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家的记忆
篇名:东北老家的记忆
文字:部分取自经典
图片:多数取自网络
背景音乐:古筝曲《云水禅心》
编辑:心是莲花
打场。
打场是用牲口套上磙子,将谷、高粱、稻、麦、豆等作物从杆棵上脱离的一种农活。先把场地碾得光洁硬实。把收割后的庄稼散铺晒干。赶牲口拉磙挂碾子碾压,把谷粒脱掉。待风刮起,在拢起来的粒子堆旁,用长把锨把打下来的谷物高高扬起,风裹去了草末杂物,坠落的就是饱满丰腴的粒子。这叫扬场。扬场是技术活,老把式,即便没有风的帮助,也能扬出“风”来。
打场的场地叫“场院”,在土地充足的过去是专门固定的,后来就多为临时造就得乐。场院的草垛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有许多故事在这里发生……
推碾子。
碾子是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这种工具在电气化以前的中国农村很常见。但现在因为时代的快速发展已经很少用他了。
过去,北方大部分地区麦黍、玉米等粮食脱壳、去皮及碾碎加工时使用石碾子。碾子由碾台、碾盘、碾滚和碾架等组成。碾盘中心设竖轴,连碾架,架中装碾滚子,多以人推或畜拉,碾盘和碾滚上分别由石匠凿刻着很有规则的纹理,其目的是增加碾制粮食时的摩擦力,通过碾滚子在碾盘上的来回滚动达到碾轧加工粮食作物的目的。
推碾子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活计。必备工具包括:笸箩、簸箕、箩(分粗细多种),熟练操作它们不是很容易的啊!
稍好一点的碾房还有一种设备~风车子,用于糠米分离。据说需要九级木匠才可以制作……
唉,太复杂了!可单独成立一学科赘述……
拉磨
大笸箩
簸箕
筛箩
风车子
掷噶拉蛤。
“嘎拉哈”是猪、牛、羊、猫、狗、狍子、麝、骆驼等后腿的一块骨头(学名髌骨),共有四个面儿,较宽的两个面,一个叫“坑儿”、一个叫“肚儿”,两个侧面一个叫“砧儿”、一个叫“驴儿”。因为农村贫穷,孩子们没有什么玩具,就在每年杀年猪时,把那块骨头积攒下来,再用旧布头儿缝制一个小方口袋儿,装上粮食。游戏时,把小口袋抛到空中,迅速把炕上的“嘎拉哈”改变方向,然后在口袋掉下来时及时接在手中,如此往复,直到炕上所有的“嘎拉哈”都改变过四个方向为止。这是农村女人和女孩都会的游戏,俗称“欻嘎拉哈”,技艺高超的有的如同杂技团的杂耍演员一般。当然,男孩子也是可以参与的。可惜的是,上面只是众多玩法中最基本、最简单的规则,而还有许多高难的玩法如今已经失传。
噶拉蛤的姿态部位分别为“坑”、“肚”、“支”、“轮”等。
做大酱。
年前(一般农历腊月初八)将黄豆洗净烀熟捣烂做成酱块,放在屋里棚板或柜顶上,因室内有温度,能使酱块发酵,待到来年旧历四月十八前取下酱块刷净绿毛,掰成小块入缸,一层酱渣一层盐,再加入适量净水,天天日晒打耙,缸上边蒙一层纱布,防止刮风进入杂物灰尘,经过一个多月的日晒,酱色深红,即可食用。豆酱制作简单又易保存很长时间,是一年四季中常食的佐料。年节包饺子时炸点油酱放里面好吃,夏天熬茄子、豆角时放点大酱更好吃。酱缸里秋天还能腌黄瓜、土豆、倭瓜、芹菜叶和根等各种酱咸菜食用。可以说东北人一年四季每顿饭都离不开酱。
下图为第一工序:烀豆子。
剁或捶烀好的黄豆。
做成酱块子,以备存放发酵。
酱缸打耙。
靰鞡和靰鞡草。
靰鞡鞋是用厚厚的牛皮缝制的一种鞋子,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
靰鞡草,有宽窄两种。
穿靰鞡,打绑腿,严寒天气踩脚下。
峁(音mǎo)爬犁。
拿着小爬犁,爬上高坡,滑出一条雪道。那雪道晶莹闪亮,小爬犁一放下,往往滑出上百米远。还有的在冬天的冰河上,用“冰转子”掷着滑行,或用布张开一支小“帆帆”,靠风力推动,小爬犁便会在冬天的冰河上行走如飞。孩子们那欢乐的笑声,在北方晶莹的雪原上,久久地回荡。
爬犁,北方民族的亲密的伙伴,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底。
灌血肠
大锅炖酸菜、白肉、血肠。
烤猪头。
帮厨。
坐席的人们。
乡村百态:
农家小院。
这里可以看见许多热闹……
🐔鸡毂庐。小鸡下蛋的场所~
还有鸭子。
扭秧歌不需要专业队伍~
扯“拉拉狗”~也叫“老鹰抓鸡”~
撞拐,孩童的一种游戏,冬天尤其受欢迎(似乎可以取暖吧)。
你知道他们在玩什么呢?害怕猜不到~他们在玩“弹(音tán)玻璃球”。
看纸牌~
打麻绳。
磨刀扎草喂牲口~
车老板的风采~
灶膛火旺靠的是拉风箱~
饭后一颗烟,不过是女人叼烟袋~
水井在屋里是一种享受~
闲着没事,在火炕上摸也可孵出鸡鸭鹅~
糖葫芦是冬季美食。
粘豆包,又称黄豆包或豆包。它是一种源于满族的豆沙包类食物。满族人传统上喜欢粘性的食品,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气里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如狩猎,砍柴等。目前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非常的普遍,是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一切工艺源自于天然,属传统天然食品的典范。粘豆包不但营养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传承,是粗粮细作的先河。
制作方法:
第一步“淘米”:粘豆包的做法是先把大黄米泡上半日,然后淘净沙子,叫“淘米”,之后晾大半干,磨成面,将玉米面和黄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再用冷水和面,像做白面馒头那样进行“发酵”。待发出酸味,开始用手揉面。这一步关系着整个粘豆包制作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口味和色泽,所以对发面人的要求较高。一般传统发面的人应该是家里相貌较好,性格温和,善良的人,据说这样发出来的面就如其人一般,入口细滑,带有丝丝甜意,色泽金黄。
第二步是制馅。将红小豆或大芸豆煮熟(不可煮破皮),捣成豆沙酱,放入细沙糖,攥成核头大的馅团,备用。这一步掌握煮豆的水分和火候至关重要,如果干了或者稀了,都意味着馅料的失败。需要费时调好。糖量最好少一些,防止口味不同。
第三步是用揉好的黄米面将豆馅团包入里面,团成豆包状,放入铺有玉米叶或苏子叶的屉中大火蒸二十分钟,即可出锅。(也可不放苏子叶或,改垫其他东西,只要能捡起来豆包即可)
由于粘豆包的制作过程比较繁琐。所以在东北,传统的做法是一般在初冬时把过冬的粘豆包包好,蒸出锅后放在盖帘上在外面室温冻上一个夜晚。蒸熟冻完后的粘豆包成型不散,再吃时在锅里热透了就可以了。
供奉家谱老式对联上联是:敬祖先长命富贵,下联是:孝父母金玉满堂,横批一般都是三条:慎终追远 祖豆千秋 永言孝思。
张挂家谱前要到坟地上坟烧纸。
满族家谱张挂一般为西墙,汉族一般则为北墙。
供品一般为:菜5(肉、鱼、豆腐、葱、粉条),饭2(米饭、馒头),筷子5双,蜡烛两支,酒三盅,果5样等。
菜肴用红色物品点缀。
馒头摆成“品”字型。
撤供时要放鞭送神。
供奉家谱既是中华民族的民俗传统,更是一种道德文化,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必要将这种纪念祖先的方式,代代相传。