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龙袍》漫语

  《打龙袍》(以下简称《打》剧)是一出反映宋代宫廷斗争的传统戏,此剧究竟首演于何时,笔者无从考证。据有关史料记载,清道光四年(1824)《庆升平班戏目》中已有此剧。清同治八、九年(1869—1870)升平署档案的剧目(朱家溍辑)中也有《打》剧。这样算来,这出戏至少流传了180多年,其间不知有多少名家出演过此剧,从早年间的穆凤山、裘桂仙、金少山、龚云甫,到稍后的裘盛戎、李多奎,直至当今的中青年演员杨燕毅、邓沐玮、孟广禄、赵葆秀、蓝文云、康静等等,数不胜数。特别是著名老旦李多奎先后与名净金少山、裘盛戎同台演出的《打龙袍》,更是珠联璧合。1941年金少山、李多奎、姜妙香合作灌制的《打龙袍》唱片,和1961年录制的裘盛戎、李多奎合演的这出戏的录音(全剧),至今听起来仍然令人回味无穷。

  这出戏没有什么高难度的“绝活”,也没有扣人心弦的“开打”,却能在京剧舞台上久演不衰,一“打”就是180多年,恐怕今后还要“打”下去,这是何故?其中奥妙值得探究一番。

《打龙袍》 金少山 饰 包拯

  依笔者愚见,首先是这出戏的情节编得好。先说这剧名就起得好,很有吸引力。京剧剧目中以“打”字开头的剧名很多,“打”的对象多是人(如《打焦赞》)或地名(如《打登州》),被打的是一个什么物件则少见,因而打“龙袍”就更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在封建社会,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是御用之物,怎么能打呢?所以观众很好奇,要看个究竟。

  《打》剧全剧起伏不大,平稳中又有高潮,有看头。剧中的包拯扮灯获罪、李后还朝怒斥仁宗和结尾的包拯受封是此剧的三个小高潮,李后遭害之悲与还朝之喜都得以尽情展现。“李后还朝”一场的处理也不一般,从李后“ 龙车凤辇进皇城”演起,这样就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场次,使戏更加紧凑、精练。对李后与仁宗母子重圆的处理,不像《四郎探母》《李逵探母》那样,母子抱头痛哭,唱[西皮导板],而是把重点放在怒斥皇儿和诉苦,于是便有了那段听来让人荡气回肠的[西皮流水板]“一见皇儿跪埃尘”。这段长达28句的唱既真实感人又让观众听得过瘾,可谓匠心独具,这也是此剧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

  《打》剧的结尾也出人意料,不落俗套,既不同于一般的公案戏,也不同于那些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悲喜剧。多数包公戏的结尾都是冤案平反,恶人被依法严惩,《打》剧中则安排了一个让观众想不到、让剧中人包拯两为难的情节——李后给包拯一根紫金棍,要他“替哀家拷打这无道君”。包拯不能违背李后的旨意,又不能拿棍子打皇帝,否则就是犯上,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聪明的包拯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以打龙袍代打皇帝,“打龙袍犹如臣打君”。李后对包拯此举大加赞赏,于是加封官职,赐尚方剑,全剧在李后摆宴贺功的喜庆气氛中结束。包拯受封谢恩时唱道:“叩罢头来谢罢恩,龙国太待我好恩情,宫中赐我金王当翅,又赐尚方剑一根,三宫六院我管定,压定了满朝文武大小官员,哪一个不遵就仗剑施行!”板式为[西皮导板]接[西皮快板],腔虽简却颇有气势,大气磅礴,一泻千里,把戏情推向最高潮。

《打龙袍》
李多奎 饰 李后(中)、金少山 饰 包拯(左一)
关德咸 饰 王延龄(左二)
姜妙香 饰 宋仁宗(右二)
马富禄 饰 陈 琳(右一)

  其次,这出戏满足了观众的一种心理——让好人有冤能伸,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李后当年在皇宫是“何等安好”,不料因产皇子,被刘妃陷害,命运从此改变——先是被打入冷宫,而后又差点被刘妃纵火烧死,被人救出后流落他乡,成了双目失明的乞丐。直到20多年后,李后遇到清官包拯,才冤枉得伸,重返皇宫。陷害李后的刘妃畏罪自尽,郭槐被碎尸万段。这样的结局是观众希望看到的,所以他们爱看。

  另外,《打》剧还有两个细节值得一提,它们体现了戏曲独特的艺术手法。

  一是李后身居破瓦寒窑,因思念皇儿双目失明,还朝后请太医调治。李后的眼疾即便是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动手术,至少也得十天半月才能复明,何况是在900多年前的宋代(宋仁宗公元1023—1063年在位)。而在《打》剧中,丑扮的太医手捧一个红色的托盘,在[西皮小开门]的乐曲声中上场,领了仁宗的圣旨以后,象征性地在李后眼前比划了一下便下场了,曲牌终止,前后不足15秒钟。接着群臣齐声说:“国太睁睛!”李后以双手抚眼,然后向仁宗及众臣哈哈大笑。李后的双眼就这样神速地复明了。这可能吗?然而京剧的观众却不予深究,因为他们要听的是后面李后唱的那段[西皮流水],关心的是为什么要打龙袍。

  二是包拯打龙袍的艺术处理。只见两个内侍抻着仁宗脱下的龙袍袍袖,包拯举棍轻轻地朝龙袍一挥,内侍顺势将紫金棍和龙袍一起拿下场,龙袍就这样打完了。不懂戏者觉得很不合理,其实这正是京剧和中国戏曲表现手法的妙处:当简则简。全剧的看点在于李后还朝的两段唱。打袍之事,观众感兴趣的是为什么要打龙袍和包拯怎样执行李后的旨意、怎样打皇帝。至于棍打龙袍的具体过程,那是小事,无关紧要,所以一带而过。唱了半天《打龙袍》,真正“打龙袍”的时候,只用了几秒钟,这就是京剧,这就是咱们的国粹艺术所特有的表现方式。

  像《打龙袍》这样因有特色而广为流传的京剧剧目还有很多。再看看今日之新编京剧,都讲究大制作,布景满台,彩灯闪烁,忽明忽暗,绚丽多彩的京剧服饰黯然失色;大段成套的唱腔,慷慨激昂,而且每戏必有,演员十分卖力气,配以高分贝的音响和震耳欲聋的交响乐伴奏,气势不可谓不大,然而观众却没什么印象;花钱不少,费力不小,却都是“一次性”的,很少有几出戏能立住,更别说像《打龙袍》那样流传百年了。眼下的某些新编京剧,名为改革创新,实际是在糟蹋京剧。照这样下去,京剧艺术性命休矣!

  (摘自 《中国京剧》杂志 2007年第五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