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人物——骆秉章(晚清八大名臣)

骆秉章(1793年—1866年),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籥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 晚清湘军重要将领。骆秉章自少勤学,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后被授为编修,迁移为江南道、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因办事清正,深得朝廷信任。外官任湖北、云南藩司。道光三十年(1850年),任湖南巡抚,入湘十载,位居封疆,治军平乱,功绩卓著。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入湖南,骆秉章以防守不力,被革职留任。后以守长沙有功而复职,并为清廷所倚重。旋署湖北巡抚。咸丰三年(1853年),实授湖南巡抚,任上支持曾国藩办团练,又聘左宗棠为幕僚,事无巨细,皆听之。咸丰十年(1860年),奉命督办四川军务,率军入川。咸丰十一年(1861年)任四川总督。同治元年(1862年),骆秉章派重兵防守大渡河,断石达开后路,石达开被围于安顺场,之后石达开请求和谈,骆秉章佯称答应,后将石达开俘虏,解至成都凌迟处死。清廷授以太子太保衔。同治六年(1866年)病逝,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谥号文忠。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彭玉麟曾国荃沈葆桢并称“晚清八大名臣”。早年官途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骆秉章出生于广东花县。道光十二年(1832年),读了三十多年经书的骆秉章终以恩科六十名进士,殿试二甲二十七名,朝考入选,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骆秉章历任遍修、监察御史。道光二十年(1840年),骆秉章受命稽察吏部银库,他到任之后清查陋规,严格进行检阅。-们都不能徇私枉法,所以想找个机会将他弄走,正好发现了他的疏漏,但是穆彰阿调查后,发现骆秉章确为一丝不苟,分毫不沾,所以大有感触,对他更加器重。穆彰阿召骆秉章说:“你清查库银的严格可真是空前绝后啊,我一定要让你再留在这里三年,这将对国库大大有利。”骆秉章对答说:“我留在此地一年那些-就已经非常难做了,如果让我再留三年,恐怕那些-们一个都不能活了!”那些-的阴谋没有得逞。后来骆秉章历任给事中、鸿胪寺少卿、奉天府府丞兼学政等职。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银库亏欠的事被揭发,共亏短九百多万两。骆秉章因失察之罪被罢职,仍罚赔库款一万八千二百两赔罪。审察完毕之后,道光帝知道骆秉章持正无私,召见时对他说:“你这一年年查库办得很好,不只是朕一人知道,而是人人皆知。如今有了此案你的名字将会更出名,如果没有这个案件,朕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你好好读书,认真做官,将来好好为国家办事。”所以特旨以庶子的身份留用。 不久骆秉章归乡丁母忧。结束之后补右庶子,先后赴任山东、河南、江苏按事。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骆秉章被提拔为侍讲学士。出任为湖北按察使,又迁任贵州布政使,紧接着调任云南布政使。道光三十年(1850年),任湖南巡抚。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起义,一路势如破竹,清廷各路官兵一败再败。督防长沙咸丰元年(1851年),清政府命湖广总督程矞采前往湖南督办防务,堵截太平军,骆秉章与湖南提督余万清充当程矞采的副职。大学士赛尚阿领兵驰赴广西镇压太平军,道经湖南,带文武随员百人,到广东时以沿途州县未能满足供应为由,密奏湖南抚藩荒废政事。咸丰二年(1852年),朝廷诏骆秉章开缺回京。虽有朝廷有将骆秉章回京另有任命的布告,但要等待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到长沙,才能交接上京。当时长沙城墙大多坍塌,城门早就不能关闭了,城垛更是全都没了。骆秉章估计太平军随时攻入湖南,情势危急。便率先带头捐修城款三百两,随后省城司道-全都捐款修缮。骆秉章马上又奏请借库款二万两修城。四月太平军打到道州,骆秉章更是日夜上城催督。道州、江华嘉禾桂阳、郴州、攸县相继失守,余万清下狱治罪,骆秉章收到牵连,革职留任。农历七月中,城门修好,城垛已备,萧朝贵预先得知长沙城墙大多坍塌,于是领军来袭,没有得逞,不久被大炮击毙。当时清军各路援军,正帅、副帅皆未到,城内只有兵勇八千,且没有一员有作战经验的将领。太平军攻城之时,守城的清军将士才真切明白,骆秉章的修城决策和调度方略是何等正确和及时,说重了是挽救了危亡残喘的清军和长沙城。 之后新巡抚张亮基上任,骆秉章奉旨暂留在长沙与张亮基共同守城。农历九月,各省援湘清军向荣、和春、张国梁等云集,达六万余人,城防更加巩固。双方交战八十多天,太平军方面洪秀全杨秀清在两次攻城失利后,一面以挖地道攻城为主,另一面派石达开为统帅,分军渡江到湘水以西,另外开辟一条北上的战场,揭开进攻武昌的新阶段。太平军主动撤退,北上岳州,直取湖北,长沙随即解围,骆秉章感触良多。这是骆秉章第一次以太平天国为死敌和无可奈何心情的立场,感受到清朝绿营兵的溃烂无能和无法阻挡太平军在中国南方大地上胜利地奔突和前进。 赛尚阿、程矞采因为失机而被罢官。骆秉章因守城的功劳,免议,召来京。不久命留湖北襄办防守事宜,未至而武昌失守。任职两湖咸丰三年(1853年)农历二月,清军收复武昌,骆秉章暂时被受命为湖北巡抚,诏令他去徐州管理粮台,未成行,农历四月二十三日,他又被重新受命为湖南巡抚,而且一任就十年。 当时湖南在籍侍郎曾国藩奉命组织团练,开始创立湘军,骆秉章对此十分赞成。又招致湘阴举人左宗棠帮助他管理幕府,广泛收罗英俊之士,帮助编练团练来防卫太平军的进攻,湘军逐渐有了威名。 骆秉章首先着手清理境内,遣军分路破江西贼于桂阳、茶陵,破广西贼于永明、零陵、江华,破广东贼于兴宁,因此,常宁、永兴的土匪皆平。骆秉章令王珍、曾国葆收复了岳州,令贵州道员胡林翼率领黔勇进击界口。咸丰四年(1854年),总督吴文镕兵败黄州,汉阳失陷。曾国藩进援湖北失利,岳州失陷。太平军兵犯靖港及樟树港,距长沙数十里,并且攻陷宁乡、湘潭。当时长沙的形势非常危急,于是骆秉章调兵增援塔齐布,令与杨岳斌彭玉麟同援湘潭。曾国藩亲率水师战靖港失利,布政使徐有壬、按察使陶恩培弹劾曾国藩,骆秉章说:“曾公谋国之忠,不可以一时胜败论也。”次日塔齐布收复湘潭,长沙获安。塔齐布、罗泽南又收复了岳州、崇阳、通城。武昌再次失陷。曾国藩整军东征,骆秉章全力支持,十月,收复武昌。湘军之名自此显。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再克武昌,湖北巡抚胡林翼向骆秉章求救。骆秉章马上命鲍超率领水师先行,彭玉麟率领团练继进。在广东的太平军到达湖南时,骆秉章连续攻克桂阳、永兴、茶陵、郴州、宜章等地,他在郴州、宜章等击毙太平军青年将军胡有禄。咸丰六年(1856年),刘长佑等连克萍乡、万载等地,接着进攻袁州。江忠济在通城战死,王珍接替了他,连克通城、崇阳、蒲圻、通山诸县。到了同年冬天,刘长佑攻克了袁州、分宜、新喻。清军商议分三路进军江西,北路出瑞州,中路出袁州,南路出吉安。刘长佑袁州的一路兵马已经超过了九千,很难再筹集军饷。到了这时才令周凤山、曾国荃各招募二千义勇,联合进攻江西吉安。清廷下诏褒奖骆秉章不分地域,越境剿灭贼寇,朝廷赏赐骆秉章花翎。咸丰七年(1857年),武汉被清军收复,长江下游已无太平军,于是湘军四面出击。湖南自从开战以来漕运停滞,米价下跌,民生凋敝,地租和地主的租金却和以前一样,百姓早已拿不出赋税了。骆秉章减免了当地的徵折,人们减少了陪给地主的钱而增加了税赋收入。王珍在江西恶战,多次破敌,最终战死沙场,骆秉章以张运兰及王珍的弟弟分别统领王珍的旧部。咸丰八年(1858年),京察的时候骆秉章被议-勋加以头品顶戴。石达开败退到浙江,江西大致安定。骆秉章因为合兵不易,所以提议应乘胜进取。-请求起用曾国藩督师救援浙江,派遣萧启江、张运兰两军随征,其余的军队全部撤下。 到咸丰十年(1860年),骆秉章守卫并在湖南与太平军力战。除此之外他还援救湖北、贵州、江西等省份。督军入川咸丰十年(1860年)农历六月,67岁的骆秉章奉调入川督办军务。之前,云南太平军李永和与蓝大顺已由云南入川,陷宜宾,攻叙州,扰嘉定(今四川乐山),袭取了数十里物资富饶的自贡盐场,队伍发展至十余万,而且大军指向川西和成都。川军督师有凤、曾望颜等互相推诿和攻讦,调驻藏大臣崇实入川,也无济于事。当时李、蓝太平军距成都仅七十里,成都危在旦夕,此乃清廷十万火急调骆秉章入川之因由。此时,李永和、卯得兴踞青神,蓝大顺围绵州,张第才、何国梁围顺庆,骆秉章帅湘军萧启江部一万二千余人入川。骆秉章摸清形势后,针对敌方“分兵略地”的战略,决定实行集中兵力分别击破的方针,并施展反间,分化瓦解。当两军对阵之时,蓝朝鼎部下参与机要的文书黄鼎叛变,骆秉章遂掌握太平军布防的一切军事机密。咸丰十年(1860年)农历九月五日,清军对太平军合围猛攻,太平军退守丹棱,但清军步步逼进,太平军虽一部突围,但蓝大顺壮烈战死。之后,骆秉章集中兵力再围铁山根据地,川军、湘军-四方,最后引环龙河水淹灌。咸丰十一年(1861)正月,骆秉章启行入川,抵达宜昌,闻陈玉成犯湖北,分遣岳昭支援,自率五千人入川。骆秉章至万县(今重庆万州),即令黄淳熙援顺庆,战於定远,阵斩何国梁,贼大败。追至潼川二郎场,中伏,淳熙阵亡,同治元年农历闰八月二十五日(1862年10月18日)骆秉章对太平军发动总攻,李永和突围中战死,至此,经年余苦战,李、蓝主力已经被歼灭。这一年京察,骆秉章因军功被赏加太子少保衔。灭石达开同治二年(1863年)春,石达开兵分三路,从云贵边界攻入四川,农历三月二十七日(公历5月14日),三四万太平军经冕宁小路进抵紫打地,准备横跨大渡河,直取成都。但是由骆秉章策划,由川军、湘军和土司的“夷兵”组成的大网正撒在大渡河两岸。农历四月四日(公历5月27日),石达开太平军乘筏渡河,骆秉章率大军等待石达开大军渡河一半的时候,用-连环袭击太平军,石达开部无一生还。农历四月十二日(公历5月29日),清军劫取马鞍山,太平军粮道尽失,陷入死地。最后激战至农历六月十三到二十七日,骆秉章命人竖起投诚免死的大旗,石达开写信给骆秉章,表示以个人生死来换取部下生命安全。骆秉章乘机派杨应刚赴紫打地石达开大营游说,力劝石达开解甲归田。石达开见大势已去,-与骆秉章订盟。不料骆秉璋却背信弃义,将石达开抓住。其部下缴械投诚后,骆秉章发路票遣散四千余人,尚有二千人安置在大树堡寺庙,骆秉章在一晚上将他们全部剿灭。炙手可热同治二年农历五月十日(1863年6月25日),石达开在成都经骆秉章批准,被清军凌迟。清廷再加赐骆秉章太子太保。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南京)陷落之时,清廷-行赏,骆秉章加恩赏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并赏戴双眼花翎。同治六年(1867年),骆秉章再升任四川总督协办大学士。其地位声势赫赫,炙手可热。病死任上同治六年(1867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公历12月12日),骆秉章因病死于任上。终年74岁。清政府赠太子太傅,入祀良祠,给谥号文忠。骆秉章逝世消息一传到民间,民众自发罢市缟素,丧车所过,哀音相随,连绵不断。因悼念场面太过盛大,官府怕生出事端,因此加以限制,结果惹怒了百姓,差点闹出一场风波。[以上内容由"爱溢深秋"分享。]骆秉章相关

中国历史上谥号为文忠的大巨

清朝湖南巡抚(道光三十年三月(1850年5月))

清朝四川总督(同治元年(1860))同年(公元1793年)出生的名人:

招子庸 (17931846)广东省广州白云区

罗绕典 (17931854) 岳麓书院湖南省益阳市安化

蒋明允 (17931846) 蒋明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

颜以燠 (1793~?)广东省河源连平

汪端 (17931839)浙江省杭州+ 更多公元1793年出生的名人》同年(公元1866年)去世的名人:

魏用之 (?~1866)四川省成都新都

曹毓瑛 (18131866) 清朝兵部尚书江苏省无锡江阴

陈孚恩 (18021866)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

吴步韩 (17981866)山东省临沂临沭县

余三胜 (18021866) 老生三鼎甲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

滕黑子 (17961866)湖南省怀化市麻阳+ 更多公元1866年去世的名人》

(0)

相关推荐

  • 宝庆之战:李续宜突破太平军合围,战神石达开全军撤往广西

    [太平天国系列370,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1859年春,石达开在祁阳境内与骆秉章军交战数次,两军各有胜负,石达开得知自己的另一支军队已经到达宝庆之后,迅速将自己这边的军队从祁阳连夜撤走,18 ...

  • 横江大战:石达开带兵冲杀,太平军损失四万人

    [太平天国系列276,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被逼离京出走.石达开出走后第一站就是安庆.安庆原本是清朝安徽的省会城市,因为太平军的原因,只能将省会设立在庐州(现在的安徽省合肥市 ...

  • 清朝历史人物——曾国荃(晚清八大名臣)

    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号叔纯,又名子植,湖南双峰县荷叶镇人,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q ...

  • 清朝历史人物——沈葆桢(晚清八大名臣)

    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 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

  • 清朝历史人物——胡林翼(晚清八大名臣)

    胡林翼(1812-1861),字润芝,益阳县(今赫山区)泉交河人.清代道光进士,后放贵州安顺任知府七年,太平军攻至长江沿线时,被调至湖北武昌任湖北巡抚,因与太平军作战有功,被清王朝追授为太子少保,兵部 ...

  • 清朝历史人物——冯子材(晚清抗法名将)

    冯子材(1818.7.29-1903.9.18)晚清抗法名将.字南干,号萃亭,汉族,广西钦州人.咸丰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同治间累擢广西提督,中法战起,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大败法军于镇南关, ...

  • 清朝历史人物——彭玉麟(晚清八大名臣)

    彭玉麟(1816-1890)清,湖南衡阳人.字号,雪岑.雪琴. 早年曾参与镇压新宁李沅发起义.1853年(咸丰三年)从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并购洋炮.次年于湘潭之战击败太平军,任知县.后随军攻陷岳州,在 ...

  • 清朝历史人物——胡雪岩(晚清红顶商人)

    红顶商人胡雪岩(1823-1885),别名胡光墉.红顶商人,晚清徽商.从二品-.作为晚清著名商人,胡雪岩曾协助创办福州船政局.上海采运局,开创胡庆馀堂雪记药号等.胡雪岩经商讲究"天为先天之智 ...

  • 清朝历史人物——曾纪泽(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

    曾纪泽(1839年12月7日-1890年4月12日),字劼刚,号梦瞻.汉族.湖南双峰荷叶人.清代著名外交家,曾国藩次子.初袭父一等毅勇侯爵.光绪年间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也是当时秉承&quo ...

  • 清朝历史人物——杨昌濬(晚清军事将领)

    杨昌濬(1825年-1897年),字石泉,号镜涵,别号壶天老人,晚清军事将领,湘乡县神童乡丰乐三十八都(今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西阳镇)人.他自幼聪慧,身材魁梧,臂力过人,二十岁跟随道员罗泽南读书,二十五 ...

  • 唐朝历史人物——裴行俭(唐高宗时名臣)

    裴行俭(619年-682年),字守约,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臣.裴仁基之子.高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兼右卫大将军,封闻喜县公.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10余年,甚有能名,时称裴李.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