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9、屈子庙
9、屈子庙
李元度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所建屈子庙坐落在凤凰山南沿(凤凰玉笥山东),下临河泊潭汨罗江,东纳汨水,西接湘江。全山古木修竹,南拥碧水蓝天,气势宏伟,景色宜人。
屈子庙是由平江籍人士李元度发起捐建。李元度,字次青,贵州布政使。李元度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发起平江籍商贾仕子捐款,在这里购置土地,修建码头,并于山上新建了屈子庙,一为纪念屈原,二为船只货物中转方便。此庙由平江县各盐号捐金购地,在凤凰山河泊潭西山实际上为历代汨罗庙旧址上修建屈子庙,兼作商会公所。拥有两艘万担大船、五十艘千担中船以及几百条木船的平江商会,终于独掌梦寐以求的河泊潭码头。那是凤凰山最热闹的日子,湖北开艕、宝庆毛板、宁乡乌杆、平江木船纷纷鱼贯驶入平江港抛锚停泊,屈子庙祭祀香火兴旺。
屈原姓屈名平,字原,后人习称屈原,或尊称屈子。他的大名一个“平”字很少提及。清咸丰五年(1855)时任平江知县的俞凤翰曾撰联悬挂县衙门前:“是邦田少人多,介鄂赣两省上游,区爽挹君山,岳州本由天岳置;自古地以人传,吊汨罗千载呜咽,水魂依沙港,平江或因屈平名。”
屈子庙为砖木结构,所有建庙材料,均由平江县运来,每块青砖上均印有“平邑”二字。其建筑规模与结构均仿玉笥山屈子祠,正门较屈子祠略高,进申稍短,亦为三间三进。正门上方竖嵌“屈子庙”三个大字的青石门额,门两侧刊嵌青石刻成的李元度撰字联:“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左右侧门上分别刊嵌“冰清”“玉洁”青石横额。三门的上方横排八幅堆画(学名石灰塑),均以传统戏剧故事为素材,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为方便来往船只夜晚进出,正门前立有一高高的旗杆,每到夜晚便将点燃的灯笼升至杆顶,以起导航作用。进正门为一宽敞高大的戏台,戏台上方为一八角藻井,藻井内龙盘凤翔,戏台前是石坪,两侧有跑马廊与后进连接,中进正中是一座硕大的四角亭,名“信芳亭”,取《离骚》中“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之信芳”之意。亭由四根通天石柱擎起,石柱上一面有郭嵩焘撰联:“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另一面有李次青撰联:“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此二联在1978年玉笥山屈子祠修复时悬于祠的前厅和中厅)此庙中进与两侧廊,平时为屯积货物之处;上进为神殿,供有“楚三闾大夫屈子之神位”牌,神位左有关公(财神)像,关公像两侧有关平、周仓像;神位右有女媭(屈原女,当地奉为送子娘娘)像;左右各悬钟鼓;出后门有一片小小的花园。
屈子庙与玉笥山屈子祠于1956年同时公布为湖南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屈子庙却于1966年当成“四旧”而拆毁。
现旧址地的山顶高地是一片浓密的橘林。林地耕作得细致干净,残砖碎瓦到处可觅。橘林南边一根高大的桂花树,合拱粗的主干爬满暗绿的青苔,枝繁叶茂撑起巨伞般的绿色冠盖,守护着一方山水。这根桂花树,如今成了屈子庙惟一的眼鉴。“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作者刘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