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以战止战
中国的兵家思想,一部老兵书《司马法》堪称典范。其《仁本篇》说道:“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为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大意为:仁义之治是基础,而仁义的保障和获取是靠武力和战争。为了仁义,为了和平,必须付诸战争。如果杀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获得安宁,那就把他杀掉吧;如果攻打一个国家是为了爱护他的国民,那就攻打他吧;如果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战争,那就去发动战争吧。
又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但“天下大同”不能坐等而至,也不能靠他人赐予,只能依靠强大的力量奋争得来。
血与火的历史证明,以备战求和平则和平存,以绥靖求偏安则和平亡。想当年,秦始皇发奋图强,勇夺九鼎,横扫八方,六合一统;汉武帝主动出击,西域安宁,四方来贺,彰显雄风;唐太宗征讨四方,威慑海内,贞观之治,繁荣昌盛。反观之,刘禅苟且偏安,蓦然回首,已兵临城下;南宋帝苟且偷生,岁贡称臣,以和求存,偏安一隅而不得,终至江山葬送,命丧黄泉。
“和平崛起”是善良人们的美好愿望。然,我为善,尔为恶,何以保证和平,何以实现崛起?割肉饲虎也许可以换来一时平静,却换不来长治久安。
日本侵略中国期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也不想把东北拱手让人。然而,“除不抵抗外毫无办法,除镇静外毫无筹谋”。“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不抵抗”很简单,却是以丧权辱国、苟且偷生为代价。侵略者就是在得寸进尺中胃口越来越大,野心越来越膨胀。“九一八”事变后,当时驻国际联盟的中国代表顾维钧悲痛地回忆,当他向各国代表逐个求援时,得到的回答令他无地自容:“你们自己都不抵抗,怎么能期望别人替你出兵?”
战争从来不是最好的手段,但对死不悔改的挑衅者,以战止战,能换来长久的和平,比如60年代的中印边境战争、70年代的对越反击战等。
上世纪60年代,一直觊觎我国边界领土的印度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挑起一场大规模的侵蚀中国领土的战争,我国政府被迫进行自卫反击战,狠狠打击了来犯之敌,有力地教训了侵略者,换来西南边疆数十年的安宁。
毛泽东亲自决策了这场反击战。当年,对印度的挑衅一忍再忍、最后忍无可忍的毛泽东曾指着地图上标出的印度据点,大手一挥:扫了它!这三个字,简短而有力,体现了一个泱泱大国领袖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如今想来也很有扬眉吐气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