是过油肉拌面。
过油肉拌面的配菜,是先将腌好的羊肉过油炒熟后捞出,再将红椒和青椒对半,过油炒出爆香,放入切成菱形的皮芽子、大蒜末和西红柿煸炒,之后再放入过完油的羊肉,加入酱油、盐等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出锅后的配菜自成一碟,和一盘拉条子同时端上桌,把菜全部倒在拉条子表面,拌匀后的拉条子和配菜混为一体,香气四散。
过油肉拌面色泽鲜亮,面条筋道,弥漫着浓郁的番茄味和羊肉的香气,鲜美可口,可以说是新疆人心中“第一面条”了。
辣子肉拌面
新疆人酷爱吃辣,每道家常菜必不可少的就是辣椒,于是爱吃辣又爱吃面的新疆人,用辣皮子和肉,再配上心爱的拉条子便做成了一道辣子肉拌面。
辣子肉拌面用辣皮子做主料,辣皮子洗净泡水半小时,再水煮至软烂后捞出,切成断。再将备好的腌肉炒熟,葱、姜、蒜爆香,放入辣皮子一同翻炒,调味后出锅,浇在拉条子上。
辣皮子拌面看似辣味十足,但吃起来辣度刚刚好,更确切地说是香辣。面条在辣皮子的“洗礼”下染成了红色,“蹭”上了辣皮子的香。
到最后,越吃越香,越吃越辣,越吃越过瘾,越吃越舒服,同时还能享受嗦面的快乐和干爽的辣意。
对于新疆人来说,将一道鲜红的辣皮子拌面作为主食毫不夸张,反而是一种享受。
干煸炒面
干煸炒面,是煸出来的艺术,是新疆炒面界永远的神!
干煸炒面原料十分简单,韭菜、羊肉、拉条子、辣皮子和芝麻(喜欢就加,依个人喜好选择)。
干煸炒面是先把面煮熟,切成长短合适的条状后,再放到有已经用油煸炒过的羊肉、辣皮子、大葱的锅中,伴着韭菜一同翻炒,用食材把油煸干,最后调味出锅,按喜好撒上芝麻。
煸炒过的羊肉、辣皮子和韭菜使出“浑身解数”释放了最浓郁的香气,“味道面条”经过水煮和煸炒变得更有嚼劲,干煸炒面里的韭菜被赋予了新的味道,让不爱吃韭菜的人毫无抵抗力。
干煸炒面煸出了配菜、肉和面条的香味,芳香四溢,让人唇齿留香、百吃不腻。
丁丁炒面
丁丁炒面,也被称为“珍珠炒面”,是一道将所有的食材都切成丁,用勺子吃的面。
每次上馆子,一大盘的丁丁炒面份量十足,色泽鲜艳,瞬间让人食欲大增,完全不怕不够吃!
丁丁炒面放入了大量西红柿,这使得面炒熟之后的色泽呈橙红,不但美观诱人,而且口感更佳。蒜台和辣椒带入了酸辣味,再结合西红柿的甜,让丁丁炒面美味一绝。
丁丁炒面软嫩弹牙,一大勺炒面入口,汤汁瞬间激活味蕾,美味在口腔中爆开,将食物塞满口腔的满足感和极佳的美味,让人幸福感爆棚!
纳仁
纳仁,是以哈萨克族为代表的新疆牧区民众自古以来日常劳作下创造出的美食。在草原上,手抓肉搭配纳仁,简便又营养。时至今日,纳仁已成为节日必备的美食。
按照哈萨克族的说法,纳仁是指搭配手抓肉的面,有些地方叫xelpek。制作纳仁是将醒好的面擀成面皮,再切成又长又宽的面条,放入煮过肉的高汤里煮熟,高汤的鲜香渗进面条,锁住了手抓肉的味道和营养。
在大圆盘里铺上煮熟后的纳仁,再把浸在肉汤里的皮芽子连汤一起倒在纳仁上,最后放上煮熟的羊肉、牛肉,或是马肉,土豆和胡萝卜零散地点缀在盘中,飘着热气和香气的手抓肉和纳仁就准备就绪了。
肉的鲜美就不用说了,纳仁原本的麦香和浓郁的肉香完美结合,增强了口感,使人更有饱腹感。
拨鱼子
拨鱼子是西北一带的特色美食,也是巴里坤特色面食之一。
“拨”是用筷子把碗里的面拨到开水锅里,“鱼”是形容面条的形状像鱼,所以叫拨鱼子。
拨鱼子的面条一般不超过食指的长度,中间粗两头细,口感顺滑,就像小鱼苗一样。
煮好的面,光滑筋道,无论是配各种蔬菜和肉类炒成大杂烩,或者干拌煮汤,都能让食客体会到不同的美味。
像北疆以奇台为代表的拨鱼子,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各式各样的配菜,每一样来点,都是一份独创的美味。
而南疆以喀什为代表的拨鱼子,主要是菜盖面的方式,一盘菜,一碗面,顺着碗边儿“吸溜”,享受嗦面带来的快乐。
皮带面
要说光盘行动的执行者,没有哪个人能比新疆人说的更有底气,毕竟我们可是连汤汁都不愿意放过。
皮带面在新疆人的餐桌上,往往不会第一时间上来,它是一顿饭的压轴升华。
如果说在新疆,大盘鸡、辣子鸡、椒麻鸡是人人称赞的三大美味,那么一份皮带面的加入,可以直接让它们封神。
大盘鸡里软软糯糯、入口即化的土豆块,柔软鲜嫩的鸡肉,每一根纤维上都附着着浓郁的汤汁;
辣子鸡里看似鲜红,但实则回味甘甜的辣子皮,煸至金黄的鸡肉块;椒麻鸡,椒麻鲜香,爽口刺激。
来一份半指宽、雪白筋道的皮带面作为收尾,这一餐才算完整,当最后一口面条充分浸过鲜美汤汁再下肚才算结束。
扁豆面旗子
扁豆面旗子是新疆汤饭的一种,俗话说的好“不到长城你非好汉哪,没吃扁豆面旗子汤饭你真遗憾”。
切成菱形的面片,小小圆圆的扁豆,酸甜可口的西红柿,以羊肉汤为底,一碗下肚就是对胃的保护,既暖胃又暖心。
在冬天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扁豆面旗子,一切的烦恼都会消失不见。
扁豆面旗子的标配是油香,炸出来的新鲜油香,表皮金黄,外酥里嫩,雪白的内芯多孔松软,再来一口酸辣爽口的面筋,这顿饭令人回味悠长。
▲图片来源:谭亚茜
黄面
夏天的新疆,除了晚上十点的夕阳,还有热闹的街市,所以在夏天的夜晚,人们往往会选择去外面转转,特别是夜市。
新疆的夜市,好吃的美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在食欲低下的夏天,还是喜欢来点爽口开胃的东西来吃吃,比如:黄面。
黄面的口感比较滑溜,口味酸辣爽口,面条清新的黄色和黄瓜丝的绿色,无论是从口味上还是色泽上来说,都可以瞬间呼唤夏季的食欲。
有黄面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烤肉。
撒满孜然辣椒粉的烤肉,肥瘦相间,滋滋冒油,趁热撸下放到黄面里拌一下一起吃。面条细如游丝,柔韧耐嚼弹牙,清爽可口,烤肉外焦里嫩,多种调料的调制,辣味俱全。
在夏季的傍晚,一帮友人坐在树荫下,来一大份黄面,十几串烤肉,几瓶大乌苏,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豆豆面
如果你来吐鲁番的夜市,那你一定不能错过吐鲁番的一道特色面食——豆豆面。
传统的豆豆面是用纯手工擀制的面条和当地特产的小白豆、羊肉和花椒叶为主要材料。
只有采用吐鲁番当地特有的食材,那碗豆豆面才算正宗。小白豆的清香、独特的花椒香、鲜美的羊肉,这些都是驱使人们在夜晚去觅食的诱因。
晚上十点,新疆的夜生活才算真正开始,在好友群里发个微信,叫上几个朋友一起去夜市,来几杯卡瓦斯,几串烤肉,一人一份豆豆面,边吃面边唠嗑。夏季的夜晚不仅有花香,还有豆子的香气。
以上提到的面,只不过是新疆面食界的冰山一角。
新疆面食种类丰富多样,每一款都独具特点且十分美味,这大概也是新疆面条没能入选“中国十大面条”的原因之一吧,毕竟因为种类太多,味道过好,所以一时半会没法排出个先后来。
如果让你排一个“十大面条”,
你会怎么排一二三呢?
哪一份面食会让你高呼永远的神?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心中的面条排行榜。
主 编:阿布德吾力
副 主 编:刘美仪、艾孜则
版 块:新疆滋味
版 主:谭亚茜
作 者:谭亚茜、迪达尔
校 对:努尔扎代木
排 版:娜迪娅·别克吐尔逊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