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五禽戏的流派及五种动物的养生机理介绍

五禽戏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名医华佗的五禽之戏,之后由此繁衍出的流派甚多。功法的侧重点有着眼于内气、内、外、动、静、刚柔、柔劲、导引按摩”等等的不同,风格各异。

从现有文献资料看,南北朝时名医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最早用文字描述了五禽戏的具体动作。由于南北朝距东汉末年不过300年,因此,可以认为该套五禽戏动作可能比较接近华佗创编的五禽戏,但是习练起来动作难度较大。此后,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赤凤髓》、清代曹无极的《万寿仙书·导引篇》和席锡蕃的(五禽舞功法图说)等著作中,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五禽戏的习练方法。这些五禽戏功法与《养性延命录》所载有较大出入,“五禽”动作均为单式,排序也变为“虎、熊、鹿、猿、鸟”。但其文字说明不仅描述了“五禽”的动作,而且还有神态的要求,并结合了气血的运行。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禽戏发展至今,已形成不少流派,每个流派都有着各不相同的风格和特点,有些甚至冠以华佗之名。总的来看,他们都是根据“五禽”动作,结合自身练功体验所编的“仿生式”导引法,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其中,有偏重肢体运动,模仿“五禽”动作,意在健身强体的,为外功型,即通常所说的五禽戏;有仿效“五禽”神态,以内气运行为主,重视意念锻炼的,为内功型,如五禽气功图;有以刚为主,通过拍打、按摩来治疗疾病,甚至被用于散手技击、自卫御敌的,如五禽拳、五禽散手等;还有以柔劲为主,讲究动作姿势优美矫健,以舞蹈形式出现的,如五禽舞、五禽舞功法图说等。概括起来都是以模仿“五禽”动作为主,有的着重练“动”,有的着重练“静”,有的着重练“刚劲”,有的着重练“柔劲”。在锻炼的目的上,有的以治病养生为主,有的以壮力强身为主。

五禽戏属古代导引术之一,它要求意守、调息和动形协调配合。意守可以使精神宁静,神静则可以培育真气;调息可以行气,通调经脉;动形可以强筋骨,利关节。由于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所以,意守的部位有所不同,动作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区别。    虎戏即模仿虎的形象,取其神气、善用爪力和摇首摆尾、鼓荡周身的动作。一要求意守命门,命门乃元阳之所居、精血之海、元气之根、水火之宅,意守此处,有益肾强腰,壮骨生髓之效,可以通督脉、去风邪。    鹿戏即模仿鹿的形象,取其长寿之性灵,善运尾闾,尾闾是任、督二脉通会之处,鹿戏意守尾闾,可以引气周营于身,通经络、行血脉、舒展筋骨。    熊戏即模仿熊的形象,熊体笨力大,外静而内动,要求意守中宫(脐内),以调和气血。练熊戏时,着重于内动而外静,这样,可以使头脑虚静,愈气相合,真气贯通,且有健脾益胃之功效。    猿戏即模仿猿的形象,猿机警灵活,好动无定,练此戏就是要外练肢体的灵活性,内练抑制思想活动,达到思想清静,体轻身健的目的,要求意守脐中,以求形动而神静。    鸟戏又称鹤戏,即模仿鹤的形象,动作轻翔舒展,练此戏要惫守气海,气海乃任脉之要穴,为生气之海;鹤戏可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活动筋骨关节。    五禽戏的五种功法各有侧重,但又是一个整体,是一套有系统的功法,如果经常练习而不间断,则具有养精神、调气血、益脏腑、通经络、活筋骨、利关节的作用。神静而气足,气足而生精,精足而化气动形,达到三元(精、气、神)合一,则可以收到祛病、健身的效果。恰如华佗所说:“亦以除疾,兼利蹄足。”由于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活动方式也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

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正是间接起到了锻炼关节、脏腑的作用。而正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才得以全身气血流畅、祛病长生。中医认为,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养生运动。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五禽戏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舒展的医疗体操。它在锻炼全身关节的同时,不仅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盆,还能提高心脏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就五禽戏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一套简单的体操,而是一套高级的保健气功。在这套保健气功里,华佗把肢体的运动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气功导引使体内逆乱的气血恢复正常状态,以促进健康。后世的太极、形意、八卦等健身术都与此有若干渊源。五禽戏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