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箕裘颓堕皆从敬”?说说贾敬的颓废之谜与他的罪过

作者:不做惆怅客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第五回,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贾敬出生于公侯世家,是宁国府第三代的重要人物,可我们却很少看他出场。只有整理所有线索,才能够捋出贾敬的人生轨迹。
贾敬,是贾代化的次子。他考中过进士,但是在他父亲去世后,在承袭爵位、前途大好的情况下,却选择了归隐。抛妻弃子,让儿子贾珍承袭爵位,自己却去都城外的玄真观养静去了。
他从此过上了道不道、俗不俗的生活。一边要与名利场断绝来往,一边又不肯完全舍弃祖庙回老家金陵。既要教人向善积德,又不肯管教后代,只顾自己。从这时候起,他开始寻求飞升成仙之道,炼丹吃药,迷信起来。最终死于服用丹药,猝死在观中。
贾敬明明为中进士吃了很多苦,却要舍弃功名;明明资源在手,却自毁前途;明明满腹诗书,却整日迷信,最终死于迷信。他的人生让人唏嘘,又让人疑惑。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后半生呢?

1

贾敬的成长环境:
父亲情绪不稳定,教子如审贼
第四十五回,还有那大老爷,虽然淘气,也没像你(宝玉)这扎窝子的样儿,也是天天打。还有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贾代化),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贾敬),竟是审贼。如今我(赖嬷嬷)眼里看着,耳朵里听着,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像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管的倒三不着两的。
贾代化有“火上浇油的性子”。这个性子大约是说,他不论遇到什么事,都大而化之。他还是个容易恼怒的人,不懂得调节情绪,只知道拿小孩子出气。
赖嬷嬷的一段话,就让我们看到了贾敬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
他从小长在这样的父亲专制的家庭里,活像是一只依傍老虎而生存的羔羊。他需要谨小慎微,生怕一点小事,就会让父亲给他天大的惩罚。他势必过得战战兢兢,万一父亲不知道在哪里生了气,就会发落在他身上。
他在家庭中获得不了安全感,必定行动也要看人脸色,做事规行矩步。这样的童年,没有快乐可言,就只能给他带来焦虑感。
贾代化管儿子还不止于此,更将手伸到了贾敬的精神层面,对他进行道德上的折磨。“审贼”的教育方式,就意味着,贾代化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儿子贾敬进行无情批判。
试想,一个整日里担心犯错,谨小慎微、规行矩步的小孩子,哪里值得让他遭受严重的道德上的批判?
贾敬不论做没做什么,不论错没错,都会被按上“贼”的标签。时间一长,他就分辨不出,他的哪些行为才是错的,哪些行为是被允许包容的。他最终会形成深刻的内疚感,认为不论自己怎么做,都是“坏的”。
如果推测无误,贾敬大概会长成这样:做事看别人脸色,遇事总批判自己,时常谴责自己。日常就生活在焦虑感和内疚感中,担心有大祸临头,忧心自己要承担别人的过错,还要为生活里的小失误而懊恼忐忑。他还可能认为,自己的一切生活所需,都是他用“抹杀自我”的方式换取来的,从而难以感恩家族中人,在日常人际互动中也容易产生付出感和愧疚感。
那时候的贾家,正处于“武转文”的转型期。贾代化期待着儿子贾敬能够金榜高中。贾敬的性格,要他必须围着他人的意志来回转。这个性格,虽然让他在日常中迷失了自我,丧失了自身能量,却也给他带来了唯一的好处。他为了实现父志,终于考中了进士,达到了人生中唯一的高光点。
那么中了进士,走入官场之后,一向按照父亲的意志生存的贾敬,将要怎么面对父亲离世这件事呢?在这个重要阶段里,他的心里都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呢?

2

贾敬的困局:
逃不出父亲的影响,更逃不出性格的摆布
成年之后的贾敬,他的所有性格,都是在听凭父亲意志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对贾敬来说,会造成巨大的人生困局。
如果父亲去世,父亲的意志也会跟着消失。这就意味着,贾敬从此就会失去自己所认为的生存意义,坠入无尽的迷茫之中。况且,他只按照前半生的底子,也是无法过好后半生的生活的。
只看他对自己生日安排的介意程度,就能看到他的性格发挥作用的种种迹象了。
第十回,贾珍说道:“我方才到了太爷(贾敬)那里去请安,兼请太爷(寿日)来家受一受一家子的礼。太爷因说道:'我是清静惯了的,我不愿意往你们那是非场中闹去。你们必定说是我的生日,要叫我去受众人些头,莫过你把我从前注的《阴骘文》给我叫人好好的写出来刻了,比叫我无故受众人的头还强百倍呢!……连你后日也不必来……倘或后日你要来,又跟随多少人来闹我,我必和你不依。’如此说了又说,后日我是断不敢去的了。”
贾敬是长辈,过生日让后辈叩拜也是平常事。可在贾敬眼里,这却成了“无功受禄”的一种要挟。他才不要“无故受众人的头”,承受愧疚感呢。
他的生日还必然会有官场众人与世交子弟来拜会,自然牵扯到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但是作为大家大族成长起来的公子,他应该是习惯了的才是。可他却又称那样的场合为“是非场”,把情况看得十分负面,十分严重。
贾敬曾经身处其中,他要看别人脸色,听凭他人的意志。场子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立场,那贾敬就必然会顾此失彼。他分不清谁对谁错,做不到处变不惊,所有的人际交往对他来说都只是灵魂的撕扯,毫无益处。
贾代化虽然已经去世,可他留在贾敬心里的那种“我好你坏,你好我坏”的关系模式却一直都在。贾敬只有批注和散发《阴骘文》导人向善、劝人积德的时候,才能够把自己从“需要被教化”的位置解脱出来片刻。
第六十二回,大夫们见人已死,何处诊脉来。素质贾敬导气之术,总属虚诞,更至参星礼斗、守庚申、服灵砂,妄作虚为,过于劳神费力,反因此伤了性命的。
他那深刻的内疚与焦虑,是连《阴骘文》都无法安抚的,甚至到了要谨守庚申的地步。
守庚申,炼丹术(外丹)术语。乃起源于道教避三尸之说。道教说人身皆有三尸虫(又称三彭、三虫),能记人过失,每逢庚申日,乘人睡时将人之过恶禀奏上帝。故此日之夜晚应不睡以守候之,此即守庚申的由来。——百度百科
每过60天,每到一个庚申日,贾敬都要守候着,就怕三尸虫将他的过错、罪恶报告给天帝。这得是多深刻的道德危机感驱动着,生怕天上有个“父神”一样的天帝,会把所有罪恶的源头都算在他身上。
贾敬再怎么逃,能够逃开是非场又怎么样,却始终逃不开生命深处的焦虑感、内疚感、付出感、恐惧感。他无法改变自己。
他改变不了自己,又适应不了官场和人际关系,又因为父亲的去世而变得迷茫,已经到了要思考人生的意义的时候了?活着的意义如果不是为了顺从他人的意志,那是什么呢?那就只有一样了,为了活着而活。
于是乎,他迷信起来,将飞升成仙看做自己的人生目标,日日做着虚妄的修行。
贾敬选择在道观生活,或许他只有在那里,才能极大地保全仅存的一丝“自我”了。

3

贾敬的一生:
最怕担责任,却获评“箕裘颓堕皆从敬”
贾敬前半生和未来之路,他一定是思考过的。他正是因为父亲的教育,才变成了不能立足于社会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贾敬无法认同父亲的教育方式,却又没有别的范本可以依照,只得将贾珍放养。这才让儿子贾珍长成了只管一味高乐、胡闹的性子。
贾敬本以为自己原地不动,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却没想到,他原地不动,才是大罪过。
第六回,贾蓉笑道:“我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凤姐),说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日请一个要紧的客,借了略摆一摆就送过来。”……第七回,(借屏风当日)至掌灯时分……凤姐又笑道:“今日珍大嫂子来请我明日(宁府原定请要紧客人的日子)过去逛逛,明日倒没有什么事情。”……次日,宝玉(跟着凤姐到了宁府作客)因问:“大哥哥今日不在家?”尤氏道:“出城请老爷(贾敬)安去了。”
新皇帝登基,想要废除对朝廷没有贡献的世袭贵族。贾珍本想联络朝中权贵,给贾家谋一条出路,却被权贵放了鸽子。
贾珍在这前途未卜的危机之时,不得不找父亲贾敬出山。可是贾敬却无动于衷。最后贾珍只得借助秦可卿葬礼之事,联络所有世袭贵族来给皇帝施压,贾家因此让皇帝如鲠在喉。
贾珍剑走偏锋,最终把贾家向火坑里狠狠推了一把,其中因果,很难把贾敬摘除在外。该作为的时候不作为,致使贾家家事消亡,贾敬难辞其咎。
可以说,贾敬的性格是由他的父亲所导致的,为此贾敬毁了自己的一生前途,更加改变了贾家家族命运的走向。
作者:不做惆怅客,读者原创投稿。本文首发于红楼梦赏析(ID:hlm36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