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欲除掉手握重兵的曾国藩,谁知曾国藩更狠,直接杀一两江总督
清朝和其他王朝比起来,“封而不藩”的制度占了很大的优势。不过清朝在顺利削藩后虽不再有藩王,也没有像唐朝那般设立节度使等职位,但却是有着封疆大吏来掌管地方一大区域的军政事务,两江总督便是最高级的封疆大吏之一。
历代的两江总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都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重臣,但是若提到马新贻,就鲜少有人听闻了。比起前者,马新贻似乎并没有干出什么显赫的事迹,但事实上,马新贻从1868年9月任职到1870年8月离职,此事可是闹得满城风雨。
因为马新贻并不是被罢免,也不是被调离,而是被刺杀身亡的。马新贻的遇刺案还曾被列为“清末四大奇案”,在当时还是一大悬案,只是明眼人几乎都能寻出幕后真凶,只是当时没有证据,也没人敢戳破罢了。
时间还要回到1851年,以洪秀全为首的农民军队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趁机逆流而上,担起铲除太平天军的重任。一来曾国藩既可以远离朝廷政治中心,二来,他也可以发展自己的势力。但是,这仗一打便是14年,实际统治者也从咸丰帝换到了慈禧太后。
曾国藩也不是不懂慈禧的心思,他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而慈禧眼见着曾国藩的势力发展起来,作为政治家,她也在想办法牵制。但是,左看右看,能够对曾国藩起到制衡作用的便只有李鸿章了。
然而李鸿章本就出自曾国藩门下,心里也有自己的算盘,所以他所建立的淮军始终没有去触碰自己恩师的湘军。正在这场交锋上,慈禧小败,却让曾国藩夺得大势——1864年,攻灭了太平天国,有此大功,慈禧想要动曾国藩就难了。
此时,为了免遭慈禧太后清算,曾国藩便打出了战后第一招——主动请奏撤裁湘军25000人。慈禧接到奏折自然高兴,哪里料到,这只是曾国藩的缓兵之计,他只是请奏之后,便没有了裁军的动静。
慈禧打心眼里着急,又不想落得个“杀功”的名头,便一边开始扶持自己的势力,一边开始找湘军的麻烦。曾国藩向来谨慎,慈禧找不到什么把柄,便从他的弟弟老九曾国荃下手。
曾国荃带兵打仗不可谓不狠,他手下的军队虽都是七拼八凑出来的,但却都是亡命徒,一上战场,都是一面倒的屠杀,也干过不少杀害平民的事情。曾国荃因此还得了个称号“曾屠夫”,曾国藩也被南京的称为“曾剃头”。
而且在最后的攻城战中曾国藩没将弟弟控制好,结果曾国荃的军队直接将太平天国宫内的财宝全都洗劫一空,私吞腰包,一群忘乎所以的将士就连洪秀全已经死亡的消息都没及时汇报给曾国藩。
好在最后曾国藩有惊无险地处理了此事,遮掩了下来,这倘若被慈禧知道,曾国藩的功劳恐怕要大打折扣。而且慈禧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完美的理由,还要就此大做文章,一一场新的朝廷巨变由此开会酝酿。
果然,慈禧的心腹们一个个浮出水面,开始紧锣密鼓地调查,这其中就包括了马新贻。马新贻是山东人,在1847年的时候考中了进士,曾经做过合肥的知县,也参加了太平军的围剿。
太平天国陷落后,马新贻平步青云,1968年的时候以坐火箭的速度直接窜到了闽浙总督的位置,而曾国藩也同时被论功行赏,由两江总督调任为直隶总督。直隶总督也是封疆大吏,却不同于其他的总督,他是直接受到朝廷管辖的,所以慈禧是想借用阳谋来控制曾国藩。
曾国藩一走,两江总督的位置就空了出来,马新贻便被调了过来。谁都知道明面上马新贻是来治理两江地区,实则是在帮慈禧搜集曾国藩的罪状,而且他才一到任,就以剿灭匪徒为名,向朝廷申请了2500人的军队。
马新贻在任期间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政绩,但悲哀的是,他却是慈禧和曾国藩互相较量的一枚棋子。1870年,马新贻在回署衙的时候被刺客张汶祥刺杀身亡,年仅49岁,而张汶祥也并不逃跑,任人捉拿。
张汶祥受审期间,供词变更不断,后来还是被移交给曾国藩审理后,该案才“盖棺定论”。原来,张汶祥本是太平军,后来又去当了海盗。而马新贻曾经下令捕杀过海盗,张汶祥见自己的弟兄们被杀,一时激愤,才来刺杀马新贻。
最后,曾国藩给张汶祥判了个凌迟处死,这件让朝廷震怒,四野震惊的刺杀案就这样了结了。慈禧还曾不信邪地亲自派人审问过,可不仅没有得到有用的消息,还有一名审讯官在事后之间告老还乡了,慈禧只得作罢。这么一来,曾国藩不留痕迹地获得了全胜,他的智慧不得不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