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24:第十个苹果效应

高中拓展悦读24

第十个苹果效应

一、成语积累

17、标新立异(主张新):原谓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

独树一帜(只一家):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18、耳濡目染(重暗中):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重亲自):亲自听到和看到的。
  19、翻天覆地(变化大):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形容闹得很凶。亦作覆地翻天

天翻地覆(变化急):覆,翻,翻过来。比喻急剧的变化。
  20、翻云覆雨(手段多):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

朝三暮四(变化多):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朝秦暮楚(地点多):比喻反复无常。亦比喻行踪不定,早晨在此地,晚上到彼地。
  21、烟消云散(物消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亦作云消雾散

风流云散(人离散):风吹云散,踪迹全消。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亦作风流雨散
  22、风平浪静(静无事):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亦作风静浪平

一帆风顺(顺有功):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或阻碍。
  23、风雨飘摇(形势差):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摇摇欲坠(要垮台):摇摇,动摇不稳的样子。坠,掉下。形容极不稳固,就要落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
  24、浮光掠影(印象浅):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

走马观花(心情好):骑在马上看花。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也比喻粗略地观察一下事物。

二、古韵寻音

暮归山中

              (元)蓝仁

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

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

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

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

【译文】

黄昏时回家,山里已经昏暗,涧水里冼洗脚,月影在水中出现。

简陋的横木门上,喜鹊归巢入眠,黑暗的树林中,萤火虫乱画弧线。

老婆孩子都等候我归来,挑亮油灯一同饱尝粗茶淡饭。

我伫立在松树、桂花间纳凉,遥望疏朗的星星远隔着河汉。

【注释】

1、衡门:横木架成的门,指简陋的房屋。衡,同“横”。《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2、流萤(yíng):飞行的萤火虫。庾信《哀江南赋》:“饥随蛰燕,暗逐流萤。”谢朓《玉阶怨》诗:“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杜牧《秋夕》:“红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3、妻孥(nú):妻子和儿女。孥,儿女。杜甫《羌村三首》;“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4、河汉:银河。《古诗十九首》:“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元稹《秋夕远怀》诗:“星繁河汉白。"

【赏析】

这首古体诗写诗人的一个平常的生活片断。诗人按照行动的足迹,安排了连续的四个场面。全诗没有奇思妙语,没有汹涌的生活波澜。诗人只是拣取身边日常琐事,平淡的生活场景,略加点染,流露出恬淡的生活旨趣,给人以情真语切的感觉。

先写归家途中的情景。“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暮色苍茫,乱山昏暗。崎岖的山道上,诗人信步归家。在诗人的感觉中,溪涧潺湲,淙淙作响;明月初升,清辉撒冷;涧水清澈,月影流布。空山是这样的清幽,这样的寂寥。身在其中,濯足清流,别有一番情趣。“濯足”暗用了《楚辞·渔父》的故实,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身份、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起句擒题,所写之景,所叙之事,无不是“暮归”,无不是“山中”。

随着诗人的脚步,眼前出现了一座山间陋室。“衡木栖鹊定,暗径流萤乱。”其屋横木为门,简陋如此;鹊栖其上,冷落可知。再以小径幽暗,流萤乱飞加以渲染,景象的荒芜,氛围的凄清,家境的贫寒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诗人的感情通过“衡门”作了隐隐的透露和巧妙的暗示。衡门虽然简陋,但如果自己不以为陋,也可以游息其间。贤者乐道忘忧,虽身处陋室,而不以为苦,反能自得其乐。

这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尽管这种态度的背后也有悲哀和痛苦。诗人就是以这样的贤者自居,甘处衡门,自得其乐。从“栖鹊”、“流萤”等景物看,较一、二句所写事物已有一段时间间隔,这时夜幕降临已很久了。“栖鹊定”与“流萤乱”,这一“定”一“乱”,一静一动,相映成趣,下字十分准确,是句中字眼。

接下来便是叙写家人团聚的情景。“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天色已晚,灯火已明,粗菜淡饭已具,妻子儿女坐等诗人归家。和乐融融的山乡田家生活显得真切而自然。最后以诗人伫立松桂之下,仰望浩渺星空作结,意蕴幽远,含蓄深沉。“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夜已很深,万籁俱寂;晚风习习,凉意袭人。诗人久久伫立,徘徊松桂之下。仰望天空,只见疏星点点,明月高悬,勾起了诗人无限的遐想。诗人似乎有所失落,有所追寻,而失落追寻的究竟为何物,又显得倘恍迷离,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可供想象的无限空间。

全诗采用移步换景之法,层层推移,步步腾挪,使诗歌跳脱而有变化。诗人用疏淡的笔触,通过平凡生活事件的叙述和特定环境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对山间恬淡生活的热爱,也有人生失意后的淡淡哀愁。诗中的溪涧幽泉,青松佳桂等意象,透露出山野闲人那种清高隐逸的旨趣。而暗径幽深,流萤乱舞,又烘托出诗人烦乱茫然的情绪。

诗的基调是较为明快自然的,但也多少笼罩了一层轻柔的迷惘和淡远的惆怅。诗人运笔古拙,洗脱铅华,纯用白描,以平实直朴取胜,而不以夸饰渲染为工。初读起来似觉有些乏味,但细加玩赏,便又能感觉到语虽淡而味终不薄。这也许就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三、热点时评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需要赋予英雄时代内涵。英雄情结是中华民族情感中挥之不去的印记,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洋溢着英雄精神的奋斗史和奉献史。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的具体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振奋精神,“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献身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挽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精神等都是英雄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些英雄精神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正向价值追求和历史记忆,成为超越时代的精神坐标,时代信仰,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点评:比喻式标题,饱含对英雄的赞扬,同时指出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途径,赋予英雄时代内涵。

关键信息(原点):

我的联想(旧知):

我的想象(发现):

四、美文品读

第十个苹果效应

沈畔阳

猎人林中逐鹿迷失了方向,想尽所有办法可是连续八天仍然找不到出路和食物,饥肠辘辘感觉能够一口吃下一头大象,绝望之时发现一棵苹果树,急忙奔过去,力所能及地采集到十个苹果充饥解渴。吃第一个苹果时他非常高兴,心中充满感激之情连声谢天谢地,吃第二个时虽然仍然很激动但程度略有逊色,就这样越吃感激之情也随之不断递减,吃到第十个时已经很不以为然了。

为什么这样?他已经把林中迷路忍饥挨饿八天后发现的这棵苹果树视为天经地义,手里捧着第十个苹果感到理所应当,经济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我喜欢说“感恩心递减”,换句简单的话就是“视为理所当然”或“第十个苹果效应”。

第十个苹果和第一个的味道没什么不同,唯一缺失的是猎人在林中发现苹果那一刻时的感恩之情。这个猎人和我们有一比:苹果好比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第十个苹果好比我们“忘恩负义”的态度。在不断得到生活馈赠的过程中,我们的贪婪也在不断增长,而得到馈赠之时的快乐则不断递减。第十个苹果同样甜美,而且即使它不能像第一个苹果那样带给我们同样的快感,那也不是它的而是我们的过错,就好比如果你哪一天不开心,不是那一天的不对而是你的感恩之情出了问题。

所以,不要把生活馈赠的每一天视为天经地义。生活对于我们的意义不在于它带给我们什么,而是我們对于它的态度;不是我们遇到什么而是我们对于情况做出的反应,这里再举个例子。

她92岁,矮小、精干、自信,每天早晨6点准时起床梳洗打扮,虽然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盲人,却依旧耐心细致地绾起发髻并且一丝不苟涂脂抹粉,总是那么干净利落甚至光彩照人。相濡以沫62年的丈夫不久前去世,今天她搬到我工作的养老院,我微笑着迎上前去对她说:“您的房间已经准备好了。”伴随她挪动拐杖向电梯走去的途中向她描述小小房间的样子、家具的摆放,甚至连窗帘都做了详细介绍。“我好喜欢哦。”她非常开心地回应,好像有人送给她一只非常喜欢的猫咪似的。 “可是琼斯太太,您还没有看到房间呐。”

我情不自禁地打断她,可她却说出让我永远难忘的一段话:“这与能否看到没什么关系,快乐是个事先就可以做出的选择,我是否喜欢这个房间与它的大小和家具如何摆放没有关系,而只与我的心态有关。我已经决定喜欢、爱上新的一天,这是我每天早晨醒来就做出的选择。我可以躺在床上历数身体出现的问题,也可以感恩还没有出现的异常。我认为每一天都是生活的馈赠,所以一睁开眼就把注意力放在这一天所带来的美好上,细细品味曾经的幸福和心中那些快乐的回忆,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

实际上,如何度过每一天就是如何度过一生,那么你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呢?你现在就有权决定在人生终点处得到什么,那是你想要的么?如果是,那么祝贺你!如果不是,那么要从现在就开始设计和准备,今天就决定自己这一生想要的是什么、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吧!

著名演说家厄尔·南丁格尔这样评论道:“态度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东西,每天早晨开始一天之际都可以确定自己的态度,而且事实上不论意识到与否,我们都是这样做的。”这才是关键,对吧?如果一个人想到每天都在选择自己的态度,他肯定会挑选一个最令自己满意的;要是能用多一点的自信和希望面对一天,就能够活得更加开心些,正所谓相由心生吧。

永远不要让“第十个苹果效应”夺走你的感恩之心,快乐生活每一天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