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刚好写过一篇文章,正好回答你的问题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增加选择机会,提升认知水平。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终究有一天,我们会感谢现在努力学习的自己。
文/潘伟涛(微信公众号 寸进社 ,敬请关注)
核心观点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增加选择机会,提升认知水平。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终究有一天,我们会感谢现在努力学习的自己。
友情提示以下内容可能非常枯燥,我自己都觉得看不下去。如果你看完上面的核心观点,可以略过下方2500字。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人性是懒惰的,学习肯定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没有人喜欢学习。
小时候,班主任经常会站在讲台上与我们声嘶力竭地互动:“你们学习是给我学的吗?”“不是!”“是给你爹娘学的吗?”“不是!”“那是给谁学的?”“自己!”天长日久,成了一套固定模式,记住了“学习”是为了自己,但并不知道为了自己的什么。
后来懂点事了,母亲经常教导我:“好好学习,有了出息,才不被人欺负。”开始时也听不进去,说的多了,也就记住了学习是为了有出息,为了出人头地。
再后来,考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算是从田间地头走进了高楼大厦。虽然还在大城市的底层打拼,但回头看儿时的玩伴,确实也已经超出了很远。此时分析原因,终于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和别人比有更强的竞争力。
竞争优势,就是说你在某个方面比别人强,能够在竞争中处于更好的位置,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我们经常说谁谁混得好,这说的是结果,说明他在社会竞争中获得了成功,其原因必定是他比别人具备更多的竞争优势。
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说的就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在决定人生高度的这几个关键因素中,排在前面的命、运、风水、阴德,要么说虚无缥缈,要么说难以改变。而只有读书,也就是学习,虽然其重要性是最低的,但却是唯一通过努力就能改变的。
我们大多人都处在社会的中下层,社会竞争太激烈,如果不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我们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就会越来越滑向社会的底层。如果你想步入社会阶层的上升通道,就得有更多的竞争优势,就得学习。
学习还能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当我们通过学习,获得了多种生存能力之后,我们可以比较自由的做出选择,选择我们更喜欢的那种,选择付出少回报多的那种,也就是最让我们觉得舒适的那种。
我经常给孩子说,现在让你学钢琴、学跳舞、学画画、学英语……你可能觉得很累,但到你将来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你会比别人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不是别无选择,更不是根本没有选择。
前一段与一个多年前的老同事吃饭,说起职业发展,他说自己从2000年工作到现在,一直在做技术,现在明显感到年老色衰,体力上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加班,技术上也不能很快的学会那些不断冒出的新技术,与年轻人相比没有竞争力,想换个岗位觉得什么也做不了,路越来越窄,前途很迷茫。
再看看凭着《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的郝景芳,高三时拿过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本科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硕士是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博士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毕业后做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兼职经济学家,在国务院研究中心工作,业余时间写科幻小说,自己给自己的小说画插画,关键是人家颜值还挺高!
对比郝景芳这样的学霸,我们大多数的人生只能说是狗一样的人生——狗不应该叫人生,应该叫狗生,苟且偷生。
很多人在年龄大了之后,都会发现自己既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又没法改变现状。原因就是自己在工作之外没有别的特长,没法和别人竞争。也有少部分人在工作之余,长期坚持学习新的技能,慢慢转向自己更感兴趣的职业,或者成为自由职业者。我身边有人在工作之余喜欢摄影,慢慢成为兼职摄影师,慢慢又成为专职的摄影师,变成了自由职业者;也有人迷上了健身之后,慢慢变成了健身教练;也有人喜欢写些东西,慢慢变成了职业作家;转变最大的,是一位朋友原来是互联网公司高管,业余时间研究中医,越学越感兴趣,干脆辞职去学习,后来成了职业中医。
前面说的选择机会都是横向的,也就是不同方向的选择机会。在横向之外,还有纵向的,也就是在同一个领域的选择机会。如果你在某个方向有足够的能力,你也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譬如你在计算机编程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你可以去大公司获得一个很高的技术职位,也可以去创业公司做技术合伙人,或者作一个技术导师去讲课,等等,你可以有多种多样的选择。如果你只是一个很低级的程序员,对不起,你的选择就是千辛万苦找一个愿意雇佣你的公司,获得一个就业机会。
学习,让我们的人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色彩,让我们更加自由。可惜,大部分人都是只有梦想,而没有付诸行动,没有去学习,多年之后,梦想变成了幻想、空想。
学习的另一个目的,是让我们提升认知,做个明白人。换言之,就是对事情的看法更加理性和全面,不再偏激和片面。
同样的一件事情,当大家在一起讨论的时候,总有一些人说出的观点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这些人往往也是周围人群里的意见领袖,不只是因为他所处的社会地位,而是因为他的观点确实有过人之处。这些人只所以能够成为意见领袖,就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比高人一筹。分析一下我们身边的这些人,你会发现,这些人通常都是学习能力超强,而且在持续的学习。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同认知水平的人,是生活在不同的纬度的,认知水平低的人是无法理解认知水平高的人的思维方式的,就像生活在二维空间的蚂蚁无法理解生活在三维空间的高等生物是怎样生活的一样。你以为你能理解别人,其实你根本不理解,甚至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不能理解别人。
如果你无法理解这段话,可以想想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说的话,很多都是在你的知识范围之外的;或者他们说话,你根本就听不懂,他们解释了半天你还是不太明白;或者你特别佩服他们总是能说出你想不出的观点,做出你做不到的事……如果有这样的场景,说明他们的认知水平比你要高很多。
看看你的朋友圈,通过转发什么样的内容,基本上就能知道这个人的认知处在什么样的水平上。那些经常转发各种谣言,让你感觉整个朋友圈的智商都被拉低了的,并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认知水平不够。因为认知有限,他们无法根据已有的认知才判断不熟悉的事情,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被弱智的骗局欺骗。所谓的“智商税”,并不是为智商而交,而是为认知而交。
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不再稀里糊涂地活着。同样是过一辈子,做二维空间的蚂蚁,还是做三维空间的高等生物?或者有人会说,难道做蚂蚁就不快乐了?但我知道,无知的快乐不叫快乐,只是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这样总结起来,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取竞争优势,增加选择机会,提升认知水平,这也是学习的作用和好处。
管理大师诺尔·迪奇把想要学习的事物分为三个等级: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舒适区指的已经掌握的知识,对自己来说没有学习难度或者已经习以为常,对于这个区域的知识,自己可以处于舒适的心理状态;学习区指对自己有挑战,但通过努力是能够学会的知识,心理上不太舒服,但也不太难受;而恐慌区,就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知识,心理上会严重不适,感觉恐慌以致放弃学习。
对我们来说,舒适区的范围越大,表示我们的竞争优势越大,选择机会越多,认知水平越高。按照这个理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在学习区中学习,把学习区转变成舒适区,当然,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也会有恐慌区的内容转变为我们可以接受的学习区,再变成舒适区。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随着舒适区的不断变大,量变终会引起质变。终究有一天,我们会感谢现在努力学习的自己。
本文为寸进社原创文章,搜索微信公众号 寸进社 关注我们,日有寸进,得寸进尺,相信美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好奇+观察
6 人赞同了该回答
破冰环节:自我经历,初三那段时间,是我最叛逆的时候,我算是很听话的好孩子了,可是依然叛逆。比如:明明我打算下午写作业,只要我妈唠叨一句'你下午把作业写了’,我就不想写了,即使写了,心里也膈应。
回到正题,为什么如此努力的学习?
1、不是说学这个一定没用,就没必要学了。按照学习这条主线任务,我这个年纪,我觉得大学就够了,你这个年纪,学到何种程度我不了解(我当过学霸,做过学渣);
2、在学习这条主线任务里,知识、阅历、眼界、思维高度等等生活技能,是可以培养和提升的;
3、养成努力的习惯,这种习惯很宝贵,宝贵到,有的人真心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努力去做,很可悲的。
4、你在知乎上提问,不知道有没有去贴吧提问。起码知乎里,理性回答的答主很多,说一句谦虚和务实的话,玩知乎的人,都是一群有素质有思想的人。
比如某些答主,回答的问题有理有据,甚至你看明白了但是看不懂,这些答主也是学习积累的,而不是生下来就会的,这些答主比我这种只会语重心长的吹牛逼厉害多了。你看,学习是不是很重要?
5、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智商相同的某些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做同一件完全陌生的事情,一定会有人做的特别出色,这源自他出色的学习能力。
6、我的回答希望不要引起你的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